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信息技术在传统银行业的渗透以及扩散,从而使得金融服务组织机构和服务形式出现了创新,这就是网络银行。网络银行是20世纪金融领域中出现的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之一,它导致了传统银行业的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观念以及管理经营模式的改革。本文主要从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以及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这些方面对网络银行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网络银行的生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海燕  张彦飞 《经济师》2003,(5):85-85,87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金融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 ,我国银行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挑战 ,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银行业发展的需要 ,银行必须进行金融创新才能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从国内外实践来看 ,网络银行的出现是金融创新的结果之一 ,发展网络银行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式。文章对网络银行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黄旭  徐亚文 《当代经济》2007,(10S):120-121
网络银行业务的出现,改变了银行系统传统的经营模式,使之在管理方式和营销观念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网络银行是银行业发展的方向,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我国网络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策略,推动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旭  徐亚文 《当代经济》2007,(19):120-121
网络银行业务的出现,改变了银行系统传统的经营模式,使之在管理方式和营销观念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网络银行是银行业发展的方向,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我国网络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策略,推动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金融那个的发展,现代银行业有了新的发展.在银行业空前发展的新时期,网络银行结合互联网这一高科技手段与银行业使其因低成本,高效率成为银行业新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其运作环境与方式,不仅面临着传统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同时还面临着一些特殊风险.这就给对网络银行的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可以说是很大程度的挑战.因此对网络银行的监管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会列出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实现我国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盖锐 《经济师》2005,(10):133-133,135
网络银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以其超强的生命力迅速发展,带动世界银行业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使传统银行业进行了彻底的脱胎换骨。由于其具有成本低、效益高、方便、快捷等诸多优点,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从中获益。目前,网络银行在我国正以方兴未艾的势头快速发展。文章试对我国网络银行的作用、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加以分析,以图对了解和研究网络银行予以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在国际金融一体化、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银行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那么开创创新业务是各银行的必然选择,其中创新业务——网络银行将成为各银行发展的焦点,因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网络银行将成为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刘荷花  王晓燕 《经济师》2006,(5):125-126
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必将给银行业带来巨大变革。网络银行作为银行业发展的方向,在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必然要面临一系列挑战。文章着重分析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状况及特点,特别是我国网络银行的监管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1)
伴随着国内互联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民众消费习惯的转变以及银行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开始通过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进行金融交易和消费理财。它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弥补了传统银行业在低端客户服务上存在的不足,丰富和促进了国内银行业的创新发展,给该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将重点围绕中国网络银行的运营模式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阐述,并简析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兰婷  张晓艳 《经济师》2013,(11):206-20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银行被普遍认为将成为本世纪银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我国的网络银行发展起步较晚,在发展模式、安全处置、法律法规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了解网络银行的一般概念及含义后,文章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和调查,通过研究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特点及状况,发现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我国网络银行的监管情况做出讨论,并对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现代银行业得到空前的发展,电子化开始在银行的各个领域普及,并逐步改变了传统银行的服务形式。自1995年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成立以来,网络银行凭借其特有优势日益兴盛,在全球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网络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同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莉 《大陆桥视野》2014,(22):37-41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网络银行的产生,银行业走向了新的领域-网络。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产生了极大冲击,它跨越了时间与空间限制,具有交易成本低、资金周转方便、覆盖面广等一系列相对于传统银行的优势,使得网上银行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宏观环境的改善,我国的网络银行也得到迅猛发展,其便利性表明了网络银行是现代银行发展的必然方向。今后我国的网络银行必将得到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子商务的银行业网络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网络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我国银行业的网络化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网络银行改变了银行传统的业务处理模式,有为银行客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更捷服务,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和灵活性强的特点。分析了网络银行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以及网络银行的优势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网络银行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亚欣 《经济师》2002,(12):225-225
网络银行具有全新的运营模式和独特的竞争优势。加入WTO ,我国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大力发展网络银行应成为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结合我国实际 ,应从商业银行自身和外部运营环境入手 ,促进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吕福贞 《经济师》2002,(4):217-218
文章谈了我国银行业网络化发展的现状和银行网络化的展望 ,并说明了网络银行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在金融业的应用,使得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网络银行这种新生事物得以迅猛发展。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具有开放性、全球性、虚拟化和无纸化等特点,这不仅突破了传统银行业务的局限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成本,并且日益为广大用户所接受。然而,在网络银行的背后却也潜藏着新的风险,这对银行业监督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对网络银行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管,维护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所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的几点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网络经济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银行业作为整个金融的桥梁,正在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银行时代正在到来。作为金融电子化的最新产物,网络银行代表着银行业的发展方向,成为全世界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准确把握网络银行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是全球金融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我国银行业在加入WTO后,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的前提条件。本文运用波特五要素理论分析中国网络银行业的竞争趋势,并尝试提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美国网络银行经营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艳莹 《现代财经》2002,22(6):30-34
中国的银行业为了在同业的中取胜,就必须要发展自己的网络银行业务。作为世界网络银行发展的先驱,美国的网络银行发展历程无疑会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美国网络银行发展的概况及其经营模式分析,希望能带给我国的银行从业者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日趋激烈的银行竞争是我国大力发展网络银行的主要动力。发展网络银行能迅速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这主要因为网络银行相对传统银行而言有独特的三大优势:(1)经营成本优势。网络银行的经营成本只占经营收入的15%~20%,而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经营收入的60%左右。(2)业务创新优势。网络银行除提供传统业务外,一般还提供三种新的业务:公共信息服务(包括利率、汇率信息和经济、金融新闻等)、投资理财服务和综合经营服务。业务领域的扩大使网络银行在账务查询、转账、挂失、代收代缴、金融卡消费、咨询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了传统银行无法比拟的便利。(3)管理创新优势。网络银行采用的数字化管理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对外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各大银行纷纷走上互联网,开办了网络银行业务,其影响已冲击到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结构,同时也给国际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课题,我国网络银行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完善网络银行的监管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