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和切入点,伴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西部生态立法的紧迫性日益凸现.作为法律内在价值的体现,应当如何正确定位西部生态立法的目的?在立法过程中,应当遵循怎样的立法原则,才能切实保障西部立法目的的实现?本文旨在通过对西部生态保护立法的若干问题的探讨,为我国西部生态立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为例,运用生态功能理论论述了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建设立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地方环境立法的科学依据及基本原则。认为我国西部地区存在战略重要、生态脆弱、贫困集聚的"三位一体"特征。因此,西部生态脆弱区的生态重建必须重视地方环境立法,必须以区域生态规律为科学依据,必须遵循生态承载力规律和环境容量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极其重要,随着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的发展,库区生态形势严峻。生态安全原则蕴含着环境公平价值和秩序安全原则。为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维护库区生态安全,首要的是以生态安全原则为指导思想完善库区生态立法,建立生态安全信息制度、生态安全监测制度、生态安全风险评价制度、生态安全风险预防制度、生态安全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4.
关于西部环境保护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春娟 《发展》2003,(11):41-43
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及生物呈多样性。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政府为加速经济建设、促进内需、缩小东西部差距的一项重大国策。大开发实施两年以来,从战略、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到重大项目的实施,从广泛的宣传动员到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在西部地区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开发热潮,并开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西部开发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以环境保护问题尤为突出。目前西部环境状况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形势相当严…  相似文献   

5.
生态本位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及立法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 ,指出只有在生态本位的立法理念下对西部生态环境立法进行重构 ,才能在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城市所处的区域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城市必须的“生态背景”。外部区域的生态平衡是生态城市发展的环境基础.外部区域生态化是生态城市生态循环的上下流保障。内部区域是生态城市的功能组成单位,生态城市依赖内部区域的支撑,必须重视内部区域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7.
杨彬  杨辉  林荣祥  高清 《特区经济》2009,(9):200-20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回顾30年发展历程,我们在环保立法上成果显著,但缺陷不少。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在尊重本区民族习惯,结合本区环境、经济现实的情况下,在立法上积极探索,推动生态广西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西部生态脆弱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与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非常相似的是,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和生态质量也都是伴随着工业化而逐步变化的。为了更好地测度西部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情况,本文从时间维度来测度西部生态脆弱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说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实际情况,通过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的各污染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之间进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在采取其他有效措施的同时,还必须对公众进行环境知识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构建生态道德文化,用以约束自己的生产、生活行为,建立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关系,这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人文动力。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清 《特区经济》2008,(6):189-19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西部是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提升的重大战略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我国生态安全、民族地区的繁荣和边疆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构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彤 《理论观察》2001,(6):35-37
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搞好经济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培养人才,同时,出台西部开发环境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推进政策,以及做好相关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优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13.
阿尔山市区位于内蒙古兴安盟西北部,总面积为7408.7平方公里.全市的各种林地和宜林地资源总计62万公顷,适宜落叶松更新与改造的土地约23万公顷.除目前已有的天然落叶松林与人工落叶松林共约15.1万公顷,可营造落叶松林的林间草地、灌丛草地、山地沟谷、河滩地等约10.3万公顷.  相似文献   

14.
2013年7月,《甘肃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并启动实施。估算总投资将达320.58亿元,建设期限为2013-2020年。这是民盟甘肃省委会围绕区域发展重大问题发挥民盟中央直通车优势,在推动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获国家批复实施后,又一个区域治理规划上升为国家治理工程的专项调研成果。  相似文献   

15.
金融是一个国家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下,要使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就必须从农村的金融着手.但是,我国西部农村现有的金融生态并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双双落后的局面.研究分析我国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探索西部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具体路径,对我国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是西部地区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需要。将高等教育的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和组织作用;高等学校要强化为区域发展服务意识,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高等教育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的组织形式,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等是实现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双赢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 ,本文结合区域特色经济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用途 ,建议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系统论观点来弥补经济学对经济发展思路研究的不足 ,同时 ,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 ,指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根源之一是区域经济发展内外力作用的不协调。本文还介绍了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情况 ,分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三个特点 ,这对西部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文章最后围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从系统内外力协调作用的角度 ,就实现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路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关西部的环境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与担忧.原由一是不久前的那场横扫大半个中国的沙尘暴天气;二是持续多日的西南五省区市特大旱情. 对于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和西南旱灾的成因,网络及媒体存在各种猜测、说法,有人说这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气候,是"人祸"导致严重"天灾".特别是对西南旱灾,有人说是开发建设密集的水电站,从而对水资源的"挟持"加剧了旱情.有评论还质疑:大力开发西部,曾是各级政府呼吁和努力做的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