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教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应通过政策导向,走产、学、研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科教优势转化为生产力,扶持大企业集团,加强相关性与支持性产业发展,提升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是立足我国实际,以低碳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以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为目标,走一条有低碳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低碳生产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低碳消费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控制高碳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罗正伦 《现代经济》2007,6(12):31-33,9
近年来,世界各国能源专家、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石油时代之后能源转换问题,对此共同的认识是资源与环境约束着人类的发展,能源发展毫无疑问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能源安全的保障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迫使我们去寻找新的替代能源。生物质能源由于其所具有的可再生、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两种主要的液体生物质燃料,研究产业发展优势和现状,并通过分析其在中国的产业政策,以期有助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观战略背景为切入点,从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四个方面对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分析了西部地区目前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认为西部地区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应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新型资源和能源产业,并延伸资源和能源型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5.
陕西的能源产业是陕西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不仅在陕西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全国经济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陕西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产业管理缺乏统一机构,能源产权界定不合理,能源工业投资来源单一和能源开发造成环境污染等.在陕西能源战略上,应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实施投资来源多样化,大力治理环境污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尤其应注意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能源产业,集中力量加以扶持,提高其整体水平,使陕西能源产业尽快做大做强.逐步形成陕西能源产业的整体强势.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的富集区,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西部地区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能源产业集群,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地方合作网络,而且科技水平较低、能源开发浪费较大。西部地区应实施集群发展战略,科学规划,“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培育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性能源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发展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异常的背景下,走低碳经济道路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生物质能发电产业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压力、改善能源结构,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都走在了该产业的前列。而我国的生物质能发电产业起步较晚,技术落后,各项相关政策还很不完善,处于发展的初期,因此,借鉴国外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的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系统总结世界各国的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发展政策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为我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山西是煤炭能源大省,为了充分挖掘和发挥山西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本文根据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分析了山西能源产业的现状,就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积极发展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产业山西是煤炭能源大省,为了充分挖掘和发挥山西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本文根据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分析了山西能源产业的现状,就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积极发展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产业及关联和延伸产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贫困县作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洼地",成为"十二五"期间制约河北省跨越式发展的难点。实现贫困县的科学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提升其产业可持续竞争力,其对策主要包括:发挥农牧交错带的耦合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以产业聚集区为载体,加快传统优势工业的改造升级;推动地热、风能等绿色能源的深度开发,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以环首都经济圈打造为机遇,承接高端产业辐射转移。  相似文献   

10.
刘秀丽 《全国商情》2009,(15):16-18
我国的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时,可以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些不足.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其次,分析了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再次,介绍了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的设想;最后,介绍了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洛加纳工业用地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拥有18年建设高质量工业园区的经验,是泰国数一数二的工业园区建设公司之一.并成为首家在中国拓展业务的泰国工业用地建设公司。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links” Japanese purchasing agents’ attitud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U.S. suppliers of products to buyer intentions. A Multiple Analysis of Variance procedure (MANOVA) is utilized to detect similar variances between attitudes and homogeneous demographics.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is a method that defines industrial market segments in Japan.  相似文献   

13.
越南-新加坡工业园区(简称VSIP)是在越南和新加坡两国领导人建议下诞生的,因此得到越南政府和平阳省政府的鼎立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上期介绍了越南南方较有名的几个工业园区,本斯推荐北方两个工业国无区及中国企业投资的一个出口加工区。后附越南工业园区及出口加工区名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聚、产业链及在西部产业发展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产业链是基于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利用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理论分析西部地区工业布局,将各具特色的产业链布局分为普通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珍贵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制造业老工业基地、混合型老工业基地、离散性老工业基地,并依此针对不同的产业链构想不同的产业调整和整合的不同方略将是西部地区工业振兴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工业是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缩影,历史遗留因素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让工业产业升级面临诸多重要课题。本文从工业产业升级的内涵、理论依据、决定因素和升级战略等角度入手,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梳理,作为工业产业升级进一步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中国目前存在着农业生产力低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高、服务业落后以及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现行的产权制度。因此,要实现中国产业的高度化及结构的合理化,惟一的办法是必须从根本上改革中国现行的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主体和重要动力源,是承接工业经济、配置工业用地要素的重要平台,其对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影响效应是评估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效果的重要内容.以不同城市在不同时间设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7年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抑制效应阶段性特征明显,且其对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异质性.(3)城市间发展差距的存在对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冲击效应,显著影响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政策效果.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城市间政府合作,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通过城市间分工协作,使市场机制在工业用地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此外,要明确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定位,消除妨碍要素配置的各种行政壁垒,通过市场来体现工业用地出让竞争价格.  相似文献   

19.
工业机器人应用诱致生产环境复杂化且易偏向于技能劳动,但现有文献并未重视在不同情境中这种偏向是否会扩大不同性质劳动的收入分配差距.基于此,采用中国2006-2018年工业行业数据,以工业机器人密度刻画工业机器人应用水平,检验中国情境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技能溢价的真实影响,并分类考察工业机器人应用诱发技能溢价的生产率效应、劳动岗位更替效应和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差异.结果 表明: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正扩大劳动技能溢价,这可归结于工业机器人应用更易于提高技能劳动生产率,并通过非技能岗位替代和技能岗位创造的非对称方式扩大劳动技能溢价,而且在资本密集型、高垄断程度和低劳动保护程度行业中,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技能溢价效应更显著.同期,工业机器人应用不仅会扩大本行业劳动技能溢价,还能通过技术溢出效应诱发关联行业技能溢价,行业间技术关联性越强则溢出效应越大.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将产生很大的影响。陕西农业产业化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因其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陕西农业要发展,要溶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就必须从更新观念、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等方面着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符合WTO框架协议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