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大多数企业登记干部长期陷入繁杂的事务工作当中,登记机关的职能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偏差,即忙于登记发照,疏于检查管理。另一方面,处在执法监管第一线,执法人员占到全系统总人数75%以上的基层工商所大多习惯于管理集贸市场和小商小贩,在企业监管上力度不够或存在管理盲区。为此,我们陕西省工商局党组审时度势,在全省推行实施基层工商所执法责任制,实行登记初审权。监督管理权、行政收费权“三权分离”,建立经济户口,进行区域巡查三位一体的日常监督机制的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了工商所对辖区内除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各类企…  相似文献   

2.
一、盼基层工商部门抓紧内部机构改革。工商系统在省以下实行垂直领导后 ,对工商所原有的监管模式大胆改革 ,在工商所建立以执法责任制为基础 ,实行“三权”分离(即登记初审权、监督管理权和行政收费权分离)、建档立卡(即实施经济户口管理)、区域巡查三位一体的动态监管新机制。这不但大大增强了执法力度 ,还大力促进了工商所监管职能和整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到位 ,效果十分喜人。但是 ,基层工商所改制工作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 ,工作还不到位 ,仍需深化落实。一是换汤不换药 ,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区没有按照实现…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漯河市工商局于1999年6月在所辖基层工商所推行了监管体制、执法机制、收费方式“三项改革”。经过一年多的运转,取得了明显成效。2001年4月4日河南省工商局在漯河召开“三项改革”现场会,在全省工商系统推广漯河的经验。“三项改革”的内容改革监管体制,变监管执法以条为主为区域综合监管执法。打破分组包段(片)的工商所监管体制,在市(城)区和中心工商所设立“三室一站”,即:监督管理室、登记收费室、法制督查室和“12315”消费者投诉站。监督管理室负责辖区内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日常监管和巡查;登记收费…  相似文献   

4.
加强工商所基础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其内容大致包括:一、理顺管理关系,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把监管各类市场主体及其交易行为的职责和任务按辖区落实到工商所,即工商所对辖区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不管是在哪一级登记的,都有监管的责任和权力;二、按照“三分离”(即初审登记、日常监管、综合服务三分离)的原则,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人事合一的组织管理机构;三、采用以“片区巡查”为主的监管模式,定坐标管理“经济户口”;四、按照依法定责、依责定标、依标考核、依绩奖惩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巡查不作为追究制。在…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 ,我们湖北省十堰市工商局对基层工商所日常监管机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实行辖区管理责任制。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和省局《关于扩大工商所职权的意见》 ,落实基层工商所三项基本权力 :一是经济户口的监管权。全市各类市场主体 ,不论其登记机关、经济性质、隶属关系 ,一律由所在地的工商所建档立卡 ,建立“经济户口”。对全市8万余户市场主体进行了普查登记 ,“经济户口”建立率达到了95 %以上 ,为工商巡查监管和对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二是监督检查权。对辖区内各类…  相似文献   

6.
我局1996年“登管分离”以来,由于实行科学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监管深度不断增强,企业监督管理工作形成了新的局面。不断理顺关系,基层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在1997年“市局一分局一工商所”三级执法权限调整的基础上,市局下放部分企业登记权的同时下放年检初审权和日常监管权,并赋予一定的行政处罚权,使分局和基层工商所执法权限由原来单一对集贸市场和个体工商户管理,扩大到对辖区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管。一是对分局登记注册企业,按照“谁登记。谁管理”的原则进行监督管理;二是对市局委托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凡该类企业违反登记事…  相似文献   

7.
工商所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派出机构和行政执法的前沿阵地 ,管辖着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最小单位 ,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神经末梢”和集合点 ,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巡查监管的主体 ,在实践中是完全可行的。济南市工商局推行的区域经济巡查监管责任制就证明了这一点。首先 ,改变基层建制 ,下放职责权限 ,为区域经济巡查监管创造条件。为了全面落实区域经济巡查监管责任制 ,济南市工商局打破按单个或几个市场设置市场管理所的建制 ,改为按经济区域设立工商行政管理所。同时 ,全面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 ,把《条例》赋予工商所的“基…  相似文献   

8.
政出其门     
《光彩》2002,(2)
改革市场监管制度为适应“入世”后强化监管执法的需要,全国工商机关今年将大力推进市场监管5项制度改革。一是充分发挥工商所职能作用,推进市场监管巡查制,按照“小局大所”的思路,充实基层执法队伍,强化对辖区内各类企业和市场的监管;二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企业登记注册互联审批制,加快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工商,逐步实行网上互联审批,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三是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实施企业监管双轨制,做到县以上登记机关监管与工商所属地监管并重,上下联动,依法共同做好企业监督管理工作;四是推进企业…  相似文献   

9.
从1996年开始,我局探索监管方式改革,逐步形成了区域性市场巡查制。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工商局关于工商所综合职能配套改革的具体部署和省工商局的指导意见,逐步建立起以属地管辖为特征,以综合监管为职能,以一站式服务制、流动式巡查制、监督式督查制为体系的“三式三制”监管模式。一、改革基层建制,下放职责权限,形成“三式三制”的综合职能我们在机构设置和内部建制上割断与“驻场制”的联系,铲除“重收费、轻管理”的土壤。因此,我们首先按照经济区域调整工商所,把部分市场管理所改为工商行政管理所,明晰了各工商所的监…  相似文献   

