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生活垃圾分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宁波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今年2月,宁波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后,生活垃圾分类更是成为市民持续热议的话题。8月1日,宁波召开高规格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在会上要求各地各部门雷厉风行、久久为功地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使之成为宁波的新时尚。政府为何如此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宁波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哪些痛点、难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步骤。而村民心理是村民实施垃圾分类行为的关键。与此同时,激励也会影响村民垃圾分类的行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金华市两个垃圾分类示范村村民的垃圾分类态度、认知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村民对垃圾分类呈支持态度,但是村民对垃圾分类知识却知之甚少。物质奖励以及村干部的表率对村民垃圾分类积极性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基于这个结果,本文提出了有利于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意识和改善村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是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步骤,而居民心理又是居民实施垃圾分类行为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认知、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居民的垃圾分类认知水平较低,不过大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持赞成态度,并且绝大多数居民都有过垃圾分类行为。性别等人口统计变量和垃圾分类能力对垃圾分类认知、态度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垃圾分类认知、态度和行为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4.
<正>垃圾分类是眼下备受关注的话题。《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即将到来。在推行"硬"的监督和处罚手段的同时,笔者认为也需要在理念培育、分类宣传等"软"的方面加大力度,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如何有效地引导市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行为经济学家罗伯特·西迪尼奥把对公众施加影响力的行为比作"按开关",这个思路值得我们借鉴。推行垃圾分类工作,我们需要找到公众身上的四个"开关",并悄悄按下它们,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按下"从众效应"开关。大部分人都有从众心理,很多时候人们决定是否做某件事,往往都是看周围的  相似文献   

5.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我国目前面临着垃圾围城的严峻形势,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刻不容缓。德国和日本在垃圾分类方面具有先进经验,它们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垃圾分类标准进行细化,并采取严格的监督手段,使得垃圾分类在全国范围内成功推广。我国自1995年起陆续出台了各项垃圾分类法规及办法,但收效甚微,原因是垃圾分类政策模糊和监管缺位。因此,要想在中国有效推进垃圾分类政策,首先需要对垃圾分类标准和实施过程中的监督进行完善,然后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居民在生活中对垃圾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有关垃圾围城的话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垃圾分类作为无害化处理的前提条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自2000年试行生活垃圾分类至今,中国垃圾分类的效果仍不尽人意。为此,今年3月30日,《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出台,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引导居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你家的小区有分类的垃圾  相似文献   

7.
蒋义丹 《魅力中国》2014,(16):174-175
在广州市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社会环境下,笔者对广州市大学生进行关于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情况不容乐观.存在对垃圾分类态度莫衷一是、垃圾分类知识微不足道、垃圾分类意识微乎其微、垃圾分类行动屈指可数等情况。其成因是社会宣传力度不足、学校推广工作不够、家庭分类习惯不好、学生主观能动不强等。本文由此提出政府加快推进软硬兼施的垃圾分类做法、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活动、家庭努力营造良好有序的垃圾分类氛围、学生主动投身各式各样的垃圾分类活动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傅丽萍  谢东  程煜 《科技和产业》2021,21(5):277-283
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受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态度的显著影响.基于福州市524位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态度,并采用Logistic模型甄别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居民对垃圾分类方法的认知水平较低,但大多认为有必要推行垃圾分类;年龄、户籍和宣传教育显著影响居民垃圾分类认知;社会压力、个人准则、公共意识和户籍显著影响居民垃圾分类态度.基于此,提出了多渠道增加垃圾分类意义和方法宣传、推动垃圾分类文化建设、完善社区垃圾分类设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十分重要,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生活垃圾特性、处理方式和管理水平,科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办法,社区及家庭要积极参与,逐步推行垃圾分类。  相似文献   

10.
垃圾分类回收是垃圾处理的第一步,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举步维艰。本文分析了英国、德国、日本以及北欧三国的垃圾分类体系,并结合我国自身国情,提出具体的垃圾分类回收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垃圾分类摆脱宭境。具体来说,我国要建立基于二维码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垃圾处理费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承担,同时我国要建立个人垃圾分类诚信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