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老实话,这么棒的房子,换做是我肯定舍不得出租。背包客对豆豆说。他的名字叫洛逸,一进门便对房子赞不绝口。从屋子的朝向与格局,到装修的设计与材料,从家具的颜色搭配,到饰品的艺术风格……看得出,他对房子非常满意,并且十分认同豆豆的生活品位。  相似文献   

2.
从前,一位男子看到一条蛇进入他的房子。他妻子在房子的另外一端。看到蛇从房子里出去了。男子告诉他妻子:“我刚看到一条蛇进入房子,我们必须找到它。”他妻子说:“我刚看到它走出房子了,你就不要自找麻烦去理它了。”男子说:“哦,不。你这样说,是因为你希望避开寻找它的麻烦。”然后,他就在房子里到处寻找那条蛇。由于找不到,  相似文献   

3.
《东南置业》2009,(4):76-76
1、房子比男人单纯 它就是一套房子,不是别的什么,从不自命不凡地证明它和别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2、房子比男人诚实 它从来不会花言巧语。不会伪装,对它不用像对男人,必须从其言行中分析他究竟是头狼还是头羊。  相似文献   

4.
房子比男人单纯——它就是一套房子,不是别的会么,从不自命不凡地证明它和别的房子有什么不同。房子比男人诚实——它从来不会花言巧语,不会伪装,对它不用像对男人,必须从其言行中分析他究竟是一匹狼还是一只羊。  相似文献   

5.
我的童年,生活在美国中西部小镇奥马哈。伴我成长的房子建于20世纪初,1958年父亲花费31500美元买下了它。房子是很普通的独栋小屋,没有围墙,从厨房的后门出去,就到了别人家。我们养了两只猫,还有一条叫汉密尔顿的狗。父亲至今还生活在那栋小屋里,80岁,每天高兴地开着用了20年的车去上班。他说自己幸运,不是因为有了巨大的财富,而是开心他可以做他喜欢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企业导报》2004,(11):40-41
有朋友说,“眼前最迫切的,是要买结婚用的房子”!我奇怪,房子就那么重要吗?他说,让心爱的她窝在租来的房子里,哪有幸福可言?买房如同买衣服,不仅要看它的质地和样式,更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否需要它,喜欢它。其实,谁也说不准幸福的概念。可是,幸福与房子就在一念之间,安定与漂浮的转移也就那么的简单;没有房子,扎不了根;有了房子,生活才有一个恒久的根源。我想,在这样一个物质丰富的年代,理该让幸福住上宽敞的房子,让房子畅流深深的情感故事。在此,笔通过对身边几位好友的畅谈,把他(她)们房子里的故事说来与各位共享。  相似文献   

7.
读书     
《长三角》2011,(12):86-87
创业去!史上最年轻CEO的创业经 9岁,他靠50美元和一台电脑做起了第一笔生意。12岁,他在eBay售卖豆豆公仔,净赚5万美元;  相似文献   

8.
租房真烦恼     
看中的好房子都是在中介手上,禁止群租的规定只能是一纸空文,房租支出已经占收入的一半以上。前段时间一个同事租的房子快到期了,需要找新的房子。从6月底忙活到现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看了几十套的房子,从个人房源到中介服务,从整租到合租,从一居到两居,最后终于勉强找到一个合适的,其间的辛苦与无奈,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同事介绍说,她在现在这个房子住了有五六年了,也就是说她上一次租房子的经历是在五六年前,本以为租房不算什么难事,大概一个星期就能搞定,没想到这个天真的想法让她吃足了苦头。  相似文献   

9.
说到绿色地产,其实有很多方面的:一个是形态方面的,还有市场方面的、如果市场不健康.你再建多少房子都不行。陈敦林会长时地产很有他独特的见解,在这个敏感的时期.他从房协的角度出发.一直有着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
孝子弃学救母 知识改变命运,命运改变人生。对于河南周口市的农民王子群来说,这句话是他上学读书时的座右铭。按照他的想法,他的命运轨迹本该是这样的:刻苦读书,然后争取上大学,毕业后可以分配到一份工作,把自己的户口落在城市,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并且能够将父母从河南乡下老家接过来享福。  相似文献   

