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放宽,直至取消了上限,但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区间管理,最高上浮系数,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下浮系数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为了解掌握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状况、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近期笔者对辖区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2.
《新疆金融》2013,(4):95-102
<正>从1996年我国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2004年宣布放开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后,作为核心环节的存贷利率市场化进程又趋于停滞。2012年6月7日和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利率调整通知,将存款上限上调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攻坚战再次打响,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3.
李培芳  徐金才 《浙江金融》2005,(9):54-55,30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农村信用社上浮幅度可达基准利率的2.3倍,在政策上为商业银行贷款自主定价创造了条件,但实际上基层商业银行由于受市场博弈各方的牵制,银行间贷款同质性严重,贷款利率的价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市场化利率定价的制度准备,其贷款定价机制面临利率市场化的严峻挑战.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其在贷款定价机制建设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无疑必将首先经受利率市场化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7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可上浮100%。  相似文献   

5.
张录民  向琳 《金融会计》2005,(12):48-51
自2003年8月起,人民银行在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时,允许试点地区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这一措施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人民币贷款利率市场化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为准确掌握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情况,我们对庆城县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2012年6月8日,央行宣布在下调基准利率的同时,允许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对于基准利率下浮范围从此前的0.9倍扩大到0.8倍,并首次允许存款利率相对于基准利率可最高上浮至1.1倍,这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利率市场化“堡垒攻坚战”序幕正式拉开。那么,推进利率市场化需要哪些配套的改革举措呢?  相似文献   

7.
唐壑 《西南金融》2007,(2):44-45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中国人民银行扩大了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的幅度,最高利率上限可为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定价由信用社自主决定。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成为一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对乐山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中国外汇》2014,(23):10-11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信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做了适当合并。央行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此次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重点是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促使实际利率回归合理水平,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金融研究》2008,(9):I0064-I0068
近年来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方面,不断迈出较大步伐。2004年10月,人民银行放宽了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基准利率的0.9~2.3倍,现阶段如果完全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由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资金价格,农信社的贷款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在市场的作用下一定会相互影响。我们通过对辽源市农信社贷款利率与民间借贷利率具体波动的观察,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首次允许存款利率上浮,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重新开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将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2013年10月25日,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指引》,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开始发布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利率市场化的重启和进一步推进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而利率市场化必然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本文即围绕此进行研究,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冲击,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31个省市2005-2015年的1~3年期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进行测算,并通过统计分析与面板模型对其与贷款基准利率的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与贷款基准利率负相关,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自2010年开始快速上升;不同地区的上浮幅度差异大,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基准利率调整进行宏观调控时,主要对北京市、上海市的贷款利率形成传递效应,对其它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准利率政策的有效性越来越低.因此,为发挥基准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应在适度区间进行基准利率调节,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能力,同时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相配合.  相似文献   

12.
逐步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及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村信用社“粗放式”的贷款利率定价已难以适应经营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对保定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深入分析贷款利率定价现状,找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不断深化。到目前为止,同业拆借、国债交易、本外币大额存款和外币贷款利率实现了由市场供求决定。但是本币贷款利率市场化速度却很缓慢.到目前为止,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上浮区间为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下浮仅为0.9倍。  相似文献   

14.
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利率25个基点,同时放宽利率浮动区间,即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而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2012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两次放宽利率浮动区间,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7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可上浮100%。中国人民银行出台这一政策的初衷大致可归纳为两点,一是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寻找新的突破方向;二是扩大金融机构贷款自主定价权,为商业银行自主经营创造条件。人总行关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宽幅上浮政策出台后,我们组织人员,就阿城市各金融机构执行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14,(12):80-80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并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 11月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04年10月29日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除外)和存款利率下限,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顺利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为了反映该项政策出台一年来的政策效应,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组织了一次关于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金融机构和企业影响的专题调查。该调查的范围包括吉林省内的所有金融机构和100户企业。  相似文献   

18.
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差别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放宽。继2004年1月1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  相似文献   

19.
业界资讯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款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20.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法定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