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农业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定时期内农业产出的增长,包括农业产品的增长和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对农业生产力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发展状况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方式。从农业生产要素的使用方...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增长理论表明 :现代农业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是生产要素的投入 ,即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其次是农业技术的进步 ,现代农业的传统农业得以向现代农业转化 ,其内核就是以农业技术的进步为标志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三是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即经济制度效率的提高。相对于投入和技术而言 ,理论界对经济制度变量效率的研究要滞后的多。是以诺斯和托马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在研究技术变迁的基础上第一次从制度本身及其结构的变迁研究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傅殷才 ,96年 )。而现代增长理论也已经把…  相似文献   

3.
加大农村公共品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收入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疆M县为例对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品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农业经济增长是农村公共品投入和农业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增加农村教育、农村电网和农田水利等公共品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仍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今后15年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两大任务之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率先承担起这一转变的重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内涵 粗放型增长又称为外延增长,农业粗放型增长就是指主要依靠扩大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规模(土地投入、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来增加农业产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扩展了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中国省域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模式和空间依赖性,测算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及规模报酬情况。得到的结论有:中国省域农业产出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分布表现为局域集聚的特征;劳动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弹性为0.50,资本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弹性为0.43,而土地的贡献不显著,劳动和资本是中国省域农业产出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研究区域农业产出行为不应忽视空间效应,在制定农业政策时,需要考虑邻近省域之间的农业生产互动,引导各个区域合理地投入农业生产要素,提高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加速江苏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增长方式的基本估价  农业增长方式就是决定农业产出增长的各种要素配置及其推动农业增长的模式。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从外延来实现农业增长,是粗放型增长;另一类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其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从内涵来实现农业增长,是集约型增长。就一段时期而言,农业经济增长总量中可能既包含有粗放型增长,又包含有集约型增长。为了对农业增长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对农业增长方式进行测度。主要测定农业增长集约度、投入弹性系数和农业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三大类指标…  相似文献   

7.
农村生产投入要素结构变化与农业技术发展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是反映技术变动和发展方向的一个主要指标。过去20年里,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变化因产品而异,解释和研究这种变化对政府和私人企业投资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揭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内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密集型作物(如粮食)生产的资金(尤其是机械)对劳动的替代趋势极为显著,而劳动密度作物(如园艺作物)生产的劳动与资金很难替代。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农业科技投资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思考耿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要素投入总量的增加;二是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按照一般的说法,主要靠前者引起的增长是粗放型增长,主要靠后者引起的增长是集约型增长。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就是要使农业增长从主要...  相似文献   

9.
农经文摘     
一定的效益是一定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反映。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所以开展农业技术经济分析,可以揭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数量要素的变动过程和发展趋势,从而把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具体  相似文献   

10.
农业增长涉及到诸多生产要素的组合投入与经营方式的选择。本文在TinBergen生产函数模型基础上引入内外部规模变动因子并构建灰色生产函数,对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增长的动力进行度量与分解。研究发现,1997—2009年西南地区农业增长主要动因来自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农业技术进步贡献度与农业产值增长速度的变动呈现高度一致性,表明地区农业产值增长贡献中技术进步效率占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拓展的C-D生产函数与动态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就技术进步对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西北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高于生产要素投入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贡献,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同样表明技术进步冲击将会对当期的西北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正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农业增长方式就是决定农业产业增长的各种要素的配置及其推动农业实现增长的模式。一般说来,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即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所谓粗放经营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广种薄收式的粗耕简作;而集约经营则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高产多收式的精耕细作。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又有了新的拓展,由主要反映生产要素使用量(包括土地投入、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等)的变化发展到侧重反映农业要素生产率(包括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与要素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1979年到1994年,农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6%,种植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也接近5%。毫无疑问,始于农村的改革是这一增长的基本前提,也是农业增长的最初推动力。但改革政策毕竟不是80年代农业增长的唯一源泉,特别是80年代后期农村改革进展缓慢,农业增长仍然要依赖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由技术进步等导致的生产率的提高。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考察各种要素投入的增长及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衡量技术进步在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和种植业生产中的状况和作用。这也是确定未来我国农业发展政策重点和取向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琨 《南方农村》2012,28(2):14-19
本文运用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1978~2009年农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依然是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而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已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气候以及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因素也对农业产出有重要影响。最后,就我国今后的农业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国有农场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王道林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二是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国有农场由于体制、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其经济增长在不同时期应各有偏重,目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应根据国有农场的实际,采用不同于其他国有企业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湖北省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1990-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来实证考察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挖掘出对农业经济增长不利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十三五时期农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更好地促进湖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表明,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湖北省农业总产值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化肥、塑料薄膜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314 358、0.368 344。农村用电量、乡村办水电站个数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448 949、0.053 88。农药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用机械、农业产业结构4个要素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偏回归系数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自解放以来的增长主要源于公肥、农机动力等现代物质要素的 投入的增加,并以其产出效率的降低为代价。1965-1979年,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58%,1979-1988年为45%。利用科技进步促进我国未来农业增长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技术创新。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提高技术效率仍有一定的潜力,但促进技术推广的根本措施在于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发展中国工业,增加现代物质生产要素的供给是科技兴农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今天的中国农业,即使科技兴农,促进其有效稳定增长的第一需求仍然是改革性的政策投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1986--2004年中国农业科研投资与经济增长数据,分析科研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使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联立方程估计方法,发现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科研投资的带动作用直接且显著,而农业科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是通过生产要素的科技化和生产要素结构的科技化间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9.
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决策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现代农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农业。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在追加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特别是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优化资源配置而导致的要素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共识。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不断地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技术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技术。它是促进农业发展,特别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主要内容之一。现代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是由农业技术的生产(研制、创新)、推广和采用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构成。计划经济时期,技术进步的各个环节是由政…  相似文献   

20.
周海文  周海川 《农村经济》2022,(11):125-133
当前除草剂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未获得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运用农业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分析了除草剂能够节约农北生产中劳动力和土地要素投入,并基于中国农垦系统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估计了除草剂对农业产值增长的边际贡献以及对其他生产要素替代作用的大小。研究发现:除草剂能显著提高农业总产值,且年均增量贡献率高达11.24%;产出弹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农业生产促进作用提升;与其他投入要素相比,除草剂对农业产值年均增量贡献率排在第一位;除草剂与劳动力、土地、机械、化肥和农药等投入要素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基于此,文末提出重视除草剂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增加除草剂投入,充分发挥除草剂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功能,推动除草剂减量增效利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