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届奥运会对主办国旅游业具有"峰聚效应"、"干扰效应"、"反感效应"、"碰撞效应"和"排挤效应"等影响。杭州虽然远离奥运举办地,但奥运会也将为杭州旅游业带来诸多"后续效应"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杭州应借助奥运会的诸"影响效应",实施奥运旅游发展战略,提高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杭州旅游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2.
白娟 《商场现代化》2008,(8):245-245
自1984年以来的历届奥运会举办地的经验显示,旅游业是快速介入奥运经济的。本文先分析北京奥运会将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在此基础上,探讨针对2008年奥运会,中国旅游产业的应对措施和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史红梅 《商场现代化》2007,(14):233-234
本文以文献综述为研究方法,通过历届奥运会对主办国旅游业的影响、陕西省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实施奥运旅游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陕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后北京能否继续提高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国际知名度,提升国际形象,带动自身乃至全国旅游支持系统的完善,促进我国旅游产品系列升级以及保持入境游客量较长时间的增长,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历届奥运会奥运旅游问题入手,提出北京奥运旅游长效化的对策,以期为旅游事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大的经济受益点,无论是在奥运会建设期间还是比赛期间来京旅游的人数都会大幅度增长,北京旅游市场将出现"过饱和"状态,奥运旅游的"排挤效应"也会凸现出来。河北省应该利用北京奥运旅游"排挤效应"之机,发展本省旅游业,全面推进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从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旅游酒店业发展看,市场"井喷"期往往出现在"后奥运"阶段。据中国旅游专家分析,"后奥运"效应将拉动中国旅游酒店5至10年  相似文献   

7.
青岛作为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的承办城市,近年来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如何在奥运会之后继续维持乃至加强这种发展势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本文从分析奥运会对举办地旅游业的普遍影响入手,总结国际上相关国家和城市的成功经验,从打造国际旅游品牌、壮大旅游企业、发展体育旅游、文化旅游、会展旅游等五个方面分析青岛旅游业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2008年奥运会给旅游业带来了商机,随着秦皇岛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旅游电子商务与秦皇岛市旅游业的关系,提出了发展秦皇岛旅游电子商务应把握个性化和信息化两个重点。  相似文献   

9.
提升山东滨海旅游业竞争力是加快建成山东旅游强省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山东滨海旅游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品差异化、旅游发展一体化、旅游交通便捷化、旅游开发可持续化、旅游产业智慧化、旅游融资渠道多元化等提升山东滨海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建设对于山东省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迈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创建山东省"好客山东"服务品牌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目前山东省创建"好客山东"服务品牌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创建"好客山东"服务品牌的可行性途径,以期为山东省旅游业服务品牌的推广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