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实证样本,将人民币汇改以后的2006—2012年作为观测期间,运用逐步回归方法考察了外汇衍生品对人民币汇率风险暴露的作用。发现外汇衍生品对汇率风险暴露系数产生显著的正效应,有效缓解人民币升值对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外汇衍生品的对冲比例提高1%,汇率风险暴露系数增加幅度在0.08—0.15区间之内,平均可达0.11。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央行宣布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小幅升值、将人民币汇率由钉住美元改为参照一篮子货币,随后又相继出台了几项改革举措,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8月9日发布的《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各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这项改革举措可以认为是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央行推出更多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调整的不确定性增加,汇率变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资本市场开放的情况下,汇率与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产品价格之间也存在联动性。考察美元汇率与美国股市的变动轨迹,我们会发现这一点尤为明显。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但各种资金流动的渠道是存在的。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也会对国内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而这对于拥有这些金融资产的商业银行而言,也会产生相关的影响。商业银行十分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汇率与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模型,将风险变成开拓市场业务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7月20日,在由中国金融学会与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共同组织召开的“汇率风险管理高层论坛”上,有银行代表指出,目前国内银行衍生产品定价能力问题应引起国内监管机构和业界的高度重视。为此,本刊特邀请中外资银行的资深从业人员就此展开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者如果对此还有不同的看法,也欢迎投稿。[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黄术生 《中国外汇》2006,(12):57-57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汇率风险成为我国银行、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新汇率机制运行以来,江西省外汇理财和避险业务开展的情况怎样,为此我们对外汇指定银行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6.
我国推出人民币外汇期权产品的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运作势在必行,我国在具备经济及金融各方面的基础之上,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推出场内人民币外汇期权。外汇衍生品在宏观经济、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等方面发挥着巨大功能作用的同时,也容易引发重大的风险事件。所以,推出人民币外汇期权,必须重视相关的风险管理,正确引导各方市场参与者。  相似文献   

7.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我国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全球的外汇市场交易量中,外汇衍生产品的交易量远远超过了即期产品的交易规模。我国于1997年1月1日开始在中国银行试点外汇远期结售汇业务,探索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之路。但由于其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保持了相对稳定,外汇衍生产品市场规模一直很小。2005年7月21日,我国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给市场传达人民币浮动的信号,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汇率改革后,外汇业务的定价自由度远高于人民币业务,针对不同客户群的差别定价将逐步得到广泛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未来我国银行业金融价格大战的序幕。因此.银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确定外汇产品定价策略是当务之急。[编按]  相似文献   

9.
2018年上半年,境内美元资金池规模保持稳定,境内外汇掉期市场交投活跃,价格主要跟随货币政策边际变化及人民币流动性状况波动,较为充分地发挥了外汇掉期作为本外币负债转换工具的纽带作用;伴随着人民币汇率起伏,人民币外汇期权市场交投活跃,波动率呈现出上涨后回落的态势,反映出市场对于汇率走势和波动的预期。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在经理们的各项决策中,最痛苦、最关心、最重要的莫过于产品的定价决策。产品的定价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近一个世纪以来,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便是产品定价问题.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以一定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获得收益,企业以何种价格出售产品或服务,以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汇改后市场主体的阶段性变化及其表现 汇改初勰市场主体对汇改的认识较为模糊 一是居民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据对重庆市150户拥有外币资产的居民抽样调查。居民对“7.21”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强烈,更加关注外币资产的流动性,持币偏好从外币转向人民币,打算继续持有外币的居民不足50%21.3%的居民将垒部外币兑换成人民币;29.33%的居民将部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受此影响,居民结汇明显增多,仅2005年8月,重庆市国内居民结汇达2570万美元,同比增长116.33%,环比增长16.18%。  相似文献   

12.
米飒 《中国金融家》2010,(7):131-132
2010年6月19日,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专家认为,人民币升值将对人民币资产构成直接利好,外汇理财产品受到的影响最明显,部分以人民币投资、外币计价的产品将更受到青睐。从短期角度来看,出国旅游、购买进口奢侈品等都会更加便宜。那么,细化到个人生活时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记者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相似文献   

13.
崔萌  陈烨  黄梅 《海南金融》2008,(2):53-58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为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渐增大,微观经济体面临的汇率风险不断增强,客观上增加了市场对人民币衍生产品的需求。同时,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银行对衍生产品的开发和供给能力及外汇监管的要求,使得国内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本文回顾了汇改后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的进展,分析了境内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基础金融环境。并就进一步完善和推动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汇率机制改革环境下国内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影响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成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也就说人民币对美元开始浮动。自新的汇率制度实行以来,至目前为止,人民币已经累计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05年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稳步提高,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市场供求机制正逐渐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与任何国际外汇市场发展历程相类似,人民币汇率市场正在形成完全竞争性市场新雏形.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开展,亦推动国内银行业人民币汇率业务积极发展.对此,本文将从汇率市场化、产品定价机理及策略优化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崔桐 《金融与市场》2011,(12):36-40
本文结合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基于商业银行内部和宏观环境的视角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外汇衍生产品所面临的问题及拓展对策进行思考,找出其发展的瓶颈,并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开放经济的核心变量,汇率在一国经济中举足轻重,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给各行业带来怎样的冲击,引起学者和业界的关注。本文对汇改后我国股票市场外汇风险暴露的行业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选行业中有56%的行业存在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且各行业均受到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冲击。从行业属性来看,外汇风险暴露呈现以下特征:竞争性行业的外汇风险暴露明显高于垄断性行业,石化、交通运输和水电煤气等垄断行业外汇风险暴露均不显著;制造业外汇风险暴露的整体水平高于其他行业,农业、流通服务业(除房地产业)外汇风险暴露不显著,说明地域和国家政策保护等因素使其所面临的全球竞争程度较弱;从进出口行业来看,进口行业受益不明显,出口行业受到的负面冲击较大。  相似文献   

18.
使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方法,找出影响国内涉汇企业外汇衍生品需求的因素,通过借鉴国际外汇衍生品的发展规律,结合目前国内实际情况,同时充分考虑市场建设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及风险因素,建立发展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合理次序,并提出推动国内外汇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产品谈国内衍生市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并开始实施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方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实际上,近年来境外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之下,各种人民币无本金交割产品活跃于离岸市场。本试图通过介绍主要的人民币无本金交割产品的概念、发展历程、现状及特点,进而探讨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与国内人民币远期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如何借鉴和引进境外离岸市场上的这些人民币衍生产品,从而加速国内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