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房地产》2009,(4):67-67
今后,本市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以及所涉及的胡同整治、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和居民疏散等相关工作,将有更为严格的制度保障。为依法推进本市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近日,北京市建委、规划委、文物局共同制定了《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3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2.
涂翔 《房地产导刊》2021,(14):9-10,12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和保护设计中,主要难点有: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更新保护的原则的确定,如何制定合适的保护更新方法及技术措施来做到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及更新,以及全面考虑新旧城市的有机融合、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龙游大南门城市更新项目为例来阐述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法.项目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市中心区,设计范...  相似文献   

3.
基于利用地下空间去主动弥补、协同地面上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思路,探索了地下空间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生中的角色、作用与策略,提出了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在空间布局、功能开发、环境营造等方面的规划方法和资源评价、需求预测、专项规划、低碳节能、保护协调、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实现其"地面保护、地下发展",不仅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而且为城市节地与地下空间的利用做出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武联  沈丹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2):110-114
论文针对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同仁历史文化名城民主上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寻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城市历史街区,并使之成为促进城市活力积极因素的方法.并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的内涵与原则,保护规划的具体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同仁民主上街历史街区的规划建设思路.总结出在规划建设中要运用有机更新的思想方法,保护街区的人文社会网络,传承与发展地域环境特色,才能达到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京政发[1999]24号法规一、编制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的依据和目的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依据《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3]144号)精神和们《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编制《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了进一步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效地指导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整治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具体的保护措施和编制详细规划奠定基础。二、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的原则(一)保护范围应包括历史街区的主要精华体现街区特色的地段、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遗存较集中的成片地段。(二)保护区应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成片难以改造的、与古都风貌不协调的地段不划入保护范围。(三)保护和控制范围的界线应尽量明确。一般以街道、胡同、围墙、河道等有明确标志的地物为界,以便于管理。(四)考虑保护区所在区域和周围环境,区别对待。(五)保护范围如与某些专业规划(如规划道路红线)有矛盾先按现状划定保护范围。三、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其主要特色(一)本次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载体,反映着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如果单纯着眼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问题,只会令历史街区的保护步履维艰.因此,历史街区的保护也应遵循市场经济法则,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历史街区保护的同时,需要将其置于当今旧城更新的总体趋势中加以考察,深入探讨其中的经济理念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促使城乡规划从传统物质规划管理逐渐走向多元网络化治理。通过对台北大溪老街与上海市田子坊街区保护更新实践中多元协作过程的分析,指出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困境与利益格局转变的背景下,政府赋权与利益协调对多元协作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社区规划师引导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协作机制的建构,明确社区规划师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作为多元利益协调者、公众参与组织者、规划过程监督者等多重角色,提出历史街区规划服务平台支撑、社区规划师引导、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协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正定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5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公众感知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在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中,公众普遍重视文物古迹保护,认为环境杂乱是文物古迹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历史建筑保护的首要问题为质量加固和内部供热等设施的改造;在街区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改造方面,应主要整治与历史街巷风貌不协调的环境设施,改变电力电信线路杂乱、污水随意排放等问题。本研究主要反映了公众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主观意愿,可为政府在保护决策中提供依据,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公众参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历史街区更新过程中的文脉影响研究,对于指导旧城更新,尤其是进一步科学引导历史街区更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北京前门大栅栏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分析法,从游客的场地感受出发,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历史地段游客的场地感受进行了调查,分析历史街区改造后城市文脉的存在和延续的问题。利用Statwing分析工具,分析各个场地感受因素对历史街区文脉的影响程度,总结城市更新对历史文脉的影响因素与模式,为未来历史街区改造的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内涵,科学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需要有明晰的思路作为依据.本文以提高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水平为目标,通过分析国外典型国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特征,确定法律基础、政府角色、公众参与、规划工具和财政保障是重要的保护因子.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美国、法国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因子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提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