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简称“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设置的一门崭新课程。广大“基础”课教师若要高质量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必须深刻领会实施新课程方案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全面把握“基础”课创新亮点,树立问题意识,变革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方案中四门课程之一,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才的课程。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理论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在过去《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基础之上,精心整合而成的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为适应新的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考核、教学情感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调查与研究“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考评信度,对于促进即将在全国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考评信度的提高,建立和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调查发现:“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考评信度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特征,特别是在不良学生和部分学生党员身上所体现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成绩与他们的行为表现的不一致性,大大降低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考评信度。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现有的考评模式是影响其考评信度的根本原因。必须建立和完善具有综合性、全程性以及考评主体的多元性的知行综合测评体系,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考评信度。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别于大学的其他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最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课程,因此,学习好和掌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不仅仅是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其育人的功能,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与学成为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6.
根据“05方案”,依据教育方针的部署,全国高职院校在2006级新生中实施了思想政治道德课程改革,第一学期主要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结合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对高职院校新课程教学进行了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公民社会的形成迫切需要大学生提升公民意识。学校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接受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需要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作为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三条路径来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一门有着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由于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各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状况,从而导致了课程的教学实效性较差.因此,要实现《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增强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就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精品课程建设,就必须突出特色,一是围绕“育人宗旨”调整教学内容;二是遵循“以学生为本”丰富教学手段;三是体现课程风格,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来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这门课以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从理论和实际上的结合进行综合阐述,是一门针对全国大学生的必修课。本文主要针对这门课的内容特点浅谈对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教学,发挥其理论宣传、价值培养和实践践行功能,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可通过优化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观念等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秋季,在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这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在分析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系统阐述了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总体理念及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培育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德育课程。将红色资源融入“思修”课程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大学生亲近革命历史、继承优良革命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红色资源具体融入“思修”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选材、设计、组织、实施和反馈五个环节。按照思政课“三贴近”的要求,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基地、体验红色生活、研究红色文化、欣赏红色影视、创作红色作品等路径,将红色资源有效融入“思修”课程的实践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需要,确立适合基础课特点的教学目标、任务和内容;坚持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有机统一;改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切实加以改进与完善,这门课程教学才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课作为一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旨在对大学生开展“三观”、“三义”教育,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学生认清时代要求与历史责任,明确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端正学习目的和态度,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而健康发展。这门课程的性质就决定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特征。其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会主义大学能否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目标。因此,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育效果,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它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而存在,它不是一种纯主观的思想教育,对于影响本门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存在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它们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因素,如何产生影响的,这些问题是每一位基础课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认清了这些问题,才能因势利导,不让大学生基础课流于形式,将基础课的有效性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既有鲜明厚重的历史性,又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提高教学实效,可充分借鉴、应用红色文化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搭建红色文化实习基地、建设红色文化教育网站等方式,切实促进红色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教学应用。从而推动课程革新与教学进步。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骨干课,自2005年整合以来,一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也面临重构压力。只有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改革,才能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收到实效。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模块的研究,构建合理的双模块化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积极心理学主张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进而使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用性、指导性很强的课程,将积极心理学的原理运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之中,必然会对其教学内容、教育思路和技术手段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为此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修")是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面向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的实思想状况、学习态度以及本课程的具体特点,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针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增强了本门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