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面临外需疲软、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绿色贸易壁垒加剧和欧美发达国家对华经济脱钩政策的严峻挑战,出口企业急需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而绿色金融对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深度剖析了绿色金融促进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及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表明:(1)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绿色金融制度框架,而出口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稳步提升;(2)绿色金融通过发挥资金配置、政策引导、信用机制、信息传递、资本引导和风险管理的功能,一方面提升了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其绿色创新发展与安全发展,最终促进了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3)目前制约绿色金融促进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绿色金融制度不科学不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配置效率不高。未来,我国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完善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大力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改善内部结构失衡,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绿色金融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2.
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命脉,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金融发展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22年的相关数据,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理念入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借助熵值法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并通过异质性分析研究长江上中下游影响效应的不同。结果表明:对于长江经济带整体而言,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区域来看,中游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显著,上游和下游影响效应次之。  相似文献   

3.
绿色金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绿色金融发展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总结界定绿色金融的内涵,明确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绿色金融通过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资金,推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实现产业节能减排、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基于此,提出绿色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建立统一标准,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完善监管机制,构建科学的约束与激励举措;构建统一交易平台,打通合作壁垒,寻求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申雅琛 《中国商论》2020,(7):197-198
绿色金融是指在经济发展面临转型的当下,经济增长需要进行结构化调整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金融形式。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绿色金融背景下的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首先阐述了绿色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绿色金融为绿色经济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通过剖析绿色金融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从绿色信贷出发,缩小绿色金融的供需差距,发挥西部地区绿色经济的优势,建立合理的绿色企业评价机制,有效促进陕西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绿色金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研究湖南省长沙市绿色金融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分析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对绿色金融的需求,进而分析了长沙市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以期为长沙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8—2020年的数据分析,从高效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三个视角,探究河北省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具体到三个维度的影响效应则大小不同。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监管机制,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引导资金流向,培育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7.
绿色金融既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又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势在必行。绿色金融将传统金融机构与环保产业、节能产业、低碳行业相结合,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本文对绿色金融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保障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慧 《现代商业》2020,(10):114-115
金融创新应回归本源,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金融,从而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绿色经济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绿色金融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必要性,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展绿色产业以及创新金融机制等方面,重点阐述了绿色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更多依据,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梅 《商展经济》2023,(2):143-145
近年来,我国对于绿色金融发展相关方面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正由原来的“高速度”转为现代的“高质量”。针对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和产生效益的“组成成分”,并进行适当调整,既能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又能积极推动绿色的未来金融相关产业发展,使得绿色金融的推广更具实际意义。本文就绿色金融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行相关阐述,通过对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行探索,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绿色金融连接了金融活动和绿色环保,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产业绿色化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风险较大,服务普及效率低,开放程度较低,经济链条不流动是绿色金融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提出降低绿色金融风险,提高服务和普及效率,扩大开放程度,提高企业和客户环保意识等相关建议,以便通过绿色金融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在当前时期,绿色金融已经成了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怎样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必须重视的问题。绿色金融的发展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有哪些贡献?其具体的贡献机制又是怎样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梳理2005—2020年关于经济发展质量和绿色金融的指标,建立VAR模型,对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三条结论 :(1)绿色投资与绿色债券之间相互有负向影响,但影响较弱;(2)绿色债券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有促进作用,绿色债券对创新发展、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且波动较大;(3)绿色投资对经济效益、创新发展、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影响,说明绿色投资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谢宇  邓涵霖  龙晶 《现代商业》2023,(16):47-50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绿色金融体系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不断推出,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基于2007—2020年四川省的面板数据,本文通过引入绿色金融评价指标,测度四川省省绿色金融效率;进一步运用VAR模型,使用累积脉冲响应分析法,对四川省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双碳背景中引入绿色金融等指标,绿色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较为显著影响。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政府、金融机构的层面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促进四川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3.
发展数字经济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利用熵值法全面测度2013-2020年中国11个沿海省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基础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最强,数字化应用次之,数字化产业最弱;(2)分区域显示:南部、北部海洋经济圈中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东部海洋经济圈不显著;(3)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有助于促进区域协同共赢发展;(4)数字经济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空间正溢出效应,即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会提升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新宇 《中国商论》2024,(7):109-112
中央政府发布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双碳”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注重生态保护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发展理念的延伸,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分配,促进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青海省作为西北地区的生态大省和资源大省,绿色金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对青海省2014—2021年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绿色金融与第二产业增加值关联度最高,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深度不足,文章基于模型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鹏  程思琪  赵丽 《市场论坛》2023,(11):30-40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选取2011—2021年263个地级市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数字金融是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数字金融维度分析,数字金融总指数、覆盖广度、数字化水平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依次减弱。从高质量发展维度分析,数字金融对创新、协调、共享及经济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并未体现出促进作用。不同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华中地区受益最大,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促进效应不显著。建议加大对数字金融的资金扶持力度,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数字金融与绿色创新、开放发展相融合,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  相似文献   

16.
在实现“双碳”目标和适应广西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寻找通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已经成为具有时代特色和政策内涵的重要课题。而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特别是在广西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已经逐渐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蓬勃发展的新引擎,在这个过程中,绿色创新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绿色创新的视角,从广西数字普惠金融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出发,阐述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分析绿色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韩圆 《商展经济》2024,(4):159-162
作为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要举措,绿色金融已成为中国基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打造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绿色金融是贯彻这一精神的重要途径。以绿色金融体系为支撑,绿色经济的发展更加强劲,不仅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实现资源和财富的公平分配,让更多人分享发展的成果,还能促进高品质的经济增长。以此为研究契机,本文在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待完善环节的基础上,重点从六方面提出绿色金融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旨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者间具有显著关联性,为探究绿色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理论与实证结合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立足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的发展背景,对绿色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并深入探究绿色金融对第一产业稳增式发展、第二产业高端化发展、第三产业融合式发展的效应,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出完善法律制度、健全配套机制、强化对外交流合作、培养绿色金融人才、搭建绿色发展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创新水平、探索可复制的发展模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艳  李浩 《中国商论》2024,(1):114-117
本文基于浙江地级市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金融与碳排放的内在关系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实证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2)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绿色金融作用于碳减排的路径之一,且绿色金融通过其产生的间接“减碳”效应与直接效应相当;(3)产业结构合理化也是绿色金融作用于碳排放的路径,但绿色金融通过其产生的间接“减碳”效应远远弱于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雾霾袭击了国内大部分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绿化中国经济。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本文通过对比海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特点,结合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上存在的不足,对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