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金融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金融业潜在的风险也日益暴露出来。金融机构业务规模、品种的快速扩增以及金融业务电子化的高速发展,使得金融监管的难度大大增加,特别是银行基层机构显得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2.
科技金融是科技与金融业的融合。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金融业的有力支撑。如何以科技发展为依托,加快实现银行产品与服务创新,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分析了科技金融发展对银行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对银行电子商务发展进行了初探,指出了发展科技金融、进行银行创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金卡工程》2008,(1):68-70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和广泛。网络的应用已经渗透到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的各个方面。各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主要是通过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和丰富多彩的服务,增强金融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影响力来实现的。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银行必须通过实现金融电子化,利用高科技手段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和进步,网络的建设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且势必为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平安保险收购深圳发展银行既是中国保险业的一起重大事件,也是中国金融业的一件大事。不仅创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间资产并购的先例,也开启了中国金融业保险公司控股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先河。平安收购深发展的完成,有望重塑银保业务模式,推进交叉销售,实现“保险、银行、资产管理”均衡发展,是实现其构建综合性金融集团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对保险业来说,平安收购深发展不仅可以做大行业的资产规模,更为重要的是“两行整合”之后,平安的金融综合化经营有望走到中国金融业的最前沿,保险业的竞争方式和竞争水平有望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蔡思隽 《中国外汇》2013,(15):40-42
我们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更多源于对未来金融业格局如何演变的关注。至于它到底会成为谁的盛宴,还取决于各方参与者的准备与智慧。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和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对银行传统支付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直接推动金融业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6.
银行服务体系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当今,各大银行体系正积极改革,将重心越来越偏向互联网金融业务,城乡银行业发展的差距也进一步地被扩大。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就是在网络金融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网上银行面临的实际问题,并结合相应的统计资料,深入分析我国网络金融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前景,行之有效地提出若干促进我国网上银行,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网上银行的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德明 《山西金融》2002,(10):47-48
在金融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这个最能代表先进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最先运用计算机先进设备的行业中,谁能及时抓住信息,依靠信息技术,谁就能最先作出准确的决策,谁就能多占领市场份额,就可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银行建立和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既是业务的需求,也是竞争的需要。本就银行建立和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问题谈点粗浅的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系统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金融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金融业的集约化经营和高速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金融业的计算机网络建设,使银行内部的各专业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各种数据共享,各金融机构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跨地市、跨省市、跨银行间网络体系,使各家银行、跨地市金融机构的计算机资源和数据资源得到共享,从而使金融业得到高速的发展。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同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课题就是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建设。一、计算机网络现状工商银行安阳分行属于二级分行,我行业务实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志宏 《中国金融》2005,(18):46-47
个人理财业务是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和各种金融工具的大量涌现而诞生的。目前,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已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凭借银行服务网络和先导科技手段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呈现组合化、品牌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网上银行并不是银行计算机系统终端的简单延伸,它是现代高科技与传统金融业的有机结合体。具体来讲,网上银行是借助于因特网技术提供信息服务和金融交易服务,获取与金融业务有关的各项在线所需服务。包括开户、存款、付款、转帐、信用卡消费、代收代付、信息查询、个人理财,甚至借贷业务等全方位银行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1.
按照专业化与分工理论(杨小凯,1998),金融业的发展和深化,会对新的经济组织或结构提出要求.戈德史密斯也认为,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该国金融相关比率(FIR,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与国民财富之比)有提高趋势;随着FIR的上升,银行资产在金融机构全部金融资产中的占有比重将会下降,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占有比重将会大大提高,甚至超过前者.在现代金融结构中,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信托业共同组成了构成现代金融业的四大支柱.当前西方发达国家70%的金融资产都掌握在信托业经营者手中.而在当前我国金融资产的组成中,基本上是银行、证券和保险一统天下.在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中,不知不觉少了一支柱,剩下的银行、保险和证券构成了当前我国金融业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12.
网络贷款业务将互联网结合于金融业,在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本文是以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基础,论证了金融创新尤其是网络贷款业务对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网络贷款业务的发展现状,最后就如何促进网络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存款人是银行法律关系中重要的一方主体,其利益的保护与否是银行业以及金融业发展的关键。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存款人尤其是社会公众存款人在银行与客户的法律关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需要构建存款人利益保护的机制。这不仅是维护存款人利益的需要,更是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金融创新业务表外化、同业化、复杂化、网络化趋势明显。金融创新大发展造成的统计信息缺口对金融统计分析、监管和金融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当前应积极推进金融统计标准化和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尽快推出影子银行统计制度,并制定长期的金融大数据战略规划,构建符合我国金融业创新特点的金融统计框架和方法,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一、美国银行业发展的环境 (一)银行业 美国的金融业正在演变中。10年前,全国的金融业是一混杂体:其中有联邦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银行、州政府批准设立的银行、投资银行、储蓄放款协会、信贷联合,以及金融公司。金融业由联邦政府及州政府的各类管理机构独立管理,松紧程度不同。这些情况现在都发生了变化。银行同业竞争以及政府统一管理机构的建议推动了一项进程:对金融业整体施行相似的管理权力和管理标准。这一进程具有高度政府性,起源于国会和联邦储备银行对储蓄放款协会危机作出的反应。“协会”危机是由于房地产市场濒临崩溃,  相似文献   

16.
网络贷款业务将互联网结合于金融业,在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本文是以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基础,论证了金融创新尤其是网络贷款业务对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网络贷款业务的发展现状,最后就如何促进网络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网络金融以其独有的特征对传统金融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基于网络金融的发展状况,对传统金融业服务及金融业各种职能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网上银行作为21世纪的一种新兴金融业,其低廉的成本和广阔的前景,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网上银行是一种以高科技高智能为支持的以多种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银行。它是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将引发金融业经营管理模式、业务运作方式、经营理念风险监管等一系列重大变革。随着网络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实力的增强,网上银行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会不断提高,它将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那么,怎样才能使我行网上银行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呢?笔者之浅见是:  相似文献   

19.
《福建金融》2003,(7):1-1
最近媒体连续报道了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动态:一是刚挂牌成立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陆续整理与修订出台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监管法规,体现了其监管理念的科学性、合理性;二是人民银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努力调控货币供应量,管理基础货币,加强信贷“窗口指导”;三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在非上市银行中率先对外披露2002年年报信息,以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四是查处了一些重大金融犯罪案件。这些信息告诉人们,新形势下的中国金融业不但要向前发展,更要在创新中发展,只有创新,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促进金融业…  相似文献   

20.
江洪 《金融纵横》2004,(5):54-56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经营业务的范围。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实行金融业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坚持的分业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加入WTO后来自国际金融机构的竞争。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