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在分析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从思想意识、自我控制力、网络学习方法、网络沟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学习效果的策略,期望能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已成为移动网络使用与消费的主力军。对大学生移动网络消费研究发现:移动网络环境下消费移动化、即时化、私密化、个性化、位置响应化的特点,在互动性、便利性和个性化等方面有巨大优势。移动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移动娱乐的应用,凸显大学生移动网络消费的多元化和理性化、时尚化和超前化、个性化和自主化、便捷化和实惠化特征。针对移动网购年级结构分散、网络消费场所相对集中化、移动网络信息消费的多样化等现状,电商企业可以改进宣传方式,增加营销模式;学校应正确引导"90后"大学生的移动网络消费,以此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经济国际化趋势,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而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和移动电子商务交易的迅猛发展,为当代大学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移动电子商务对当代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并提出移动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创业所需的自我修养与外界支持,以促进大学生创业在移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终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而社交网络的大面积覆盖,使大学生依托社交网络获取相关创业知识、信息、资源进行创业学习,社交网络的使用是实现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形成与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大学生社交网络的特征,探索社交网络学习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商》2015,(48)
本文为了研究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旅游消费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法,结合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特点,通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思想,分析、总结了移动社交平台对大学生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移动学习是指在E-Learning基础上基于现今流行的移动计算技术及移动终端进行的学习过程,移动学习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在移动学习领域,国内外已经开展了一段时期,很多学校及企业都致力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及移动学习产品的开发、资源的建设,对该领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移动学习也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本文针对当前移动学习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移动学习形式及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并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统计分析,总结移动学习现状,提出了移动学习的进一步研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大学生学习生活更加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快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应激。文章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络的使用现状和特点,从人际、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分析对大学生心理应激和危机状态的影响,结合心理危机干预特点,发挥学生组织在打造先进网络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利用移动互联网络搭建高校心理危机监测生态网,提出构筑移动互联网络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2015,(15)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强大后备力量,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尤为重要。在当前的新传媒环境下,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移动新闻客户端获取资讯的主要群体。移动新闻客户端是拥有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创新形态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充分利用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优势,将其打造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阵地,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自由性,也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网络礼仪教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课题.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课堂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在大学生日常时间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极大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分析大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提高大学生的重视程度、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个人魅力、降低移动互联网干扰、优化课堂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刘毅  王祥 《中国报业》2012,(6):44-45
随着3G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微博客和社交网站(SNS)的应用热潮,传统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本文在微博客、网络新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培育网络辅导员队伍、建立舆情预判和引导机制、研究网络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等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王祥 《中国报业》2012,(8):30-31
随着3G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微博客和社交网站(SNS)的应用热潮,传统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本文在微博客、网络新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培育网络辅导员队伍、建立舆情预判和引导机制、研究网络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等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刘臻 《中国电子商务》2012,(19):152-152,154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3G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大学生是受网络影响最为深远的群体,高等学校要正视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充分认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本文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影响,对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思考,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夏启国  曾海华 《商》2014,(33):202+118-202
自主创新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性,突出了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现状,探讨了如何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回顾了移动支付的时代背景,对移动支付的特点进行了归纳,进而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从大学生过度消费和大学生遭受网络诈骗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移动支付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强力浸透,互联网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乃至人生观、世界观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学生为例,对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网络行为、网络心理进行研究。分析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利弊因素,倡导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和氛围。探究引领大学生健康网络生活的新途径,为加强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和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网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商》2015,(32)
当今社会,新媒体、互联网、移动设备的普及,作为年轻人的大学生首当其冲受到其影响。然后,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利有弊,如何科学地规范和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是一项现实课题,社会、政府和学校需共同配合,以期运用新兴媒体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分析大学生媒介接触状况的特点和倾向性,探求大学生媒介接触状况对其成长的不良影响,就建构良好媒介环境及培养大学生媒体素养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周燕莉 《品牌》2014,(5):85-86
随着当今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媒介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在网络信息的交流与传播过程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特殊的信息传播媒介形成了信息时代下复杂的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与以往的信息交流方式大不相同,它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面临众多的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挑战。本文将从网络环境以及大学生思想的复杂性出发,总结并概括出当前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日趋显著。大学生是接受新思想的主要群体,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交际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引导大学生既能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又能减小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李利 《中国报业》2022,(2):90-91
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能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构建了完整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旨在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