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与非洲双边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非农产品资源和农业市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农业合作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中非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非洲在发展农产品贸易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农业受自然条件约束大,粮食自给率低;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方式比较原始,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不足;农业科技落后,科技投入不足等。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建立和完善中非农业合作长期机制;以企业为主体,扩大对非洲的农业投资;为非洲国家培训农业技术人员,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发展中非农产品贸易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非农产品贸易的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非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2004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贸易从净出口变为净进口,并且净进口额还在扩大。对中非农产品贸易的产业贸易特征、比较优势特征、互补与互竞特征的分析显示,中非农产品贸易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双边合作潜力巨大。未来中非农产品贸易和农业合作,应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展开,以获得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的潜在利益和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非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趋势、比较优势及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中非农业合作和农产品贸易,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中非农产品贸易。本文在描述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补偿指数(TCI)分析了中非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变化。研究发现:中非农产品贸易朝着体现双边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然而,中非农产品贸易发展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中非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低,而且中非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并没有随着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增长而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中美建交以后,中美经济由于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中美贸易呈现较强的发展势头.2004年中美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696.3亿美元,中国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疫情对非洲农业造成一定冲击。在此背景下,如何推进中非农业合作的创新高效发展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中非农业合作概况入手,探析了新冠疫情对非洲粮食系统安全、农业生产,农产品需求、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冲击,最后对新冠疫情下中非农业合作进行了思考,期望为疫情影响后的中非农业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业“走出去”背景下中非农业合作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分析了非洲农业自然资源、农业人口、农业投入和物质装备等生产要素基本情况,然后就非洲农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对外贸易现状进行了阐述,对中国与非洲农业合作优势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就中非农业合作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中非在农业投资领域、农业科技领域和农业贸易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业经济》2021,(3):76-78
东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优先方向和合作的重要伙伴,与我国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在林产品双边贸易中占重要位置。在对中国与东盟林产品贸易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客观总结了当前双方林产品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与东盟林产品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回望历史,中非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相互支持,彼此尊重。着眼当下,中非面临着相同的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的任务。中非有很大的互补合作空间,尤其是在农业方面。数据显示,非洲70%人口是农业人口,农业对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高达30%。来自中国的技术、资金和经验,为非洲国家发展农业、提升粮食自主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9.
正农技专家,作为中非农业合作一线的工作者,不仅在我国向非洲国家转移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农业、畜牧业、养殖业、渔业、林果业等领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对促进中非文化交流、进一步构建健康而友好的中非合作关系具有独特优势。我国向非洲派遣农技专家的历史,要追溯到1961年首次向马里派遣7名农业专家试种茶树和甘蔗,其后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向非洲国家派遣农技专家已成为中非农业发展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农技专家派遣  相似文献   

10.
正一株杂交水稻,吸引了国际组织官员和来自非洲14个国家的农业部部长的鼎力推介;一位顶级大咖,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受到了非洲国家的竞相邀请;一次活动洽谈,中非农业合作项目现场签约27.47亿美元……这是发生在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中非稻作发展研讨会上的场景。6月26日—29日,随着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成功举行,中非农业合作迎来了一个"新沸点",开辟了中非农业合作新的上升通道。  相似文献   

11.
自建国以来,中国政府对非洲农业发展一直非常重视.在中非合作不断深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中非农业合作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非洲农业的发展问题.但是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入研究非洲农业则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为此做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中美建交以后,中美经济由于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中美贸易呈现较强的发展势头。2004年中美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696.3亿美元,中国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逐渐显现,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出现贸易摩擦就不可避免。这种贸易不平衡短期内不会解决,中美贸易摩擦在未来较长时期都会存在。贸易摩擦在农产品、纺织品、知识产权、技术壁垒等方面从未间断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总体概况及发展趋势,并通过计算RCA指数和TCI指数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但互补性更为明显。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应在利用既有的双多边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不断丰富充实农业合作内涵,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非关系日益密切。河南省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开展与非洲的粮食经济合作,助推非洲粮食产业发展,对双方的农业经济发展以及中非双边关系友好都起到关键作用。文章在分别分析河南省与非洲粮食产业概况的基础上,指出双方开展粮食合作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河南省与非洲粮食合作,助推非洲粮食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期望河南省与非洲粮食合作能够顺利进行,造福双方人民。  相似文献   

15.
中俄两国在农业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上存在巨大差别,但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合作前景相当广阔。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动力主要得益于双边不同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差异,故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俄两国应充分利用双边地缘优势、友好关系和WTO贸易平台,深刻挖掘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推进农产品产业间贸易深入发展和贸易模式由产业间向产业内的逐步转型。  相似文献   

16.
推动中非农业合作再上新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重要利益交汇点。自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国与非洲各国携手推进农业合作,迄今已走过12个年头。在中非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支持和领导推动下,各方落实习近平主席打造中非休戚与共命运共同体的指示倡议精神,推进农业合作取得巨大成就,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面向新时代,进一步深化中非农业合作前景广阔,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发展受到环境和资源的约束问题日益凸显,增长势头逐渐放缓。越南、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等湄公河流域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受到投资和生产力等因素的制约,有必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文章选择农业互补性、运输可达性和国家友好程度三个因素构建静态和动态潜力测算模型,利用中国和湄公河流域五国2019年的截面数据和2016—2020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在2025年的农业合作潜力进行预测。综合来讲,中国与泰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合作潜力最大,与越南在农业生产要素领域合作潜力最大,与缅甸、柬埔寨、老挝三国农业经贸合作潜力较为低迷。根据各国的不同特性,文章提出了提出优先合作领域、优化贸易合作结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相对贸易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并通过市场占有率和排名、贸易强度指数、贸易相似度指数对巴西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及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巴西农产品相对贸易优势明显,中巴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两国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文章最后对中国与巴西未来的农业合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的农业合作:历史、成效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以来,中非农业合作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农业议题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合作内容由务虚转向务实,合作方向由单向援助转向双向共赢等特点。中国对非洲的农业合作,取得了不少成效,力度不断加强,并有了新的载体和新的动力。展望未来中非农业合作,机制化水平将继续提高,基础性建设将继续夯实,互动性参与将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20.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和前景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回顾了中国加入WTO以后的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近年来中国与日本、韩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状况作了系统描述,认为三国间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对未来全球贸易开放背景下的中日韩农产品贸易前景做了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