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天伟 《市场周刊》2020,(19):0057-0058
普洱茶是云南颇具特色的茶叶品种,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对推动云南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如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云南普洱茶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带一路”沿线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人口44亿,是全世界至关重要的茶叶消费区。而且,中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茶叶出口的第一大国,可见其在茶叶贸易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通过分析云南省普洱茶出口情况、普洱茶出口制约因素,并就“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如何提升云南普洱茶出口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是中国第五大茶叶出口根据地,但近年来,其茶叶出口优势有所下降,在国际市场上不敌其他同类产品。从云南省茶叶出口现状出发,阐述云茶近三年出口情况,继而分析云南省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从而优化云南茶叶的出口环境,推动云南茶叶出口。  相似文献   

3.
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2011—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65个沿线国家的茶叶出口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法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叶出口贸易的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并用回归分析法研究茶叶出口贸易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叶贸易量持续增长,总体上网络呈现强聚集性;在茶叶出口整体网络中中国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对“一带一路”茶叶贸易参与国间的贸易联系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网络中拥有较大影响力,其贸易对象地理分布具有多元化特征;进口国人口总量、中国茶叶产量、空间邻近关系、文化差异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应进一步提高茶叶整体质量,打造国际茶叶品牌,拓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市场,促进茶企与跨境电商平台相融合,增强海外市场对中国茶叶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4.
沙玥  刘生 《北方经贸》2022,(11):1-4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下滑与产业供应链布局的调整,“双循环”格局的实践命题成为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模式给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在此背景下,探究跨境电商如何顺应新格局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以黑龙江省跨境电商为研究对象,提出其在顺应“双循环”格局过程中要改进的几个问题,并提出创新营销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提高进出口贸易的通关效率、健全跨境物流体系等五点建议,以期对促进黑龙江省跨境电商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作为中国独创的外贸新业态和新模式,其出口增速已超过一般贸易,继跨境电商之后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云南省的市场采购贸易尚处于起始阶段,目前还存在市场采购贸易总量小、贸易主体少、结汇率低、金融支持弱、物流配套不完善、产业集聚水平低等问题。在借鉴义乌模式的基础上,应重点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借助数字化平台、优化税收管理办法、创新收汇结汇模式、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并借助财税政策支持,走出具有云南特色的市场采购贸易之路,成为云南外贸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跨境电商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新业态,在拉动生产消费、打破地区壁垒、促进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及进行转型升级,是现阶段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双循环为视角,分析江苏省跨境电商发展的历程、现状,以及跨境电商出口转型受到制约的原因,提出双循环背景下江苏省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为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寻求可靠路径。  相似文献   

7.
跨境电商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新阶段的趋势性特征,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变化、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而出现的新商业模式。电商贸易持续成为驱动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受中国双循环构建驱动及2020年疫情影响,中国跨境电商尤其是跨境出口增长亮眼。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背景下,从对外贸易发展的视角出发,研究跨境电商发展对江苏省外贸产业的影响,进而分析江苏省跨境电商发展对江苏省对外贸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以及跨境电商发展对江苏省外贸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提出加快江苏省跨境电商培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本文对“双循环”格局下浙江省跨境电商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政策支持、跨境电商平台保障、消费者行为决策变更等因素为当前浙江跨境电商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浙江跨境电商面临着国际逆全球化浪潮开启、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物流成本上升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浙江跨境电商应立足“双循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加强品牌建设发挥品牌矩阵优势,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海外仓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沙 《对外经贸》2021,(9):28-30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对外贸易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在全球跨境电子商务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各国积极调整电子商务相关政策,在电子商务和数字贸易的国际规则面临调整的同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当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从理论层面探析跨境电子商务的创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从跨境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产业融合、境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国际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策略,培育跨境电商新优势,以期加快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附加值贸易(TiVA)数据,借鉴全球价值链(GVC)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比较并探讨了中国出口贸易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分工贸易地位及真实贸易利益。结论表明:中国已较大程度地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但在全球价值链所处地位较低,其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呈"V"型趋势发展,这与出口中的国内间接附加值比重下降而外国附加值比重上升有关;制造业各行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地位明显,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处地位较高,逐渐向上游化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已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但竞争能力下降明显;资本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程度提高,但呈下游化发展,且对国内价值增值贡献较小,所获贸易利益也较少。  相似文献   

