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体系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准则全球趋同是资本市场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原有的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增了2颂具体准则。新具体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也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2.
从2013年1月1日起,除了极少数已经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外,原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都将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本文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设置、新准则下与原有账户余额的结转以及新准则下交易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实务处理实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国构建了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并将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实施。该体系包含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就是其中之一。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有许多改进之处,笔者主要针对新《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首先开始施行。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第一次真实意义上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前,我国税务会计未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新会计准则实施导致会计准则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之间存在差异。为此,本文围绕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进行了相关探讨,研究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原则、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在北京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或“新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准则白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施行。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在38项具体准则中,还包括22项新推出的准则.极大丰富了原有的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修订后的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并在不久后涵盖到我国大中型企业。新会计准则体系结合了我国的实际,同时也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  相似文献   

7.
关宏霞  王佳 《活力》2010,(14):235-23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本文将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与2005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原则作比较,阐述并突出了新会计准则带来的变化及其对权责发生制、公允价值的重大影响及其变化的科学合理性,从而有利于更好理解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相似文献   

8.
我国2006年2月15日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既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又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本文概括了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指出了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家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对原有准则修改、补充的同时增加了22项新的会计准则,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本文就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具体内容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0.
2017年3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 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 套期会计》等三项会计准则,构建了新金融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体系.新准则改善了原有金融工具分类随意性较大、有关企业金融资产减值计提不及时、不足额的问题.实施新准则对财务公司主要有金融工具计量及资产减值计量两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准则颁布前,我国执行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是1998年6月正式公布,2001年修订的版本,文中称旧准则。经过几年的实践运行,旧准则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为了防范企业利用会计准则的缺陷进行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促使我国债务重组会计与国际惯例趋同,又重新修订了债务重组具体准则,并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文中称新准则。  相似文献   

12.
关宏霞  王佳 《活力》2010,(12):28-2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本文将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与2005年的《业会计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原则作比较,阐述并突出了新会计准则带来的变化及其对权责发生制、公允价值的重大影响及其变化的科学合理性,从而有利于更好理解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已于2013年1月1日实施,1997年5月28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原《准则》)同时废止。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新《准则》与原《准则》变动较大的内容,探讨新《准则》的实施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并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企业会计准则(2007)对我国旧准则进行了较大的改变,2013年1月1日财政部又颁布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其适用范围更进一步进行了细化。本文就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背景、意义、重要突破以及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进行探讨,以便企业对新会计准则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5.
一、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和意义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一系列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变革,既是我国企业会计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和国际接轨的迫切要求。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是对原准则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会计核算要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王雪 《财会通讯》2007,(10):61-62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颁布前,资产减值相关内容散见于各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新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修改,集中用一个准则对资产减值加以阐述,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发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全面实施,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施行,时至今日新会计准则也已在非上市公司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新会计准则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容中进行了广泛借鉴,其中包括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广泛应用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时实行多种会计制度并行的会计制度体制,就企业而言,2007年以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和16项会计准则分别在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施行;2007年1月1日开始,新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解释等(以下统称新准则)在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等企业施行。会计界习惯地将《企业会计制度》等现在仍在多数企业执行的原有的三类会计制度称为旧制度。而将新准则的会计制度体系称为新制度。新准则由于倾向于与国际准则趋同,在诸多会计处理规范上与旧制度有较大差异,而三类旧制度之间,在会计处理规范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就成本、费用、损失和收入、利得的确认和计量.介绍新旧制度的若干差异。  相似文献   

19.
自1997年我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颁布以来,截止2000年底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准则组又陆续发布了9个具体准则,在这期间,我国具体会计准则颁布速度、频率不断加快。2001年元月,准则组又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3个具体准则,并对以前颁布的《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投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五个准则进行了修订,这次新颁布(修订)的准则与以前制订的准准则相比,无论是在技术性,还是准则体现的利益倾向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从七个方面分析这些变化,说明我国会计准则制订在与国际惯例接轨及本土化的道路上已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我国正式发布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这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信息需求多元化的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世界潮流而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是在对原有1项基本准则和16项准则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加上新近发布的20余项准则所构成。因为企业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文件,对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投资者决策和加强内部管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笔者在此对新会计准则中财务报表与旧准则差异及国际比较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