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关于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问题的研究多依据于经验,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我们将广泛应用于管理学领域的亚当斯公平理论,用于分析农村人口流动问题,从而得知相对量的差异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根本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仅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还要让他们感觉到回报的提高,同时要降低农村居民对城市居民付出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农民问题,说到底就是农民的出路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和农村学生不断向城市流动,为缩小我国的城乡差距以及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更有待进一步处理好建设新农村和农村人口流动之间的问题.本文以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为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原因及其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作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农村人口的转移出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析农民外出劳动力"双重身份"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流动过程中,由于历史和政策性原因,造成他们同时拥有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双重身份".而这种"双重身份"一方面影响了农业自身的规模发展,为制定农村政策提供虚假依据,另一方面也使相应的城市发展战略得不到人口的补充动力.通过分析结论是要尽快打破城市壁垒,使农民工能顺利实现自由流动,尽快取消"双重身份".  相似文献   

4.
农民还是市民——农民就业问题的二元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大规模流动,在解决农村劳动力相对剩余与城市劳动力相对不足的矛盾,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方面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农村进城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也遇到了难以抉择的问题,即身份问题,是保留原有的农民身份,还是融入城市寻找合适的途径成为市民。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还是以从农村向城市规模流动为主,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成为"新温州人"。以温州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农民工生涯规划的意义及路径,推动温州农民工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6.
《经济》2014,(4):84
正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居民向城市和城镇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人口逐步增加,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的增加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不等同于城市建设,但和城市建设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解决城市怎么建的问题,因为城市建设关系到人口居住、生态环境、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我国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譬如粗放分散、洋化奢华、千城一面等问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即人口的城市化,而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的流动则构成了城市化的主要来源。本文运用各地区人口流动2002~200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对城市化水平模型的估计,发现经济发展仍然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最重要决定因素,而人口数量对东、中部地区产生了规模不经济,对西部地区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并且跨地区的人口流动加速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不受限制、无序的人口向城市流动也会带来许多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许多问题,而转变劳动力转移观念,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也许更能促使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不受限制、无序的人口向城市流动也会带来城市许多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转变劳动力转移观念,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否取决于城市的吸引力和农村的回拉力.从村级层面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机制,从理论分析入手,利用辽宁省村级层面调查数据,研究农村收入、就业机会、新农村建设所改善的各项环境条件以及村级民主管理因素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农村建设改善了现居住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民主管理水平,但对于劳动力的外流基本没有影响.城市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农村的回拉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迁移率达9.74%,人口流动率达12.33%。人口的迁移流动,以经济因素为主,以女性为多,且迁移流动者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其他人口。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迁移。按城市化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需要的新增人口数量,低于农村人口外出迁移数,农村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为了实现人口顺利迁移流动,需要相应的配套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土地的相对减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频繁流动,人们的居住问题越来越严峻。 人口迂徙,人才流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出租屋市场的迅速发展。出租屋现象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总体背景决定的:商业发展的重心在城市,在沿海,因而全国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由内地向沿海流动的浪潮便无可抑止,大城市中外来人口及流动人口剧增就成为普遍现实。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是农村与城市的边界由明确到模糊的过程。利用新农村建设平台和契机,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方面要素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加速增长,城市日益向郊区扩张,另一方面,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消费心理影响着农村,最终实现城乡融合。通过城市郊区化——建设农村特色的新城镇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城镇特色的新农村,逐步实现城乡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乡人口的变迁。从人口的自然结构角度和社会结构角度对城乡人口变迁进行综述,可以总结出人口流动对城市和乡村的人口变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促进了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我国国民素质、调节了产业分布,同时,又对城市的流动人口定居、融入城市和农村家庭的稳定、农村劳动力的短缺等问题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5.
用托达罗模型对中国人口流动的实证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蔚纯 《经济前沿》2001,(12):39-41
从1978年到2000年的20年间,中国的劳动力流动从数据上来看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然而,自1985年以来,中国城市失业率逐年上升,但是这一现象却未能阻止农村劳动力的外流,本文试图根据有关统计数据,用刘易斯与托达罗关于人口流动模型作一简单比较分析,供我们做出更切合实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艳敏 《经济论坛》2006,(23):131-132
养老保障是城乡居民都应该享受的一种基本公共产品。长期以来,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居民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速度已经超过城市,而农村相对较低的收入和较高的老龄化程度,直接威胁着脆弱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同时,我国将在2010年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在此之前正是人口负担相对较轻的“黄金时期”,也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容错过的有利时机。一、农村养老情况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1.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推行之后,农村家庭类型由扩展型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些城市为了确保城市人口就业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采取了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做法。应当说,这对于实施城市再就业工程,减轻城市就业压力,短期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就业问题,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劳动力自然流动的内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出现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现象。但是彻底解决这一人群的就业问题,依然处于探究阶段。本文试图以托达罗模型和推拉理论相结合,分析二者优势,取长补短,探索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实施“四下乡工程”扩大农村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落后城市10年以上。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由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过渡,呈现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阶段性特征,农民消费满足率低,潜力巨大。解决我国农村消费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推动“需求下乡”。除此而外,还要实施“四下乡工程”:完善补贴政策,推动“家电下乡”;改善农村物流,推动‘强市下乡”;扩大消费信贷,推动“金融下乡”;改造农村住房,推动“新居下乡”。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居民向城市和城镇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人口逐步增加,衣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的增加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不等同于城市建设,但和城市建设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解决城市怎么建的问题,因为城市建设关系到人口居住、生态环境、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