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一、引言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好 1.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护存款者的利益,降低风险,从而提高银行的信誉,保护资金链的正常稳定流通.在世界金融业不断国际化、自由化的情况下,难免会有金融危机的动荡.为了规避,降低这种风险对社会、银行业和社会公众的打击,存款保险机构可以对发生问题的银行进行担保、补贴或者融资等方式对其进行挽救.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总体上增强银行信用,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分歧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琪  贲奔 《经济界》2003,(2):67-71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分歧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主管当局为了维护存款者的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健经营与安全,在金融体制中设置负责存款保险的机构,规定本国金融机构必须或自愿地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金进行投保,在金融机构出现信用危机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金融机构提供财务救援,或由存款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者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防止银行倒闭、保护存款者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是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保险。在西方国家,它与央行的最后贷款者职能一起成为银行监管  相似文献   

3.
<正>尽管中国的银行系统在技术上已经是破产的,但是仍然底气十足,甚至几乎所有的国有银行都在申请上市,向股民们明目张胆地要钱。在我看来,这是政府信誉在支持银行信誉,或者说银行信誉透支政府信誉甚至国家信誉。二十年前,银行系统是财政部门的一小部分,现在金融体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财政体系了。而且财政政策之外,也有了所谓的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4.
尽管中国的银行系统在技术上已经是破产的,但是仍然底气十足,甚至几乎所有的国有银行都在申请上市,向股民们明目张胆地要钱。在我看来,这是政府信誉在支持银行信誉,或者说银行信誉透支政府信誉甚至国家信誉。二十年前,银行系统是财政部门的一小部分,现在金融体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财政体系了。而且财政政策之外,也有了所谓的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5.
一、金融安全(风险)审计预警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以国家为后盾,人们对银行体系有高度信心,尽管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达%以上.仍有相当大的承受力。居民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总额的%以2060  相似文献   

6.
16家上市银行同期存款锐减1.5万亿元,中国银行业存款在第三季度出现的波动,引发了争议和讨论。 有观点认为,这是互联网金融“压倒”了传统银行。的确,自从2013年以来互联网在金融领域出现井喷式发展,中国银行业“金融脱媒”的压力与日俱增。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分流的存款多数又以同业形式回流银行,导致存款结构变异和成本上升。实际上,互联网理财的日子也不好过,三季度余额宝规模已经首现下降。因此,银行三季度存款减少的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有观点认为.这是互联网金融“压倒“了传统银行。的确。自从2013年以来互联网在金融领域出现井喷式发展.中国银行业“金融脱媒”的压力与日俱增。不过值得注意的足.这些分流的存款多数又以同业形式回流银行,导致存款结构变异和成本上升。实际上,互联网理财的日子也不好过,三季度余额宝规模已经首现下降。因此.银行三季度存款减少的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庆考 《河北企业》2009,(11):54-54
个人支票是由在银行开设个人支票储蓄专户的个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一种票据,其实质是一种以个人信誉为保证,并以支票为结算凭证的活期储蓄存款业务。1996年我国出台的《票据法》对个人支票的发展在法律地位上进行了肯定。近几年,一些银行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陆续开始推行个人支票业务。  相似文献   

9.
永康信用联社扎根“三农”服务,坚持“支农做小、以小博大”战略,赢得事半功倍成效,在竞争激烈、国字号占据绝对优势的金融市场中异军突起,从名不见经传的小社跃居为当地金融系统的排头兵。2010年初,永康信用联社各项存款达106亿元,率先成为当地金融系统14家银行中首家存款超百亿的银行。  相似文献   

10.
<正>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通过法律形式建立的一种在银行因意外事故破产时进行债务清偿的制度———由各家存款性金融机构交纳保费,一旦投保机构面临危机或破产,保险机构为存款人(存款性金融机构)支付一定金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经济》2013,(5):178-181
通过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及梳理现有研究文献,发现当前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主要障碍在宏观经济金融和银行经营管理两方面,而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为突破这种困局提供了契机和方向。通过对保证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与shibor利率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同shibor利率之间具有对称的双向传导关系,从而可以证实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收益率市场化定价的存款替代性金融产品,为当前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提供了一种过渡渠道。  相似文献   

12.
余飒 《企业经济》2003,(2):165-167
自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加强了金融风险防范,其中存款保险制度是保障银行稳健经营、避免银行危机的一项重要措施。许多国家都实行了这一制度。我国是否也应该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如何操作?本文将在对存款保险制度的正负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如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作一些探讨。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正面效应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  相似文献   

13.
美国花旗银行,实行存款收费,引发上海一名储户将花旗告上法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银行,存款为什么收费?银行,存款能否进行收费?状告花旗事件引发的是人们对金融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花旗对存款进行收费的背景和内在理念是什么?正在备战外资金融机构大举进入的中资金融机构们,中国的广大储户———作为百姓金融的投资主体们,又该如何面对事件背后隐藏的金融观念的嬗变呢?状告花旗,其实成为一根导火线,不管人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它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它把人们引向一个新的视角。从这个新视角来看银行,人们发现,银行其…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导刊》2011,(10):14-14
政府监管考核、8月6.2%的CPI高位运行的宏观经济背景,让银行放贷额度更趋紧张。9月5日,央行直接扩大存款准备金基数,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并规定5日到15日起各银行分批上缴。这一政策的实施,预计冻结资金近8000亿元,相当于未来6个月内上调两至三次存款准备金率。一再紧缩的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15.
徐小丽 《财会月刊》2010,(1):I0012-I0012
花招1:结构在存款不是存款 你去银行存钱,工作人员向你推荐结构性存款,并告诉你收益率高达8%。你以为往银行存钱肯定没风险,却不知道这个结构性存款不是存款,而是相当于外汇存款与金融衍生品的结合体。它的收益可能比存款高,风险却更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笔者在对金融企业的审计中发现,虚列成本费用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虚报“户口”,填假存单。银行利用其自身的条件,虚拟存款单位或储户,把本不属于储蓄存款的资金转作存款,甚至填制假存单,套取利息。如某银行支行1996年将历年...  相似文献   

17.
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严 《集团经济研究》2006,(35):297-298
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是指银行在加入存款保险体系之后,不再担心银行挤兑的发生,同时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和成本不受银行资产组合风险的影响,银行会更加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和投资,从而更加容易导致银行的破产和倒闭,违背存款保险制度的初衷.道德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存款保险制度本身的缺陷之一,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在降低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同时,激发了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但是否存款保险制度本身导致了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系统性银行危机波及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同样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降低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各国都着手建立金融安全网.在金融安全网框架中,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得到了迅速推广.迄今为止,全球约有9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其中有近70个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  相似文献   

19.
张翠红 《企业导报》2013,(4):134-134
作为一国金融安全网的核心,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银行因挤兑而破产,保护了存款者的利益。但是,与任何制度一样,存款保险制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运行不当的话将引发道德风险。本文阐述了存款保险制度和道德风险的概念,然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如何构建有效的外部环境来防范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金融全面开放为基点,比较了存款保险制度在国际上的运作,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在当前金融竞争中金融风险和金融关系变化后我国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在现有制度环境下的运行效应,提出目前最关键的是优化制度环境,为将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切换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作制度基础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