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综述了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有关理论及其研究意义,然后通过对大量数据资料的分析,研究了武威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武威客源目标市场,并为如何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指明了方向,这为武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旅游地形象设计——以历史文化名城武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先综述了旅游地形象的研究意义和旅游地形象设计理论,然后以历史文化名城武威为例构建了旅游地的形象系统:通过对武威历史文脉、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竞争的分析确定了武威核心定位理念,并就宣传口号、行为形象、视觉形象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3.
旅游形象屏蔽现象存在于每一个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中,对于旅游业不发达的西北城市武威来说,从大区域甘肃省来看,武威东受到天水麦积山石窟、伏羲文化的屏蔽,中受到兰州经济中心、政治中心的屏蔽,西被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遮挡屏蔽,处于甘肃大区域的旅游形象屏蔽中I从小区域武威市来看,武威的白塔寺、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沙漠公园、天梯山石窟、葡萄庄园等旅游资源被高价值、高知名度、低旅游成本支出马踏飞燕(雷台)、武威文庙所屏蔽.在此形象屏蔽的条件下,重新设计定位武威城市旅游形象为“丝路行·朝圣马踏飞燕”  相似文献   

4.
旅游资源研究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简要回顾关于旅游资源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现行的旅游资源定义进行了批判,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物之间的区别以及这种区别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新田县位于湖南省南部,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在分析新田县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基于旅游资源的审美、休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六大属性的资源评价体系,对新田县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新田县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资源基础,并提出新田县旅游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空间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对中国各省、直辖市品牌旅游资源进行具体评价的基础上,本对比分析了与传统旅游资源评价结果的差异,划分了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的等级,具体研究了它们的空间分布,勾画出了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重申了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要性,并对旅游业的进一步深化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漓江是桂林的王牌旅游资源,在桂林旅游产品中处于龙头地位。由于全球背景下旅游需求与游客特点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使得以观光型为主的漓江旅游产品受到严峻挑战。从操作层面提出对漓江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构想,目的是在保护漓江环境和旅游秩序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漓江资源潜力,优化漓江游览方式,进一步提高漓江旅游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旅游资源整合新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旅游资源的整合是一个长期以来探讨的问题。关于为什么要整合旅游资源,如何整合旅游资源,学术界、行政管理人员和旅游经营企业均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在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和我国旅游业近年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参与旅游开发规划的实践,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旅游资源整合的必然性与必要性.重新总结了旅游资源整合的依据和方法,并且探讨了实施旅游资源整合的条件和几种基本的模式,又结合具体案例对相关问题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这些都是今天开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文章在分析佛教与旅游的关系基础上,归纳、概括了我国主要的佛教旅游资源,并对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旅游属性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现有资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旅游概念及属性进行重新认识,最后从旅游资源的审美、休闲、文化、经济四大属性出发来构建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