11.
38岁的徐先生在上海拥有一家设计公司。几处房产的投资收益也日渐稳定,这一次,他又嗅到了“房子”的昧儿,直接飞往海南:刚下飞机的他?马上计算从机场到酒店的耗时——在一番精心考察后,“产权酒店”这一房产投资模式,又一次圆了他的“地主”梦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我父亲做的一件事情到今天还让我记忆犹新。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或一块两块,或三块五块。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就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  相似文献   

13.
受封建迷信思想的驱使,一些人认为谁家的房子高谁家就能人财两旺,在这一错误思想的驱使下,农民建房出现了你高我一砖、我高你半尺的不正常攀比现象,由此引发的邻里纠纷时有发生,给社会治安埋下了隐患。李某和赵某两家是挨门邻居,两家向来和睦相处,平安无事。转眼间两家的孩子都到了结婚的年龄,村里给他们划分的宅基地正巧也挨着边。李某先建起了四间瓦房,赵某建房时偷偷将自己的房子比李某的房子抬高了一砖,李某发现后二话没说,将新建不久的房子顶盖揭去后又向上垒了两砖,并扬言只要赵某的房子敢超过他的,他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抬…  相似文献   

14.
房子是什么?房子就是家,就像蜗牛的壳,可以挡风避雨。 过去,我们一家五口人都生活在乡下,住的是单位的房子,起初是竹片编墙瓦片铺顶。后来是砖墙代替了竹片,虽然算不上讲究,住习惯了到也觉得舒适,从没有过要买房子的念头。上世纪80年代初,大哥招工去了城市,住的也是单位的宿舍,到了1990年结婚的时候,单位分了福利房子,大哥便有了自己的家。弟弟随后也招工去了同一座城市,等他结婚的时候已经取消福利分房,住房便没有了着落。于是凑了12万元按揭贷款买了一套70平方米的住房。虽然是按揭贷款,但比租房住好多了,至少是自己的。弟弟招工走了后,父母不放心便也跟去。  相似文献   

15.
潮人潮事     
刘瑛 《劳动月刊》2012,(4):66-67
何谓简约生活的极致?不妨参考这位只拥有15样东西的美国男子海德。海德并非流浪汉或拾荒者。他的职业是博客设计师。有着非常稳定的收入。2010年,他突然灵机一动,把房子及身上一堆杂七杂八的物品全部卖掉,然后过着四处旅游的生活:他从科罗拉多搬到罗得岛,目前则住在纽约。不管到哪.都带着自己的全部财产。一开始海德还有100件物品...  相似文献   

16.
有位平常工作勤恳的老木匠,告诉老板想退休,要与家人共享晚年的天伦之乐。老板答应了他,但提出一个条件:造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想到反正是最后一份活了,老木匠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了,工作漫不经心、敷衍了事,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马马虎虎就将房子建好了。在他向老板交差时,老板将房子的一串钥匙递给他,说:“你在我这里工作了一辈子,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2008,(1):147-147
企业家语录:“不少民营企业因为熬不过冬天,而把房子卖了。其实他不知道,买他房子的人在第二天就迎来了春天。”  相似文献   

18.
《东南置业》2011,(6):36-37
英国,伯明翰内城巴萨尔希斯区。触目皆是建于1840年的维多利亚时期老式红砖房。突然,一栋极具现代简约风格的三层建筑从两座红砖房子之间延伸出来,房子主体为白色,侧面80%以上为玻璃幕墙,一层楼的西侧墙面以一面巨大的薄地窗代之,加盖了的顶层是一座独立的尖顶阁楼。房子的主人是英国建筑师约翰克里斯托夫斯(John Chnstophers),他和妻子乔克里斯托夫斯凭借他们的“零碳建筑”理念得到了改造这栋历史性建筑的批准。所谓“零碳建筑”,即房子消耗的能源量与其自身产生的能源量大体相当,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19.
买房只是因为我需要房子,如果有人说房子妨碍了自由,那他至少不懂得自由。  相似文献   

20.
美满家庭靠自己庆华有位朋友夫妻双方十几年前下海练了服装摊: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摊越练越大,买了房子,买了汽车,成立了公司,出乎他意料的是有了钱,他的夫人却要和他离婚。我的这位朋友虽然下海,家庭观念却还是旧式的,而且对他的夫人感情很深,没有离,到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