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丽 《活力》2010,(6):146-146
网络交往是信息时代现代人的一种新的生存和交往方式,以其传统交往所无可比拟的虚拟性、开放性、精神需求性等特点而备受现代人的青睐,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交往就是指在网络上以计算机语言符号为主要交流介质,以实现物质、能量、情感和信息的交换与沟通为主要目的的人际符号性精神互动。以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为技术支撑的网络交往,将具备人类传统的交往方式所无法具备的特征,如交往方式的虚拟性。交往需求的精神性。交往空间的开放性,交往理性的渗透性,交往活动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网络进行交往活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由网络交往行为产生的异化现象也需要引起关注。本文从大学生群体自身、他人关系以及社会关系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现象的表现进行了阐述,同时从大学生群体自身、校园教育以及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表现的消除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的广泛运用,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主力军,十分热衷于网络交往。然而,网络交往在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的研究和引导,已经非常紧迫和重要。本文对大学生网络交往内容、利弊进行探讨,就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引导提出初浅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本质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理论基础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交往的理论,分析的目的在于丰富马克思关于交往的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网络交往与一般交往的关系,阐述了网络交往最大的优势是使信息交流变得快速和便捷,更能明显体现人社会交往的信息交流特征,同时分析了网络交往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营造城市公共交往空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对于城市交往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公共交往空间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城市传统交往特征与当前交往特征的转变,并结合对城市交往空间使用现状的评价,以提高城市居民交往机会为目的,提出了营造城市公共交往空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理解,运用观察法、 访谈法、 文献研究法,分析了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衰败、 村落的情感基础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发了关于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传承与建设的思考,探讨更具适应性和发展性的公共交往空间,保护村落文化遗产,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雨亭 《价值工程》2011,30(21):249-249
交往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而实施的创新举措,它形成了高校学生和辅导员之间深度交流的新型互动模式,体现了"人本化"育人理念和主体间性的交往行为。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分析了交往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探索建立了交往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型。  相似文献   

9.
蒋磊 《价值工程》2014,(36):266-267
随着互联网通讯工具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作为一种虚拟的信息传播工具,人们在利用时,其交往策略和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策略有着很明显的差别,本文主要是对网络环境下的交往策略进行了相关分析,希冀可以对网络虚拟信息传播工具的使用,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和发展规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引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进行分析,能进一步审视和梳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至进一步提高其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刘挺 《价值工程》2010,29(13):94-95
本文阐述了交往及交往空间的定义,以及通过对居住区交往行为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对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家要强盛,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就尤为重要,在提倡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必须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而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分析研究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缺失的原因,找出改进的方法和应对的策略,从而构建能够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本文在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基本概念与意义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剖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现状,最后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交往构建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侯树成 《价值工程》2011,30(4):282-283
关注研究生的发展与完善是研究生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但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传统知性的德育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需要转换德育教育思维,挖掘出一个适应新时代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新视角。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我们德育教育视角转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住区的公共空间环境并非影响我国城市居住交往衰落的决定因素.对影响我国城市住区邻里交往的社会、历史根源剖析、比较后发现,"人际互动契机的减少"是影响住区邻里交往衰落的共性、根本因素,增进邻里交往的关键在于互动契机之营造.据此结论,对我国增进城市住区邻里交往的传统建筑理论加以校验,以期从另一个角度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略有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15.
社会性交往能力是孩子一生中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常常会决定他的才能是否被社会认可.如何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怎样发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以及生活方式都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人的一种新的交往工具,这种工具逐渐演变为人类一种新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并且占据了社会的支配地位。它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景观的同时,也给人类传统交往方式带来了重大的冲击,从而产生了许多的新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空间对社会交往的影响源于空间的特性。实证资料表明,社会空间与社会交往形式呈显著相关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社会空间层次越高,无论是正式交往还是非正式交往,交往的频率越高;在非正式交往方面,社会空间层次越低,交往频率亦越高。在此基础上,认为社会空间与社会交往的关系在如下两点上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一,社会空间对社会交往的影响源自文化内涵,但更源自经济内涵;第二,在社会空间分异的社会背景下,要获得丰富的社会资本,就必须加强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18.
交往是人类历史中一个最为普遍、最为常见的现象。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交往范畴与生产、分工、市民社会等重要范畴息息相关。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梁玮健 《价值工程》2012,31(15):84-85
社会交往是当代博物馆公共活动的核心内容。公共交往空间的设计在新建博物馆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在这种趋势下的博物馆公共交往空间设计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试图归纳出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主体间性的必然性,接着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间交往关系缺失的表现,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交往关系的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