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共生"的区别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空间"分异"与"共生"的本质区别是,"分异"体现了城市居民在居住上的不平等,是支付能力极化和居民社会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共生"是一种理想的居住空间状态.通过对二者的居住空间内涵和形成过程进行区分,对我国现实情况的启示是,要解决我国已经出现的空间"分异"问题要从其形成机理入手,并最终引导城市居住空间向"共生"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绅士化是传统村落实现复兴的重要方式和过程,而游客、新村民等绅士群体的介入常导致地方主体趋于式微。选取成都竹艺村为实证案例,聚焦乡村旅游社区中的原住居民这一脆弱群体,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质性方法,基于日常生活理论的微观视角探讨绅士化对居民认知、行为和情感的影响,并延伸对其地方认同及地方身份建构的讨论。研究发现:绅士化重构了乡村空间形态和功能意义,原住居民为获取更高的旅游收益,选择接纳绅士群体对于地方空间的价值认知,而对旅游资源的争夺使邻里关系由亲密转为竞争;乡村空间功能的居游交织要求原住居民进行身份转换,其日常生活围绕旅游业而展开,生计行为具有明显的服务业特征;绅士介入和地景变迁拆解了社区关系,造成地方记忆的集体失忆和原住居民的失所体验;原住居民的地方认同及地方身份建构与其日常生活互为反馈,共同实践缺失、经济收入和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社区认同消解,而个体尺度的收入增长和对于地方的价值认知有利于其积极身份的建构。基于此,提出了提升居民地方身份认同、打造多元共治的乡村旅游社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空间再生产到地方营造:中国城市更新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更新是21世纪最受关注的城市发展与规划议题。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延续城市特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城市的生机活力,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难解的话题。人文地理学学科的"地方理论"为分析和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在辨析"空间"与"地方"的概念的基础上,对"地方理论"进行了引介,并介绍了其描述取向、社会建构取向和现象学取向等三大分支。从"地方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指出城市更新的对象应该是"地方"——其不仅是物理空间和经济空间,还是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城市更新应该关注"地方"形成演变的社会经济政治机制,推进"地方营造"而不是"空间再生产";我国的城市更新不应该盲目地追求所谓的科学理性、经济理性和"宏大叙事",要真正展现出人文关怀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充分发挥市民的力量,营造出有内涵、意义、特色的"地方",而非标准化、同质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违法侵占,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同样制约城市规划与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其产生与城镇化引起的农民居住空间变迁密切相关。目前,拆迁安置社区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空间违法侵占现象。拆迁安置空间的形成不是市场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社会转型中政治权力与社会权利共作用的产物,空间违法侵占便产生于这一政治性空间中。以NJ市H社区空间违法侵占为例,以列菲弗空间生产理论为框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空间再现—空间实践—再现空间"三个层次系统,从国家视角、居民视角及博弈视角分析"规训—反规训"空间生产的逻辑脉络,并为解决空间冲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今,居民老龄化严重的老旧社区普遍存在(简称“双老”社区),居住密度大、老龄人口比例高、公共空间与设施配置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社区老人对公共休闲空间的使用需求。在一些管理较为松散的社区内会出现居民自发建造公共空间的现象,通常以自发搬置座椅、搭遮阳棚等方式呈现。自发建造公共空间(简称“自建空间”)是在公共空间资源不足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是居民日常生活及其空间实践的见证,其背后居民需求与物质、社会空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值得深入探究。以广州越秀区某“双老”社区为例,分析居民自建空间的布局特点及环境特征,对比既有公共空间,探讨居民自发建造行为与公共空间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关键要素对相同类型空间提出更新设计策略,以此为“双老”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以居民使用需求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基础;同时,将居民自发微观建造行为视为使用者的空间权利,通过关注日常建造行为将建筑学研究视角从单一物质空间转向与人互动的社会空间中。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区化进程包含由空间转型向文化转型的双重过程,由此促使农村由传统村落治理模式向社区管理模式转变。从北京近郊区的实地调查结果来看,在农村社区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中,尽管空间转型影响了传统村落文化,但农民的日常生活依然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特征,文化转型产生出"文化堕距","村落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农民的终结"。然而,特大城市的土地价值内嵌于农村社区化的空间转型,极大地促使了农民原初的生存理性转变,这可能使得城市化进程中的特大城市农民市民化进程呈现特殊路径。  相似文献   

