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姝 《财政科学》2023,(5):72-87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可持续性受到威胁。本文以上海市职工医保为例,建立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精算模型,分析八套延迟退休方案对上海市职工医保基金财务运行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仍实行现行退休政策,统筹基金将分别于2024年和2034年开始出现当期赤字和累计赤字。如果实施先延迟女性、后延迟男性退休年龄的方案,当延退速度为每年延迟2个月、3个月、4个月和6个月时,统筹基金出现累计赤字的时点不变,2050年累计赤字规模逐渐减小。如果实施同时延迟男、女性退休年龄的方案,四种延退速度方案下均可延后统筹基金出现累计赤字的时点,2050年累计赤字规模进一步缩小。如果将退休职工纳入医保缴纳人群,能够进一步改善基金情况。可见,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上海市职工医保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据此,本文提出尽快实施延迟退休年龄及其他提高医保基金可持续性的政策、辅以配套措施助力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实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精算模型分析养老金全国统筹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国统筹政策在短期使财政负担下降100%,长期内不能有效降低财政负担。在此基础上实施“女先男后”和“男女同步”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能分别使养老保险累计财政负担降低6.68%和34.36%。为有效减轻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和财政负担,应完善全国统筹政策,并尽快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  相似文献   

3.
曾益  张冉  李姝 《财政研究》2021,(4):102-115
文章运用精算模型分析不同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和财政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未延迟退休年龄,基金将在2036年开始出现累计赤字,2070年累计赤字为713.21万亿元,财政于2036年起承担补贴责任,2020-2070年财政责任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的均值为12.32%;(2)如果执行女先男后延退方式,当每年延迟2、3、4和6个月,均值分别降至9.2%、9.78%、7.88%和6.29%,为尽可能减轻财政压力,建议每年延迟6个月;(3)如果执行男女一起延退方式,当每年延迟2、3、4和6个月,均值分别降至7.91%、7.06%、6.37%和5.97%,为尽可能减轻财政压力,仍建议每年延迟6个月.可见,从降低财政责任视角,无论执行何种延退方式,每年延迟6个月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构建精算模型,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的角度对不同延迟退休和个人账户调整方案及组合进行模拟评估。研究发现:现行制度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面临支付风险,延迟退休仅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仅依靠延迟退休难以在长期内缓解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运用“延迟退休+个人账户调整”的模式,即在延迟退休的基础上对个人账户进行调整,更有利于基金的长期稳定运行。在现行退休制度下,建议取消个人账户,将单位缴费和个人缴纳的费用计入统筹账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单位缴费率可以下调1%;在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的情况下,建议在男性和女性不同岁退休的基础上,取消个人账户,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单位缴费率降低2%。这样既有利于基金的可持续运行,也可以保证基金的运行效率,更能加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互助共济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构建精算模型,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的角度对不同延迟退休和个人账户调整方案及组合进行模拟评估。研究发现:现行制度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面临支付风险,延迟退休仅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仅依靠延迟退休难以在长期内缓解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运用延迟退休+个人账户调整的模式,即在延迟退休的基础上对个人账户进行调整,更有利于基金的长期稳定运行。在现行退休制度下,建议取消个人账户,将单位缴费和个人缴纳的费用计入统筹账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单位缴费率可以下调1%;在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的情况下,建议在男性和女性不同岁退休的基础上,取消个人账户,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单位缴费率降低2%。这样既有利于基金的可持续运行,也可以保证基金的运行效率,更能加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互助共济性。  相似文献   

6.
医保付费的管理是目前公认的世界级难题,而医保门诊付费的管理又是难中之难。我国目前流行的医保门诊结算方式不外乎按项目付费、按人头付费、按人次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及总额包干,且各有利弊。浙江省温州市4月1日开始执行的“改良按项目付费”,即医保门诊三控式结算方式,是融合了各种付费优点的复合式结算,避免了单纯按项目付费大部分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刘万 《保险研究》2020,(3):105-127
鉴于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收支有多重影响,本文假定2025年起以"每4年延迟1年"节奏,逐步将男(女)养老金正常领取年龄(NRA)从60(55)岁提高至2049年的65(60)岁,利用中国未来分年龄人口数的完整估计数据,估算了延迟退休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影响的净效应。估算结果显示,延迟退休为2050年争取到了近25%的制度赡养比下降空间,养老压力高峰期大大推迟。无论延迟与否,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规模都很大,但延迟退休对抑制缺口扩大仍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短中期,每年的收支缺口会因此减少40%~70%,但2050年后的远期效果明显减弱。建议尽早实施渐次延迟退休,减少工作退休的强制性,尊重国情允许男女差龄退休;加强养老金财政补贴长期规划,减轻远期财政兜底压力;加强养老金缴费与受益的精算联系,大力提高基金投资效率等。  相似文献   

