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波 《价值工程》2010,29(14):142-143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本质应是能量资源节用低耗再生创造、环境生态去污自净循环更新、城市的自然化生态与生态化的现代人居城市有机融合;而经济、社会、人文、地理、气候、环境、资源一定程度的和谐是生态城市构建的基础前提条件和良性反馈对象。构建"城市森林"是生态城市的实现路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城市的迅速发展、扩大 ,又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城市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因此 ,发达国家从上世纪 6 0年代末提出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 ,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近年来 ,我国的城市也开始重视城市的生态问题 ,一些大城市也提出要建“森林型生态城市” ,这无疑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 ,一个现象却不能不令人担忧。一些大城市开始从农村和山区购买现成的“大树”移植。由于这种方法“见效快” ,所以此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大树”大规模移植 ,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一个城市的景观绿化工作需要比我国的自然森林中的景物更加的丰富,面对我国在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绿化覆盖率相对低下以及城市在绿化建设方面刚刚起步的现状,我国在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以及种植、养护工作的压力不断的增大,而这些又极易引起一些相对复杂化的绿化问题,进而造成我们在城市建设时候的资金浪费等现象的产生,甚至还会产生一些可以引起人身安全方面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概述我国在进行城市森林生态体系过程中的建设以及研究情况,进而对我国在城市规划,尤其是园林绿化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和研究,为实现我国在城市森林生态体系的建设以及城市建设中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园林、城市森林与城市生态环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园林、生态园林和城市森林的发展出发 ,探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生态功能需求的演进及城市森林景观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何生态系统都具备一定的生态功能,生态服务功能概念的提出则反映出政府部门、商业界和普通民众的生态功能需求的提升,期望维持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过程的完备性.目前,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的快速扩展过程中,城市人居环境也面临着新的生态问题,城市森林具有减少或净化污染物质、美化环境和游憩等生态服务功能.如何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来调控森林景观要素,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是目前许多城市建设特别是森林城市、生态城市或园林城市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煤炭资源型城市提升生态承载力是城市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下加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由于粗放式地开采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处于过度开发利用状态,致使城市生态承载力压力较大。煤炭资源型城市应以"煤头电尾""煤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煤炭精深加工,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进行常态化的生态补偿,构建生态承载力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等政策措施,提升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肖红梅 《活力》2011,(3):220-220
一、城市是“生态文化”发源和发展之地城市是人类文化的最典型产物。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和主要载体。城市首先是一个物质经济实体,人们通过设计、施工、修建和改造的、一个人工的物化环境.不是自然而形成的。在不同时期所留下的有形物体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及历史中人的意识和行为。其次,城市也是文化的载体,城市与乡村相比,有更多的文化集聚和内涵。  相似文献   

8.
当代城市建设需要一场革命,大脚的革命。这个革命有两个关键的战略,第一,"反规划"解放和恢复自然之大脚,改变现有的城市发展建设规划模式,建立一套生态基础设施;第二,必须倡导基于生态与环境伦理的新美学——大脚美学,认识到自然是美的,崇尚野草之美,健康的生态过程与格局之美,丰产之美。  相似文献   

9.
肖喜斌 《活力》2009,(8):69-69
鹤岗市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开发建设60多年来,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也遭受到了破坏。市委提出“城市创新转型、人民富裕幸福”的奋斗目标,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重塑鹤岗生态。给全市人民创造一个干净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富饶的绿色之城。综合鹤岗市情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范式,建议鹤岗市全力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它向社会发出了明确的导向信号,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实现新的跨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森林发展迅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作为“城市之肺”——森林,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口生活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共生”理念与生态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和共生效应(Symbiotic effect)是自然界生生不息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两大主要内在机制。首先从城市如何与自然共生入手提出共生城市的理念(Symbiocity)。其次,将"共生城市"可以分成三个相互作用的协同集,这三个协同集自身的共生性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共生性就能影响城市生态足迹的大小。最后,论述了培育"共生城市"自演化成长机制,这种机制是生态城市成功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南宁市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南宁市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了南宁市的生态优势,指出创建生态城市已是南宁市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综合整治的当务之急,并根据生态学原理,结合南宁市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马平 《活力》2005,(6):349-349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生态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城市、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的“生态化”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蕴涵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从宏观层面加快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生态修复和再利用水平和效率;通过树立城市品牌和政策引导等加快替代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技与企业》2006,(2):35-35
——“六五”计划期间,北京和天津将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列入了国家攻关课题,对北京、天津市生态系统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和模拟,提出了一些可供决策参考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对钢铁需求度的不断提升,从而使钢铁生产规模不断增大,在这种生产规模加快条件下,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河北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较好地探讨资源型城市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这对于推动河北省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盛梅  杨维琴  梁爽 《活力》2010,(20):111-112
在社会转型期,资源型城市同样面临着转型问题,此时也是容易产生社会问题的时期。通过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社会问题分析可见,一些社会问题最终都将归结为贫富差距加大。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而言,无论是产业转型还是社会转型,都应以缩小贫富差距为中心。以生态文明的社会建设为中心进行资源型城市转型,既是发展方向,也是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东南置业》2004,(77):81-84
同安区是厦门北部历史较为悠久的综合性城区,是厦门海湾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闫帅  孙本栋  陈春光 《活力》2010,(20):134-134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绿色运动”。在“绿色运动”的影响推动下,到60年代,形成了“城市森林”的概念,后逐步发展成为“森林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