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集装箱运输在适应铁路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发展货运核心业务、延伸铁路服务链条、开发多式联运中的优势及重要作用,分析影响集装箱铁路运输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发展集装箱铁路全程运输经营服务的对策和建议。结合从事集装箱铁路运输经营的体会,就适应铁路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加快发展集装箱全程运输经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资产经营的角度对铁路分局集装箱保有量的控制进行论述,并就广梅汕铁路有限公司控制集装箱保有量的方法和过量,提出模拟市场操作集装箱保有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铁路大规模建设促进了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也对铁路集装箱市场经营人才队伍提出了迫切需求。在分析当前铁路集装箱市场经营人才队伍现状及培养、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加强全路集装箱市场经营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细化培养方案、完善岗位培训、加强实战锤炼、引入竞争机制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海铁联运具备运能大、运输成本低、运输安全性高和污染排放少等独特优势,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剖析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货源分布及集疏运市场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状港口集装箱铁路、公路OD及SP问卷调查结果,构建Logit模型,并对不同铁路费用下浮场景下公铁运输市场份额进行敏感性分析,进而量化研究集装箱海铁联运可能的增量空间,最后提出集装箱海铁联运公转铁增量对“双碳”目标的货币贡献量。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不断加强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市场经营能力,应充分借鉴北美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经验。在阐述北美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市场经营、运输产品、综合物流服务、装备创新、信息系统等方面分析北美铁路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经验与特点,提出我国铁路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策略,即细分多式联运市场、完善联运设施设备、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构建多方协作机制、实现联运信息交换共享。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不断加强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市场经营能力,发挥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系统的作用,在阐述乌鲁木齐铁路局集装箱多式联运现状和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构建,包括联运服务子系统、专线服务子系统、作业协同子系统和数据服务子系统,为铁路开展多式联运服务提供一体化的组织工具和可视化的管控平台,从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现物流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战略转型与组织变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发展现代物流是铁路企业实现利润增长、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提出将货运、行包、装卸、仓储等部门组建为综合性大型的现代物流公司。建立大物流的新型管理体制,不仅能够全面提高铁路货运、行包物流管理水平,扩展经营范围,完善服务设施,降低运营总成本,改造提升铁路传统运输业,推动运输主业利润增长,而且可以简化“三分”清算手续,直接进行收支利考核,建立起自负盈亏、具有投资决策自主权的货运物流经营公司和有效的营销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铁路集装箱场区的布局在体现基本运输功能和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基础上,要综合考虑其各种安全因素。通过分析铁路集装箱场区安全布局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建立安全布局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Rough Set的算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算例对铁路集装箱场区的布局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证明了算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十五”期间全国铁路要建设18个集装箱中心站的规划,对昆明集装箱中心站的装卸设备方案进行了技术比选和投资比选。通过对集装箱中心站的主要作业流程的分析,从投资和运营成本这两个方面对龙门吊和正面吊的使用进行比较,最终得出昆明集装箱中心站的装卸设备以采用正面吊为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铁路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铁路参与集装箱多式联运现状的分析,指出铁路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制度和技术三方面障碍因素,提出铁路参与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抗战胜利后,在国内外各种客观条件的促成下,中间党派出台了第三条道路(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的方案。面对国共之间的冲突,美国采取对华调处政策。但美国的对华调处政策与中间党派的第三条道路南辕北辙。中间党派终于全面认清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意图,第三条道路的梦想破灭,中间党派左转,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