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丽泽商务区东起西二环路菜户营立交桥,西至三环路丽泽桥,南北各以金中都遗址公园南侧丰草河和三路居路为界,总用地344公顷,总建筑面积398万平方米;丽泽商务区在规划中明确定位:以大型公建为标志,办公、金融、会展、购物、居住、文化、娱乐等功能有机融合,营造人文生态商务区;丽泽商务区建成以后,其中的住宅区面积将相当于两个方庄小区大小,是北京市三环以内最大的居住区。  相似文献   

2.
基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现状,在低碳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现有部分低碳生态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运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提出并构建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已有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传统控规基础上提出增补指标,并对增补指标运用问卷调查、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简化得到最终的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增补指标体系,包括4大类,9中类,共28个指标。最后将增补指标结合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有指标,构建出以41个指标为主的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为实现城市的低碳生态目标提供理论选择,并为编制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都市商务区是服务经济时代带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老一代商务区面临功能单一、活力缺乏、吃饭难及"死城"等问题。一些国际先进大都市已完成转型,而我国商务区因缺乏对商务区服务功能需求特征的理解,未能汲取其成功经验,仍陷于转型的困境中。以北京市东二环总部经济区为例,通过问卷访谈及实地调研的方法,研究商务区服务功能需求的总体时空特征,以及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美体健身及生产性服务等各项服务功能需求的时空特征。并据此提出商务区内部提升质量、改善配套设施,商务区周边社区同商务区协同发展的建议,以改善大都市商务区的空间活力,推动大都市商务区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3,(9):75-76
作为城市的功能核心区,商务区是城市碳减排和低碳城市化的重要单元,传统商务区发展模式给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碳排放,亟需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商务区低碳性。在分析低碳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区域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商务区职能和要求,以物质流分析为基础,构建评估商务区低碳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影响北京市物流需求的相关因素,构建北京市物流需求预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和GM(1,1)方法,建立北京市物流需求组合预测模型,选取近20年的统计数据对未来五年的物流需求进行预测,得出物流需求总量及变化规律,并以此提出推进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物流系统规划提供合理依据及有效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6.
北京山区是首都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已成为山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因此,应积极开展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建设清洁生态小流域,采取多种生态建设措施,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此,本文依据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具体的山区生态建设措施,以期为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北京山区是首都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已成为山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因此,应积极开展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建设清洁生态小流域,采取多种生态建设措施,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此,本文依据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具体的山区生态建设措施,以期为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未来20年,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将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应该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任务,遵循城市功能和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求,合理发展城市工业;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完善规划指标体系,推行规划环评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全方位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转,构建可持续城市交通系统;研究推广节能技术,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推进体制创新,改革财税体制和考核体系,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营造制度环境,改革城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转变和优化城市政府职能,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9.
虹桥商务区将体现"贸易平台"+"商务社区"+"低碳实践区"+"城市综合体"+"智慧虹桥"的规划建设理念,全面建成生态、业态、形态的有机统一,宜人、宜商、宜居的新型高端商务区。  相似文献   

1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北京物流需求预测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从北京市的物流需求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其物流需求规模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建立物流需求规模预测指标体系,并根据实际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北京市的物流需求呈增长之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北京市物流规划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璐 《价值工程》2011,30(10):58-59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态水库研究现状的调查,阐述了生态水库的概念、内涵及标志,并就东风西沙生态型水库建设及生态调度进行了探讨,是对促进维持水库的基本功能并使其得以可持续发挥的有益尝试,对构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和谐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环境与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为了促进自然资源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我们应从节水、节能、节地和资源循环利用、绿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着手,以促进生态建筑的发展.文章主要对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实施生态绿化,促进重庆外环高速公路的路域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绿化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生态绿化包括了近自然绿化、去人工化植被恢复和抗污染的生态绿化等三种类型.以外环高速路域生态环境为据,论述重庆外环高速公路路域生态建设需要以推行降低污染的生态绿化为主进行绿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洞庭湖生态经济区2013年的数据,应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定量评价了该区域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13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存在较大的生态赤字,人均生态赤字达1.6421 hm2,区域内生态资源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为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上世纪7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西方生态运动。生态社会主义旨在将生态原则运用到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当中,希望构建一种新型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在东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就是生态伦理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佛家的"众生平等"的思想等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的内涵是一致的。两者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议绿色物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建文 《物流科技》2005,28(6):28-30
绿色物流是当代物流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本文先探讨了绿色物流因环境问题和物流市场拓展而诞生的背景,认为绿色物流符合物流业资源最有效利用的基本原则,可以通过集约资源,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逆向物流诸手段实现节约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绿色物流不仅仅是一个具有概念价值的物流理念,也可以具体化为可操作性的手段实现其实体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学的高层管理团队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悝  卢宝周  潘忠 《物流科技》2005,28(6):91-94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高层管理团队(top management group:TMG),并且构建出了一个高层管理团队的生态学模型。先前的关于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主要使用的是传统的团队效能研究框架,这个框架是基于Hackman的标准化模型(输入-过程-输出)。本文构建的生态学模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高层管理团队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以及边界管理。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6,(6):169-170
治理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的工作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贯彻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理念,响应国家政策的具体行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近年以来完善了相关制度,致力于恢复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本文介绍了废弃矿山生态恢复中采用的专业技术,并且以浙江德清县武康镇五龙废弃矿山为例,探讨了生态恢复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9.
煤炭资源型城市提升生态承载力是城市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下加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由于粗放式地开采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处于过度开发利用状态,致使城市生态承载力压力较大。煤炭资源型城市应以"煤头电尾""煤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煤炭精深加工,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进行常态化的生态补偿,构建生态承载力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等政策措施,提升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五绞生态格网的结构形式,以及护岸形式对河床及近岸的影响,结合五绞生态格网在防城江护岸工程中的使用,介绍了其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