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营者》2006,(3):80-81
2005年央视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完满落幕。借助这一次的评选活动.候选企业家的个人形象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现。我们看到了企业家个人形象对企业的影响力。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正视自身的公众形象。在企业品牌塑造之外,越来越重视企业家个人品牌的塑造。那么。企业家该如何成功塑造个人形象及个人品牌呢?《经营》专访了名品牌管理专家曾朝晖。请他谈谈对该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总会计师》2012,(2):155-155
近日.刘永好,冯仑等六位企业家集体为奥迪A8代言。如今.企业家为企业产品、品牌代言越来越多。《中国青年报》与新浪网的一项联合调查曾显示:和娱乐明星相比.有六成接受调查的网民更喜欢企业老板作形象代言的广告.这个结果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3.
钟伟 《英才》2005,(8):70-70
我认为企业家形象与企业形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这么四类: 第一类,企业家个人形象超越企业形象,甚至让人觉得企业不再需要这样的企业家。像王石,个人形象非常的鲜明。但是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记住了企业家的光辉形象,忘记了企业。第二类,企业家过度曝光,使得商业味道过浓。这类企业家形象与企业结合得很紧密,企业的知名度也因企业家的高出镜率而水涨船高,但是否美誊度会增加,就很难说了。潘石屹就是一位很会利用媒体的企业家。他每次在媒体上露面部很明  相似文献   

4.
《公司》2004,(4):21-21
职业经理人必须去适应企业的文化.因为你不是企业家。企业家可以创造一种企业文化,职业经理人则要认同企业文化,并融入到这个文化中来。  相似文献   

5.
未来的企业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全力竞争的企业。一个企业的兴衰,固然与它的科技水平、工艺状况、生产能力、产品档次结构,与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密切相关.但是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行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决定性因素。从80年代开始,美国的企业家们率先实现了企业管理行为的转变,继而这种风气影响了世界各国的企业家,使国外企业家的管理行为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一、注重战略管理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兴旺离不开战略的谋划。本世纪60~70年代美国首创并发展了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之后日本的许多企业家步其后…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家》2007,(6):56-56
不管是虚幻还是片面,文学作品里的企业家形象多少折射出了这个光怪陆离世界的一斑也许多年以后,当现今的商人和商业变得面目全非的时候,人们可以从一些文学作品里去揣摩那些曾经活生生的商人的形象。1979年作家蒋子龙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乔厂长上任记》,差不多可以说是纪录改革开放后企业家形象的开山之作,“乔厂长”从此成了敢于负责任、敢于挑担子、敢于得罪人的企业领导者形象。  相似文献   

7.
企业家营销就是在塑造企业家个人品牌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家与企业、品牌一对一的联想,从而深化并优化公众对企业、品牌的认知。企业家的个人品牌是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的感性体现.个人品牌的塑造不仅仅满足个人职业生涯的需要,而是将你的个性形象恰当地传播出去,与企业形象、品牌形象形成合力,以争取公众的认同与理解。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营销在国内初现端倪,但大都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一些企业家凭借个人的修养和对企业运营的成功经验不断强化自身的形象,创新自我形象,提高自身形象对于企业、品牌的影响力。由于人们对企业家营销的模式与内涵缺乏充分的了解,常常容易掉入以下七大陷阱。  相似文献   

9.
一个优秀的CEO.必须要做到“知人善任.审时度势”。加入 WTO以后.企业完全在一个全球化的环境下竞争.一个企业如何去适应国际化的变化.去审时度势制定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这对于企业家是一个挑战。过去这样的问题柳总考虑多一些.他会给一个指引.但是现在我站到了一线,这些问题就要靠自己去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这一代企业家肩负着不同于上一代企业家的使命。神州数码的CEO郭为站在WTO的门槛上这样说。 神州数码的英文写法是“Digitschina”.意里是“数字化中国”.这个名字是去年分拆前后郭为自己想…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企业家的特殊使命在于为目前的企业创造未来。企业家的字面意思,直白地说,就是“企业中的当家人”,那么,这里自然就引申出一个德鲁克式的问题:企业家与企业(特别是最初由企业家一手创办的企业)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去摆?对企业来说.企业家的根本职责和使命究竟是什么?实际情况是:“企业总是由并非永久存在的人创建的,但一个企业必须超出个人或一代  相似文献   