11.
信阳市是河南省茶叶主产区,也是全国重要的绿茶产区和茶叶产销集散地之一。茶产业是信阳市农业特色优势支柱产业,在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受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信阳市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面临激烈的产品竞争及贸易壁垒问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发挥信阳市茶产业发展优势,促进区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信阳市各界的共识。梳理信阳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客观分析信阳市茶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继而提出加大茶产业投入力度、不断研发茶叶新产品、坚持绿色生产、重视茶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建议,以促进信阳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的核心指标,并对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水平进行评测,同时利用已测评的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水平,针对云南省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和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关系,结合2011—2021年的云南农产品出口增长额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自回归模型计量方法,实证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对云南跨境电商和农产品出口贸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跨境电子商务是在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受着网络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深刻影响。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企业不断开展互利合作、扩大经济贸易合作,跨境电商开创的"空中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战略相辅相成,而且意义深远。茶叶曾经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但是,由于信息阻塞、出口政策限制等原因,中国茶叶的价格弱势地位和消费市场份额低等现象持续恶化。在电商发展迅速的今天,如果通过跨境电商出口茶叶,为茶叶打造国际品牌,可以提高茶叶企业在国际的竞争力。本文以安徽省茶叶出口为例,针对出口竞争力持续增强问题,分析跨境电商出口对茶企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为茶叶企业的有效利用提出政策建议,从而促进我国茶叶出口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跨境电子商务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渠道,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增加国内市场对全球市场的吸引力,有助于我国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港口城市,是第二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城市,本文分析天津跨境电商发展现状,挖掘天津跨境电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可为同类城市的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茶文化发展鼎盛,相关贸易蒸蒸日上,前景良好,然而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使得我国茶叶出口迎来了很大程度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茶业发展的思考核心在于稳定茶叶出口贸易份额,进一步树立茶叶贸易强国的形象与地位。本文归纳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分析茶叶出口问题,并进行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平台,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准入与贸易壁垒是影响“一带一路”农产品跨境贸易的两个关键问题,分析农产品“一带一路”跨境贸易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产品跨境贸易的市场准入与贸易壁垒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提高“一带一路”农产品跨境贸易市场准入与降低贸易壁垒的策略,包括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培训、创新农产品出口模式、建立农产品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标准的制定等措施,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国内为了适应新发展格局,提出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两大理念,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从这两个层面上可以透过电商发展的脚步遵循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其理论机制,因此要加大跨境电商的发展力度,推动跨境电商和实体经济相互结合,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真正扩大国内大循环,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双向互动。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突破了购物的时空限制,让消费者能够得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服务,因此跨境电商拥有其难以替代的优势,促进了贸易形态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中国跨境电商贸易新业态和新模式的研究和发展,近些年来中国传统产业已经进入到了蓬勃发展的瓶颈时代,如果能依靠跨境电商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和力量,就能对我国消费升级和外贸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赵瑾 《全球化》2023,(1):29-35+134
近20年来,中国依靠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企业商务模式创新,迅速跻身世界电子商务大国行列,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引擎、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但要素流动限制、同质化竞争、贸易壁垒等仍影响跨境电商大发展。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为打通跨境电商堵点和痛点,稳住2023年外贸增长基本盘,中国应以开放和创新为引领,提升跨境电商的国家战略定位,以贸易数字化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以要素市场开放打通制约跨境电商大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堵点,以区域协同创新推动国内再生产良性循环,以制度集成创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以“丝路电商”建设为抓手推动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规则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19.
虎靖杰 《商展经济》2023,(19):13-16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跨境电商正在迅速崛起并改变着传统的国际贸易格局。在“双循环”格局下,跨境电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并取得长期发展,跨境电商企业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通过这些策略,跨境电商有望在“双循环”格局下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双循环”格局进行介绍,总结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双循环”格局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探究“双循环”格局下的跨境电商发展优化策略,以期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张学良  程玲  刘晴 《财贸经济》2021,42(1):136-150
厘清企业出口与内销的关系,对于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等给中国企业出口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寻求广阔的国内市场化解国外需求冲击,而统一的国内市场则有利于内需潜力的释放.为此,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因素融入Melitz(2003)模型,以考察其如何影响企业出口与内销的关系,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系统检验了两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内市场分割迫使低效率企业以出口替代内销,而国内市场一体化则有利于出口企业增加国内销售比例,从而缓解出口对内销的替代.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是其重要的影响渠道之一.因此,促进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是助力中国出口企业实现内销转型,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