7.
社区并非一定是有效的初级治理单元,较大的社区社会空间制约了社区有效的自治;范围相对较小的居民小组、院落、门栋等有形的社区社会空间以及各种志愿文体娱乐组织等无形的社区社会空间更容易使居民形成集体行动,提高治理绩效.以武汉市"院落自治"和"门栋自治"为例进行验证后,得出结论:中国城市社区内部治理单元应该多层次和多元化,实现城市社区治理单元的重构与创生.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社区规划中,通常将社区视作各自独立的空间单元。这一方面导致对社区的内部空间结构缺乏考虑;另一方面,因为较少考虑与其他社区之间的关联,而容易出现区域协调较差、效率低下、重复配置、过度建设等问题。社区生活圈空间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从居民行为出发,重新理解社区的微观结构,有助于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解决空间落地问题。研究采用"提出假设—实证验证"的方法,首先基于城市社区的"自足性"、"共享性"概念以及居民出行能力制约等因素,从理论上提出社区生活圈体系的三圈层结构:社区生活圈Ⅰ是自足性的圈层,以社区物理边界划定;社区生活圈Ⅱ是在居民出行能力制约下形成的,其中的设施主要面向本社区提供服务;社区生活圈Ⅲ是共享性的圈层,是多个社区生活圈之间重叠的部分。研究以北京市清河街道18个社区为案例,采用个体居民GPS数据,界定社区生活圈的时空范围,并通过社区生活圈内的"集中度"和"共享度"的计算,对案例社区进行社区生活圈层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生活圈体系的实际划分结果与理论假设相吻合。最后,研究提出了基于社区生活圈体系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策略,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分级落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开发区业已成为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空间载体。在开发区建设中,不仅发生了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也重构了地方的地理景观和社交网络,这将改变居民原有的地方感,并可能使开发区成为缺乏凝聚力和社会矛盾突出的空间。论文主要结合对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三个社区居民的调研访谈,初步探讨开发区建设中的居民地方感变动机理。研究显示,虽然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普通劳动力的集聚却可能削弱居民对地方的认同;而地理景观的变化却由于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而增强了地方感;不过社交网络的重构却面临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情感分异的困难,居民对开发区和小区的地方感都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导刊》2006,(24):69-69
苍白面孔的城市 "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整体形象中最重要的环节。应该是艺术的、科学的、人文的。公共空间没有创意的城市是文化苍白的城市。"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会主任李龙吟指出,公共空间的创意也是政府永远的责任。公共空间需要怎样的文化创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山西省朔州市市长助理周榕说,长期以来,中国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一直被两种叙事俗套所困扰,一是主题的宏大叙事,二是形式的普遍叙事,这两大叙事俗套导致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公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下“淘宝村”的空间转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淘宝村"作为近年来伴随电子商务发展出现在我国乡村地区的新现象,逐渐成为城乡发展研究中的新焦点。在对全国"淘宝村"空间分布格局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以广州里仁洞村为案例,剖析里仁洞村的产业发展与空间转型过程,解构与之伴生的"淘宝村"社会主体的身份更迭与转换。研究表明:我国"淘宝村"数量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内陆地区逐级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里仁洞村经历了从工业化萌芽—商贸服务业转型—信息化产业升级三个阶段的空间转型过程;与此同时,本地原驻居民成为空间让渡者,在原驻和外来人口的博弈中塑造了信息时代下新的村落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2.
姚秀利 《价值工程》2019,38(23):41-42
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对城乡空间转型普遍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城乡空间转型普遍面临用地低效扩张、碎片化严重、空间结构松散、乡村空心化等突出问题。城乡整体空间转型重点在于调控形成协调的城乡空间关系、有序的增长方式以及合理的空间组织模式。在空间转型方向上,应当顺应经济、社会、人地关系发展的动力相匹配,建立经济转型与生产空间转型、社会转型与生活空间转型、人地关系转型与生态空间转型的匹配机制,实现三大功能空间转型的协调推进和自主优化适应。  相似文献   

13.
德国鲁尔区“多中心的结构紧凑”空间发展思路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德国鲁尔区一直致力于结构转型,在工业遗产利用、生态复兴等很多方面树立了样板。从认识鲁尔区内在的空间特质(多中心)入手,识别其空间特色,然后剖析基于此特性的三大空间发展思路(结构紧凑),进而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时空修复”理论视角下苏南乡村空间分异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良伟  李广斌  王勇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3):108-112,118
基于"时空修复"理论,为苏南乡村空间分异构建一个新的解析视角。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力量主导下的"时空修复"使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由村域尺度向镇域尺度、区域尺度不断跃迁。生产要素的集聚与分散对乡村空间分异产生深刻影响。从村社主导时期的乡村工业化,到市场推动下的乡镇企业改制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再到政府主导下"三集中"政策,苏南乡村空间持续分化与重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占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县域单元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层级。以县级地方政府为执行主体的县域规划转型有可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且更具意义,然而当前县域层面的空间规划尤其是空间管制研究却十分匮乏,难以适应和引导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县域发展。实践中县域层面空间管制手段缺失和失效的重要原因包括"县域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被忽视,多个部门规划的空间管制内涵相互矛盾以及行政管理职责不清晰"等,通过对当前中国县域规划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多个部门主导的规划进行系统研究,据此提出基于"多规融合"的县域空间管制体系框架,指出县域空间管制应从试图规定"要做什么"转向规定"不要做什么",从"先图后底"走向"先底后图",从"点"状的结构性规划走向"线"和"面"状的空间管制,从独立编制走向统一平台管理。  相似文献   

16.
17.
"丽江古城"历时态生长演化及其空间形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生长演化与历史沿革的解读与分析,指出"丽江古城"是由大研古城及其余历时态阶段共同组成的时空统一体;同时通过历时态阶段的空间形态对比研究指出"丽江古城"形成与发展的磁性中心是茶马古道影响下的商贸集市;同时"丽江古城"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旺盛的生命力与生长性,应以区域整合的方法促进整个丽江地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理解空间规划治理机制与模式是从规划执行层面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从"体系"构建到"能力"提升的基础.在既有"机构—治理"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影响规划执行的内生动力因素,构建以"控制权"分配为媒介的空间规划治理机制分析框架,并以我国空间规划改革历程为研究案例检验其现实解释效力.空间规划治理是一个在外部结构条件和内生政治动力共同影响下,各级各类规划参与主体行使规划权利的动态过程,其中,外部的事权分配模式和内生的部门资源利用与组织关系开发能力直接决定了规划执行的具体方式,机构和技术层面的协调措施则是影响内生政治动力的外在条件.基于此,系统梳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模式选择,结合相关参与主体在规划执行的信息、技术、方法和组织方式等资源利用条件方面的变化情境,理性推测未来国土空间规划治理可能采取的另外两种典型模式.并针对以上规划治理模式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后续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