11.
企业形象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识和评价,也是企业自身特征和状况的主要标志。企业形象包括企业的产品形象、服务形象、管理形象、员工队伍形象、企业家形象、企业外观形象等。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要重新界定企业家的概念 (一)实践中的尴尬 “企业家”一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但若问起企业家的定义或概念.能说清楚的并不多。如果列出一堆不同类型的企业负责人名单让人去确认是或不是企业家,也许会出现多种答案,即使请那些专门研究企业理论的学者或专门从事企业监管工作的政府官员以及许多以企业家自居多年的企业界人士来确认.也不会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从研究的角度讲,概念之争历来不足为怪,但从应用角度讲,不能不说是“企业家”一词在现实中的尴尬与悲哀。  相似文献   

13.
20年来晃动在中国企业家眼前的是半个世纪以来各个经济大国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管理理论:上个世纪40年代.人际关系训练被看作是组织成功的关键;50年代,目标管理被视为解决管理问题的新方法;60年代,分权化成为最佳方法;70年代,企业战略风靡一时;80年代,企业文化粉墨登场;进入90年代后,  相似文献   

14.
企业发展的悖论与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贵孙  陈江  叶燕 《企业经济》2002,(12):65-66
古典企业制度发展到现代企业制度,伴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家职能的分解,导致了现代企业发展悖论。本文力图从企业家激励约束的角度去分析,现代企业发展悖论与企业家激励约束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用建立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去解决现代企业发展悖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企业家大都不愿意成为公众人物,俗语中更有“闷声发大财”的教训,但是从现代公共关系学角度来分析,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其领导者——企业家自身的形象便代表了企业的形象,所以企业家从企业角度也必须经营好自己的公众形象。那么经营好自己的公众形象会有哪些好处呢?从公共关系角度,至少有两个好处:第  相似文献   

16.
盘点2010年企业及企业家的战略选择,我们惊奇地发现,错误转型策略使转型英雄们的业绩情况发生了变化,其中60-70%的公司业绩不如冬眠式转型者,直接产生的结果是浪费了投资机会、沉淀了资产,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企业家的精神是企业经营者在行使管理权的同时.主动承担经营责任.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追求.做企业的主人而不是雇用者.就是能有胸怀大志.善于把握事业的机会.以企业为平台.施展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企业管理者。表面是精益求精、任劳任怨.实际上都是有一个强大的精神动力。一个企业是在企业家的运筹下运行的.如何保持企业家旺盛的工作热情.如何在面对困难时能勇往直前.企业家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带领自己团队不断取得新的成功.企业家的精神至关重要.可以说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营哲学的形成非朝夕之功,需要企业家以坚强的毅力长期垂范践行,其过程充满艰辛,只有经历激烈的市场环境动荡而能坚持始终,才能使它深入人心,感召内外,发挥出强大的战略作用。所以企业文化在本质上是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的主导者就是企业家,企业家的个人形象与企业的品牌形象常常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营哲学的形成非朝夕之功,需要企业家以坚强的毅力长期垂范践行,其过程充满艰辛,只有经历激烈的市场环境动荡而能坚持始终,才能使它深入人心,感召内外,发挥出强大的战略作用。所以企业文化在本质上是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的主导者就是企业家,企业家的个人形象与企业的品牌形象常常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2月20日晚,夜色蒙蒙的北京一直笼罩在一场大雪里,雪地上有两辆大旅行车满载着一批特殊的客人,从中国大饭店前往中央电视台。这是来参加《中国企业家》杂志“中国领袖企业年会”的企业家们去参加央视《对话》栏目的节目录制。尽管只有1/5的年会代表去了节目现场,但这是“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开播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80多位企业家齐聚在中央电视台,这种场景不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