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持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区域绿色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区域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自相关性及空间溢出效应;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试点省市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绿色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区域绿色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研发投入增加以及劳动力素质提高,有助于提升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2.
薛珍妮 《现代商业》2023,(16):11-14
党的二十大将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对于现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本文构建科技创新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使用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在实证层面论证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并进行异质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提出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通过提高资金可得性和资金配置效率可以推动创新,对产业升级具有正向作用。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金融发展、区域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结果显示:整体上来看,金融发展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金融发展的深度和规模两个方面在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不同的区域表现不同;区域创新在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针对相关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文玉 《北方经贸》2023,(2):146-149+160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离不开旅游教育的支持。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模型,研究了旅游教育投入中教育规模以及科研资助两方面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教育规模以及科研资助会显著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升级,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5.
金融科技是一种通过技术和创新手段来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方式,通过对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应用,金融科技可以逐步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基于我国2004—2020年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科技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整体的转型升级。第二,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第一产业向更高产业的转型发展,且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型发展的力度要大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发展的力度。第三,金融科技对于整个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促进力度在我国的区域表现为中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文章积极建议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和优质产业,促进金融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艳  李浩 《中国商论》2024,(1):114-117
本文基于浙江地级市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金融与碳排放的内在关系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实证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2)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绿色金融作用于碳减排的路径之一,且绿色金融通过其产生的间接“减碳”效应与直接效应相当;(3)产业结构合理化也是绿色金融作用于碳排放的路径,但绿色金融通过其产生的间接“减碳”效应远远弱于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7.
阴慧芳 《对外经贸》2022,(10):88-90
基于2000—2019年山西省1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就山西全省而言,绿色信贷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作用不显著。分区域回归后发现:就晋中区域来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就晋北区域来讲,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就晋南区域而言,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有阻碍作用,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郦斌超 《对外经贸》2022,(10):42-46+61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都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以2008-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创新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两个指标的中介作用,还对不同地区进行异质性检验。研究发现创新投入始终是主要驱动因素,高级化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占据主导地位,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差异。基于结论,从提高创新投入水平、推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制定适宜产业政策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对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困局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5—2020年我国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协同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传统金融效率低,会弱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城镇化水平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为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应进一步加强县域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区域间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平衡发展;着力提升传统金融效率、发展水平与便捷程度,更好地发挥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和投入产出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城镇化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序演化和空间差异特征,探讨在城镇化进程中沿海地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较为显著,其中入境旅游发展对空间城镇化的作用程度明显大于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对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的作用较入境旅游大;经济城镇化对沿海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大于空间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对于沿海地区经济水平提高的作用不显著。因此,入境旅游业在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主要通过空间城镇化的演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国内旅游业主要通过经济城镇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引发的资源匮乏、气候变暖等问题日益凸显。合理的基础设施供给结构能推动经济低碳化转型,对于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系统探讨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并立足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这两条传导路径,利用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经济型基础设施能有效抑制区域碳排放,且在西部区域抑制作用最显著;社会型基础设施整体促进了区域碳排放,但在东部地区呈现出一定作用的抑制效果;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两类基础设施均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与推动技术创新从而有效抑制区域碳排放,且后者的中介作用强于前者。据此,为我国深入落实双碳目标、调整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7—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要素错配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理,并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考察要素错配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中介渠道。研究发现:要素错配会显著降低经济发展质量;要素错配可以通过抑制创新能力和延缓产业结构升级的独立中介渠道以及"抑制创新能力→延缓产业结构升级"的链式中介渠道降低经济发展质量,其中产业结构升级渠道的独立中介效应最为突出。进一步,基于分区域样本的检验发现,要素错配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降低作用显著,但对中西部地区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绿色信贷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07-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模型探析绿色信贷政策与碳排放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能够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减少碳排放,技术进步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规制在绿色信贷抑制碳排放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从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加强环境规制,引领技术进步,合理利用外资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大力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实证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PSFA模型测度能源和碳排放双重约束下的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分析其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变化和差异,评定其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并分区域剖析其演进背后的逻辑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总体偏低,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分化明显,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平均规模正向影响物流产业技术效率,财政支持力度和能源消费结构产生负向影响,而环境规制强度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中国物流产业已度过规模扩张阶段,现处于质量提升阶段,且各区域不同阶段中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存在差异,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演进逻辑具有区域特性。践行节能减排、完善产业政策和探寻区域物流特色发展路径益于优化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提升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数字经济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建立了数字经济影响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并利用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回归和面板门槛回归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旅游业的科技创新是数字经济释放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的重要路径;数字经济可以通过非线性溢出效应促进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路径,并加深了对数字经济赋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和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陈钰楠 《中国商论》2022,(20):105-108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部六省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数据,构建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揭示绿色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总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中,绿色信贷与绿色证券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绿色保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促进作用微乎其微;绿色信贷与绿色证券之间的互补效应略高于替代效应;绿色信贷与绿色保险之间的替代效应显著大于互补效应;绿色证券与绿色保险之间的替代效应略大于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30个省份2005年至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研究能源价格对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东部区域能源价格,直接对碳排放产生有效的同向调节作用,然而其通过对区域人口规模及产业结构的间接作用,可以实现碳减排。在中部区域能源价格的影响下,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存在反向调节作用。西部区域能源价格,对居民生活碳排放的调节路径存在阻滞,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葛璇 《中国商论》2023,(24):56-62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存在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及非线性影响假设,利用2008—2020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政府干预程度两条路径间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存在非线性影响,且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干预程度能够强化这一效果;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因此,本文提出加快推动城市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干预程度的间接驱动作用、制定差异化城市经济韧性发展规划等相关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效率具有多重影响,本文对环境规制与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及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逐步回归法、联合显著检验法和调节效应检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效率提升的多重中介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有助于碳排放效率提升;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效率存在既有正向促进也有负向“遮掩”的多维关系;考虑时间和空间外部性,短期内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效率具有“本地-邻地”溢出效应,长期来看,会抑制邻地碳排放效率提升。因此,需要发挥环境规制对城市减排的结构和效率双向激励,鼓励关联产业合理集聚,重视“本地-邻地”的产业分工协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绿色和低碳发展的视角构建绿色低碳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6年~2014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利用SBM和Tobit模型对区域绿色低碳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分别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强化环境治理、加大教育投资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提升区域绿色低碳创新效率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