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家庄市发展低碳交通的思考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碳交通的概念进行了基础性的概括,对石家庄市发展低碳交通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石家庄市交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提出了发展低碳交通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自2003年提出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世界旅游组织(WTO)鼓励各国发展低碳排放的旅游。规划设计中,低碳旅游有别于传统旅游发展模式,其游道安排、景观建筑、能源支持、游客行为引导方面均有所创新。以福建省平潭岛为规划案例,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宅、旅游活动等方面阐述,说明了低碳旅游规划设计的要点。低碳化的旅游交通要求按照不同交通方式的适宜尺度,尽量使用环保的交通工具;建设低碳排放的旅游住宅;对旅游活动按照碳排放分类,鼓励开展低碳排放的旅游活动。通过这些方式,以期"低碳"发展理念在目前的旅游规划设计中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美国、日本和欧盟发展低碳交通的主要政策法律措施,借鉴其宝贵经验,提出对我国低碳交通发展的四点启示:首先,制定和完善交通运输产业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总体战略规划,作为低碳交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次,制定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标准,并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低碳燃油标准体系;再次,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改革现有税收制度,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和扩大补贴范围;最后,构建以多式联运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4.
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环保城市、宜居城市、园林城市等的内涵有很多共性,但也有不同的侧重。从经济社会的运行分析,低碳城市可分解为低碳产业(低碳生产)、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消费)、低碳管理(低碳办公)等。开展低碳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对低碳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低碳经济这  相似文献   

6.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私家车走进了千家万户,但也无疑增加了公共交通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一压力,本研究根据低碳交通的运输内涵,针对运输经济对城市低碳交通运输的要求,从系统规划交通线路、加大运输节能监督管理力度、培育低碳交通运输相关技术与产业、建立货运信息服务网络、加快道路运输科技进步等方面入手,为促...  相似文献   

7.
郑州定位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高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加快建设低碳城市,是郑州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把握历史机遇的必然选择。目前,郑州发展低碳城市存在能源利用率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高耗能行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阻碍。郑州市应制定低碳城市规划,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消费、低碳技术,完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8.
上海大都市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指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趋于脱钩的经济。当前实施低碳经济的重点很大程度上依赖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依赖高碳能源的低碳化使用,实行能源领域的效率革命。上海未来lO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采纳的方法是适宜模式或相对脱钩的减排模式,重点提高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低碳经济的启动和发展依赖制度层面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中国低碳能源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能源是领先世界的机遇。能源低碳化是全球趋势,也是中国目标,中国发展低碳能源的意义重大。实现低碳化的、有序的能源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定位的根本。中国低碳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加强建筑、交通两大消耗领域低碳能源利用;尽最大可能促进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全方位推进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核能的安全利用;等等。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空间结构正快速调整的时期,为解决城市交通日益暴露出的矛盾,建立绿色低碳的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对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而交通领域提出了中国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5D模式。然而这一模式所提倡的以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街道空间建设,因此从街道的视角而非传统城市机动车道路建设的视角看待城市交通,是个有必要进行研究与探讨的课题,有助于梳理与探讨街道对5D交通中绿色出行相关部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