8.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已成为我国下阶段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和深化医改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参保人员的健康效益和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某市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数据,建立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按人头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服务供给方道德风险的影响.结果 表明:按人头付费确实能够显著降低城职保患者医疗费用和并发症数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当前形势进行分析,对在新形势下如何理解医疗保险资金管理、加强医保资金内部控制予以具体阐释.本文还探讨了我国未来医疗保险资金管理的发展方向及重点,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医保资金内部控制的对策,希望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的结余水平与基金所采取的费用给付模式息息相关,城镇职工医保费用给付运营模式决定着统筹基金的结余水平应当保持在什么样的水平。本文以审计人员特有的视角,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及审计成果将职工医保基金结余进一步细分为个人账户结余与统筹基金结余进行研究,通过审计研究成果与政策规定的冲突以及职工医保与城乡医保基金相互之间的比较,分析基金结余研究的关键因素,进而探讨医保统筹基金费用给付模式,并就现阶段我国执行现收现付制加弱积累制混合模式的历史原因及现实因素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最后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缓解职工医保收支恶化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退休年龄基本沿用了20世纪50年代的规定,存在着退休年龄较低、男女退休年龄差距较大、提前退休较为严重等问题。从降低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应对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和增强经济竞争力等各种现实情况考虑,实施延迟退休具有必要性。但是,在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上要通过弹性制度、自愿选择等方式,降低对社会公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理解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对于制定老龄化政策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构建基于研发(R&D)创新增长的跨期迭代模型(OLG),将代际人力资本作为内生传导机制,引入混合养老保险体系刻画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总量人力资本增长效应、创新增长效应和中间产品增长效应三条机制影响经济增长。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两种制度产生的总量人力资本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延迟退休使得经济增长率下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使得经济增长率上升。鉴于此,本文还考察了两种制度同时实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发现老龄化社会要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应关注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间的联动关系,两种政策配合使用以实现更好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3.
亓晨 《云南金融》2012,(2X):215-216
通过对参保病人的门诊费用与住院费用进行分析,为建立合理的门诊统筹支付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内四区2000-2009年全年参保病人的门诊、住院费用进行对比研究;并采用相关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二者的密切程度。结果:结论  相似文献   

14.
亓晨 《时代金融》2012,(6):215-216
通过对参保病人的门诊费用与住院费用进行分析,为建立合理的门诊统筹支付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内四区2000-2009年全年参保病人的门诊、住院费用进行对比研究;并采用相关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二者的密切程度。结果: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2017年职工医保抽样数据库(CHIRA)和66个样本城市职工医保门诊报销政策文件,将实施"门诊统筹"作为外生冲击和改革变量,研究门诊保障制度改革对参保患者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基于双变量Probit模型以及OLS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门诊保障制度改革会带来两种效应: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的"替代效应",即门诊保障制度改革显著提高了参保患者对门诊服务的使用(年门诊就诊概率上升37.3%),同时减少了对住院服务的使用(年住院概率下降4.6%);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的"支出效应",即门诊保障制度改革显著提高了参保患者的年门诊费用支出,同时减少了年住院费用支出,但不会降低参保患者的年医疗费用总支出。进一步研究发现,改革带来的政策效应因门诊保障程度、参保群体(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和改革时长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17.
在鼓励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的政策背景下,本文研究省级统筹是否会增加医保基金支付风险问题。本文基于交叠双重差分方法,结合宏微观调查数据及各地区职工医保省级统筹实施办法,探究职工医保省级统筹对参保人各项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实施职工医保省级统筹会提高参保人医疗费用支出,尤其是门诊费用和报销费用在统筹后显著上涨;职工医保省级“统收统支”会让下级政府放松监管力度,纵容参保人增加对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需求,但住院等级差别报销机制会抑制住院费用的上升;风险调剂金制度中的“责任分担”机制可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但效果微弱;参保人年龄越大医疗费用支出增长越快,且在省级统筹后增长幅度更大。因此,在推进医保统筹层次提高的过程中,应注意防范不同年龄阶段参保人的过度医疗行为,并尽快落实医保基金“统收统支”和相关医保基金监管机制,合理控制医保基金支出,促进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全民医保制度的逐步实施,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渐次引入,医疗服务竞争性格局初步形成。为确保医疗保险基金规范高效运行及医疗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医保基金监督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深入了解国外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现状及其发展方向,对于科学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保基金监督体系,确定我国医保基金监督基本布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薛莲  李小红 《会计师》2022,(15):146-149
医保支付方式的变革使医保由被动支付转变为战略性购买,从以服务项目和数量为支付基础转变为以诊疗价值为支付导向,强调医疗质量、费用控制和医院运行效率。而改革实现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在医院,健全的绩效分配与考核体系对医院、医务人员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医院绩效策略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医院的持续发展。笔者通过梳理医保支付方式变革下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现状以及中医专科医院在绩效改革中面临的挑战,从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二次分配及考核指标等方面提出了绩效改革对策,以期为公立中医专科医院的绩效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江红莉  姚洪兴 《保险研究》2016,(12):104-113
本文基于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以及“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将退休群体划分为“老人”、“老中人”、“新中人”和“新人”,建立细分退休群体的养老保险收支精算模型,以江苏省为例,从省域层面研究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不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可以提高养老保险收入,降低支出,但支出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延迟退休确实可以推迟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出现的时间和降低缺口规模,但无法避免养老保险收支缺口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