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的发展现状出发进行分析,认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仍处于较低层次的协作关系,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以促进国有企业自身价值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杜立 《绿色财会》2023,(2):43-46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立性、专业性、时间承诺性对内部审计效能和外部审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论述了独立性、专业性、时间承诺性等审计委员会特征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内部审计效能和外部审计质量,然后从实证角度验证了独立性、专业性、时间承诺性等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效能和外部审计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审计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内部审计工作是国有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全面深化改革、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适应新经济形势,转变思想观念,调整旧有的思路,加强内部审计管理,通过内部审计发挥监督作用,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就国有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国有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琳 《绿色财会》2023,(6):37-39+56
随着审计全覆盖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面临着内部审计外包制度不健全、外包审计的环节复杂且审计工作量大、内部组织和外包机构沟通不足以及企业与中介权责划分法律依据不够等问题。因而国有企业需要采取健全审计外包管理制度、强化企业与外包审计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构建大数据审计思维及工作模式、健全审计外包质量监督考核机制和审计机关加强权责监督等措施,从制度上、组织上及人员上保障审计外包质量,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5.
加强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重要前提,而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建设的重点。本文分析影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搞好国有企业改 革,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一、国有企业改革中内部审计工作重点的转变 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以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随着“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的精神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贯彻,国有企业中会加入各种经济成分,部分国有独资公司也将进行改革。这样,从维护不同利益集团的角度出发,审计的范围扩大了,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综合审计发展。不仅要对财务收支的合…  相似文献   

7.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审计主体与被审单位之间关系的不同,商业银行审计分为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环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完善银行治理结构是国际银行业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但同时内部审计工作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在了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再提出改善策略,希望可以推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审计理论的发展,审计实务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增值型内部审计便是内部审计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本文对内部审计到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增值型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区别进行比较,运用受托责任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价值链理论,对增值型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站在国家治理角度,阐述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列举相关评价指标,对新形势下开展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审计是公司治理过程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它按审计对象的关系不同可分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都有各自的性质及特点,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市场经济体制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多样化,这对于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内、外部审计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完善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作关系,以适应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按照审计主体与被审单位之间关系的不同。商业银行审计分为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环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完善银行治理结构是国际银行业的一种趋势。在我国商业银行即将与国际金融全面接轨之时,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审计工作报告是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继续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和推进审计的全覆盖,深入开展研究性审计,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本文阐述研究型审计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背景及研究意义,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研究型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两个层面分析国家治理进程中开展研究型审计的目的与内容,指出研究型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以强调多元化治理和协同治理的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弥补了新公共管理所带来的国家治理"碎片化"问题。政府绩效审计产生于新公共管理运动,后新公共管理的政府协同治理思想对我国当前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探讨政府绩效审计的战略、多元评价主体等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5.
内部审计外包的盛行,促进了内部审计业务的发展.本文认为,公司应该至少在考虑了公司特点、法律环境、外部资源、公司治理、知识管理、整合能力等因素之后,在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之间寻求一种与公司相匹配的内部审计资源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是其内部审计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简要阐述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采用文献分析法提出了国有企业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就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型审计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发挥查错纠弊的批判性功能,更要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本文从研究型审计的内涵出发,探讨国有企业开展研究型审计的意义以及开展路径等,并基于工作实践,从培育研究型审计文化、完善研究型审计工作体系、闭环研究型审计链条等方面对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内部审计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何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优化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已成为公司治理领域的关键课题。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模式选择的互动关系出发,指出我国现行内部审计模式的优势与缺陷,并从其定位、职能与人员素质等方面展开解析,为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与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主体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后,由于做出的审计结论或提出的审计意见不恰当或不正确,而给审计主体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审计按其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因此,审计风险相应地可以分为国家审计风险、社会审计风险和内部审计风险.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社会审计风险探讨相对较多,而忽视了对国家审计风险和内部审计风险的分析.本文拟通过对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风险特征进行比较,以方便更好地理解和识别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20.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公司治理效果,增加企业价值。本文探讨内部审计的涵义和职能,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下对内部审计内置与外包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就如何选择内部审计两种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