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艳平 《生产力研究》2006,(5):115-116,129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与东部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差距增大,呈现出“边缘化”的特征。由于中部各省都想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在经济上的联系主要表现出的是竞争而不是合作态势,使得其经济发展出现“俱乐部趋同”现象,即中部地区在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同时,区域内部存在结构化趋同的现象。中部地区要摆脱“中部塌陷”的困境,在适度竞争的同时更要加强分工与协作,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注重市场机制的培育完善,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吕军 《当代经济》2010,(3):77-79
自“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六省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也得到较快转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检验”和“考量”了中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的经济结构使中部地区具备了应对危机的结构优势.同时金融危机也凸显了中部经济结构不合理与发展方式落后的问题。“后危机时代”要加快中部地区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地区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3.
浅议粤赣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恩  袁群华 《当代财经》2004,(10):81-82
新世纪广东经济发展和结构提升需要江西等其他地区为其经济腹地,而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江西要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更应主动接受广东经济的辐射和承接产业转移,粤赣两省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明显差异表明两地具有进行产业梯度传承和经济资源整合的深厚潜力与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格局中,使中部地区经济走出“中部塌陷”的阴影,是摆在中部地区政府和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本文分析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剖析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并提出了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湖南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文 《经济地理》2006,26(3):391-394
产业集群作为某一产业领域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集聚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湖南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通过对产业群发展现状与特征阐述,分析了湖南现有的四大产业群发展模式及其特征,指出了产业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实施中部振兴战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东部与中西部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在继续扩大,特别是中部经济呈缓慢“塌陷”的趋势。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性结构矛盾和体制矛盾集中在中部地区、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集中于中部、“三农”问题在中部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产业结构矛盾和城市化滞后问题主要反映在中部。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将能更有效地释放国内的消费潜能,从而有效地扭转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其次,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区位;三是现阶段,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关键是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振兴,这是最有效地缓解及最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矛盾的一种战略选择。中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缓解乃至根本解决,将会有效地发挥中国经济的整体效率,增强国家内在竞争力。从区域发展角度来讲,建设全国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中部地区,在于加速中部地区的发展,在于变中部“塌陷”为中部“隆起”。但按现在的经济增长态势发展,中部地区持续快速发展正面临较大的挑战。我们建议国家把中部振兴作为一项新的战略决策,尽快制订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把加速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区域突破口;同时在财政、金融、就业和出  相似文献   

7.
从"中部凹陷"到"中部崛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中部地区二十多年来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屡次失之交臂,经济综合实力、发展水平与东南沿海地区差距拉大,甚至增长速度还落后于一些西部省份,出现“中部凹陷”现象。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关系到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如何崛起是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关付新 《经济问题》2006,(11):52-54
农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农村发展的基本途径。在解读经济全球化含义的基础上,研究我国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中部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其在入世推动的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在“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下,产生特殊的政策响应效果,导致中部地区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传统农业改造,加速中部地区的农业国际化,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点和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协调与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历史变迁显示,中部地区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中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强的后发优势以及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都使得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为此,根据“统筹区域发展”的新的发展观的要求,政府必须加大对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若干制约因素的分析证明,制约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的因素,或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关键,是文化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包括开放文化与创新文化、竞争文化与效率文化、合作文化与诚信文化、规则文化与法制文化等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