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社会分层与流动视角的劳资关系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方面对劳资关系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劳资关系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方面,劳动者的社会分层与其在企业内外部的社会流动都对其与资方的矛盾冲突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依据对天津市两个居住区进行参与观察和个案访谈所获得的田野材料,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揭示了社区的阶层化现状,勾画出不同社区居民之间的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状况。并进一步指出,缩小城市区位差异、减少城市中的居住隔离不仅牵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和使用,同时也关乎个体发展的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4.
贫富差距及社会不公现象正在对我国社会发展造成越来越大的危害。中等收入阶层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社会基础。提高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途径是建立自由、公平、平等的市场环境,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建立有效的社会流动机制。同时还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化率,大力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5.
6.
赵磊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社会转型的加剧,中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分化明显,社会流动越来越难,“阶层固化”所导致的严峻社会现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目前“二代”现象成为社会大众的一个热点议题。对近年来兴起的社会阶层分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廓清了社会阶层的概念,在肯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9.
在社会快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种不和谐现象层出不穷、日益复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巨大挑战。进一步明确社会管理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加自觉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钱学森先生曾把社会系统称之为"复杂的巨系统"。社会系统是一个由人参与并主导的要素众多、层次复杂、关系错综、目标功能多样的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对社会系统复杂性的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之路,并在建设和谐社会道路中清醒的认知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政党的政治整合能力是政党控制和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重要方面,是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社会整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执政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核心主体,强化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势在必行。社会整合要从整合社会关系入手,重点在于建立流畅的利益表达机制,有效的动力和平衡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打破、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收入差距扩大,也促使城市居民的社会结构开始发生迅速的分化。同时,近几年住宅商品化在全国各地的全面推行,使得城市居民的居住消费水平和居住分布在空间上发生分离,导致了不同社会阶层在城市空间上的居住分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市场体制本身固有的缺陷也日益从理论走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分析后得出,企业不仅仅是人类财富的源泉,还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就要处理好与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化解不和谐的因素,自觉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一个真正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重视社会公德、坚持诚信经营,否则是难以持续发展的。虽然目前少数先进的企业已经接受了企业责任的理念,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讲,企业的责任还是个新的课题。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各个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其中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整个社会组织的责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容出发,分析了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并提出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从而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纯的公共服务机构、非盈利机构的发展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一种依托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获得经济收入,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企业家精神形成,在现阶段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也进一步催生了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之所在。"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社会公平和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涵被提出来,具有重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和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断涌出的“农民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特色。受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而且他们所从事的强体力劳动实际上是对他们劳动力的掠夺性开发,中国的农民工转移呈现出青年农民工阶段性转移的特征,即青壮年时外出务工,中老年时返乡。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目的十分简单——赚钱以维持生计,满足生活需要,他们对生活多年的农村社区有较强的认同感,返乡之后通常仍然具有农业生产能力。但是对于新生代民工来说,他们对生活的经历远没有他们的父辈那样深刻,同时,对长时间工作生活所在的城市具有感情,为城市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适应了城市的环境以及生活的方式和习惯,对城市产生了很强的归属感。他们有了更多的生活需求和情感诉求,这也是他们对于城市文明的认可。只是,他们向往城市,却不被城市所接纳;他们的家在农村,却对农村日益疏远。城市新移民能否融入城市,是影响社会安定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并不简单等同于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承诺、要求和希望为一体的社会;和谐社会并不丧失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是改变了发展的模式;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事情,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