10.
《工商行政管理》2014,(13):39-40
一、主要做法 (一)以“宽进”,激发市场主体快速发展 一是全面推行企业登记“三分离”。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分离,实行“先照后证”,探索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力图改变以往以审批代监管的懒政思维,进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一般经营范围与特许经营范围分离,“非禁即人”,放宽企业经营范围登记,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凡是不涉及行政许可的,一律向市场主体开放。  相似文献   

11.
市场办管脱钩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原有的监管机制、结构和方式等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新任务的要求,有些地方有些工商所,行政收费是硬指标,执法监管是软任务,一些工商所长年不办案,这种状况迫切需要调整和改革。要通过改革,理顺管理关系,落实监管执法责任,强化工商所日常动态综合监管,促进基层执法全面到位。从而把工商所建成精干高效、勤政廉洁、秉公执法的基层执法派出机构。1.加强思想教育和对日常监督机制改革重要性的认识。要认识到此项改革符合工商行政管理对社会主义大市场监管的客观实际,比较准确地找到…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加强基层规范化建设是强化监管执法和推进职能到位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山东省潍坊市工商局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和国家工商总局《基层建设纲要》的要求,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职能到位,科学调整工商所职能配置,大力改善基层执法环境,按照“有序、规范、效能、创新”的标准,全面实施了五化管理。监管模式科学化。近年来,我们在全市城区较大的综合工商所推行了“三室一站”的监管模式,即建立初审登记室、征收管理室、监督管理室和12315投诉举报站。今年…  相似文献   

13.
实施“经济户口”管理,是近一时期很多基层工商所都在尝试实施的一种监管手段,但具体办法又各有不同,我们大连市虎滩工商所实行的是“一档一卡一账一机”四个一的模式。实施一段时间后,感觉效果不错,国家工商局王众孚局长在考察大连时,对我所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一档一卡”是指为每个经营户建立一个监督管理档案,一张监管卡片;“一账一机”是指为每户建立注册登记台账,并将之与日常监管和行政收费情况统一录入微机。“四个一”模式实施一段时间以来,使我们感到它的好处是,一可以多角度反映一个经济主体的单体经济状况,为外勤巡查人员提供…  相似文献   

14.
一是探索出以“经济户口”为依托、“三室”双向互动的监管模式,使“三室”分设不分家,互相依赖,相互制约,强化了“经济户口”管理,健全了评费、缴费、稽查和巡查监管机制,明确了巡查的目的、任务、重点和要求。现在,城区及集镇到所缴费率在95%以上,持照、亮照经营率达98%。二是强化执法办案,落实执法责任制。调整工作思路,从重收费向强监管、重执法转变,建立起了以县局经检大队为龙头、城区两所为双翼、科室所为依托的执法联动机制。要求办案人员必须达到“六知六会”,即知办案程序、会填写现场检查笔录;知怎样认定违法主体,会填制立案审批…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监管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职能作用,湖北荆州市工商局从改革企业年检工作方式入手,通过下放监管职权,实行“所审局核”的二级年检体制。一、坚持“四个结合”,实现“五个转变”为了确保年检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荆州市工商局在企业年检体制改革工作中坚持“四个结合”。一是把年检体制改革工作与实现基层工商所职权下放相结合。他们按照淡化分级管理,强化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登记主管机关与基层工商所在企业年检工作中的职责,赋予基层工商所“四权”,即年检受理权、年检实地检查权、年检审查权、对年检中发现企…  相似文献   

16.
一、积极推动大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和监管方式创新 一是深化改革,建设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2014年5月7日,深圳市组建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下设市市场监管局(市质量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和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局,构建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大市场监管体系。二是强化商事登记后续多部门的联动监管。研究制定商事主体行政审批事项权责清单和各行政审批部门的后续监管办法,明确了“谁审批、谁监管”和行业监管相结合的联动监管机制;以商事主体许可审批与信用信息平台强化各部门联动协作。三是转变“地毯式”“运动式”等传统监管模式,探索创新了多种监管机制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一、规范日常巡查机制。做到权责明晰、监管到位 食品监管工作的重心、难点在基层,因此规范基层工商所日常监管机制和行为便尤为重要。我局规定工商所在食品监管工作中要切实做到“一清、二明、三规范、四到位”:  相似文献   

18.
准备接受检阅的广州市工商局“12315”执法巡查车队1999年3月1日广州市工商局正式完成垂直管理体制改革。以此为起点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 ,他们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解决了历史遗留下的三个问题———跨区发照、跨区办案、一家市场多家管 ;展开了监管方式的三大改革———窗口工程、12315执法指挥中心、工商所“五化”建设试点 (五化指的是经济组织户籍化、市场监管巡查化、行政行为规范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内部管理制度化 ) ;积极抓好三项工作———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技术装备 ,试图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改变…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海淀工商局变分散执法为集中执法,今年4月,举行了市场巡查管理上岗仪式。 仪式上,各工商所的领导分别与海淀工商局副局长王绍斌签订了市场巡查执法责任书,责任书规定了各工商所的职责,即: 1.落实巡查管理机构,确定巡查管理人员,指定一名所领导分管此项工作。 2.管界市场及大街实行分级管理,确定一、二、三级管理目标,确保一级管理目标监管到位。做到检查考核不丢分,日常管理无“曝光”。  相似文献   

20.
巡查工作是工商监管的一项重要手段,它直接影响到监管市场的力度和效果。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科学的巡查制,使巡查更有实用性和有效性,成为工商部门,特别是基层工商所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广东省肇庆市工商局端州分局建设工商所作为全市工商系统创建“五个一流”试点所,全面推行巡查制已经多年,在巡查实践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到了“程序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手段多样化,监督日常化”,2005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工商系统先进工商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