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经济特征出发,在拉尼斯—费模型中嵌入民营部门出口贸易,并运用1996-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交互项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民营部门的资本积累、创新强度和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决定了民营非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吸收能力,民营部门出口贸易通过加强民营部门资本积累、创新强度及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
唐山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在对河北省唐山市2007年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监测调查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唐山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分流转移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与分流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障碍 2006年,我国总人口13.07亿,乡村人口7.86亿,乡村劳动力3.72亿.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剩余部分在大约2亿左右.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沉淀在农村,无法转移,不仅是对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会降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积极寻求中国特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生育率由生育成本、收入预期、生育习俗和孩子成活机会预期等一系列因素所决定。经济的发展将导致上述诸因素变化,从而诱至生育率的相应变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持续转移无疑将会导致生育率的变化。本文通过对1978年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出生率变化的相关分析,指出了为促进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农业劳动力转移方式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5.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当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农民增收关键因素之一。解决此隐患的最终途径就是如何解决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就不得不谈劳动力转移,文章运用2007年底射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当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农民增收关键因素之一。解决此隐患的最终途径就是如何解决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就不得不谈劳动力转移,文章运用2007年底射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且开始由“隐性”转为“显性”。据有关部门统计,20余年来,虽然有2亿多农村劳动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转移,但目前仍有剩余劳动力1.5亿人,近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近些年,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而要成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应该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制约因素,而后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经济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是农业生产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投入要素。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很大,但利用并不充分,存在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要求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纯粹的种植业部门向其它行业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而这个过程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9.
加快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山西省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对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山西省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及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安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要问题,并且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捷又廉价的道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由于体制转变、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并且愿意大量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产业转移。一方面向第二产业转移,从事工业、建筑业;另一方面向第三产业转移,主要从事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等。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不仅为规模经营、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条件,而且通过劳动力转移形成人口流动,均衡劳动力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  相似文献   

11.
本篇论文从微观角度,以伊吗图镇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的形式对伊吗图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征和转移情况进行了调查,阐述了哪些因素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这些影响因素当中,有劳动力个人特征的因素,也有劳动力家庭的因素。本文认为劳动力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营农地时间等因素都影响着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影响的大小和程度不同。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简要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缓解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必然面临的这一由于农村劳动力过剩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聂荣 《农业经济》2003,(10):31-31
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上。剩余劳动力就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耕地所能承受的劳动力负荷 ,它是人口和劳动力压迫土地的结果。因此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才能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并消除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业劳动力实现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据测算 ,1978年 - 2 0 0 0年 ,全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1978—2008年湖南省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数据,从总量生产函数入手,通过分解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了湖南省31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农村劳动力从低边际生产率的农业部门转移到具备高边际生产率的现代非农业部门引致的资源配置效应为0.90%,对总量劳动力生产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分别达到了7.85%和10.93%。显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伴随着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各国现代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相适应,劳动力也有一个产业间转移的过程.考察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行工业化国家农村劳动力以梯度转移模式为主.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也移呈现出跳跃转移的特征和趋势.基于这一趋势和我国国情,加速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阶段和特点,我国劳动力跨地区转移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行政和计划性色彩,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引导”和限制。整个社会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这一城市就业群体的称谓也经历了从“盲流”、“农民工”到“民工”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不自由”是我国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能否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此,本文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合肥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提出了发展"三农旅游"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三大途径,并提出通过三个战略转型保证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战略对策,即农业供给结构战略转型以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可做,农民思想观念战略转型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愿做,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战略转型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能做。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变动过程。当前,我国转移理论落后于转移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亟需对一些相关理论作思考,以指导转移实践。1.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决定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史表明,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社会主要生产部门地位的依次更迭的自然进程相关的是三次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梯度转移,先是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相对于制造业中就业的劳动力趋于下降,继而是在制造业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的自然过程。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促进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变,中心问题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我国,由于人口过度膨胀、劳动力超量供给这一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民工荒"背景下,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针对我国当前"民工荒"和新老农村剩余劳动力代际交换的客观现实,提出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的制度、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部地区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需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正确测算中部地区剩余劳动力数量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是制定劳动力转移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农业生产角度和城市化二个角度,对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测算,并对未来几年的剩余劳动力变化趋势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