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坚守总部集中管控的直营模式,主要表现为战略统一、标准统一、调度统一。湖北广盛建设集团(以下简称“广盛”)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市,是具备新型建筑工业化和工程总承包能力、实施建筑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民营建筑企业集团。公司秉承“讲诚信、重品质”的核心价值观,“稳健、可控、持续”的经营理念,实现了连续18年主要经营指标稳定增长。在湖北建筑业,  相似文献   

2.
《施工企业管理》2023,(12):118-119
<正>建筑企业纳税筹划案例分享建筑业实行“营改增”已经六年,增值税的税基、计税方法、适用税率已经确定,适用于建筑业的其他财政政策法规趋于稳定,对完成“营改增”后的建筑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政策基础已经形成。由于建筑业涉及环节较多,增值税及附加税费对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较大,同时,筹划空间也较大。本期通过分享工程项目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设计与比选、企业集团重组中的特殊性税收路径选择及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3.
建设部建筑业司、体改法规司组织召开的“建筑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会议”,指出了建筑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途径是进行公司制改组,其主要目标是:(1)各省市和中央部门的建设总公司,可改组为国有独资的资产经营公司或控股公司。以产权为联结纽带的企业集团。(2)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可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3)中央各部门的工程局或建设公司,可改组为集团公司。(4)小型国有建筑企业可有多  相似文献   

4.
<正>模块化集成建筑将建造过程从工地搬进工厂,成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关键,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通过工业化、智能化技术,构建全生命周期智慧建造体系,加速现代建筑业发展。4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发表了题为“如何学习借鉴汽车产业,为人民群众建好房子”的演讲,其中提到“好汽车和好房子都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建筑业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广受关注。当前传统建筑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仍然面临着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调查问卷反馈,受到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项目材料成本上涨、法律诉讼案件增多、税费负担过重、环保检查约束等多重因素影响,大批民营建筑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情形。根据《关于开展“走进建筑工人、走进建筑工地、走进建筑企业”专题调研的通知》(苏建协[2023]16号)精神,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立项了“民营建筑企业如何求生存求发展”的调研课题,组建了专题调研班子。调研组通过问卷调查、企业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我省民营建筑企业当前生存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对美日等发达国家建筑业发展历程和规律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部1995年10月以第48号令颁发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资质管理规定》)。各地区、各有关部(总公司)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据此开展了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审查的换发证书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已基本结束。为了进一步做好资质管理工作,使其在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企业承包行为,促进企业实现“两个转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就贯彻实施《资质管理规定》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严格审批成立新的建筑业企业。 鉴于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增长过快,施工力量已远远大于建设任务的现状,今后要加强对队伍发展的宏观调控,严格资质审批。特别是对新成立的建筑业企业和非建筑业企业从事建筑经营活动的资质审  相似文献   

7.
<正>从现阶段的用工形势和行业长远发展看,如何培育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成熟、稳定、专业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仍需精准发力。现提出以下观点和建议。制约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的主要因素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加快,导致“劳动力供需错位”。其一,产业间劳动力在加快转移。目前,全国建筑企业从业人员5184万人,同比减少99万人。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工程市场,中国企业携手“走出去”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希望央企国企和民企都能在合作与竞争中都找好位置,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筑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特、一级建筑企业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建筑业市场集中度提高既是长期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正>智能建造已成为建筑企业破局重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只有通过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才能激发企业的创新潜力,推动业务模式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国建筑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但其粗放的发展模式,也导致了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偏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资源消耗巨大、  相似文献   

10.
原是名不见经传、仅有几把瓦刀的武安乡村办建筑站,经20多年艰苦创业,如今发展却是如日中天,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建筑业“最佳企业”、“十佳企业”,扬州市建筑业“明星企业”、“最佳企业”,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十二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建筑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建筑业的市场主体,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努力打造一流建筑企业.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 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强对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的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是指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土木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及设备安装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企业。暂不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建筑业企业。 第三条 设立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 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强对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的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是指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土木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及设备安装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企业。暂不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建筑业企业。 第三条 设立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4.
<正>建筑企业组织架构一般设有集团总部、控股子公司、分公司等层级,要充分考虑各层级创新需求,以任务目标为引导,分级设置创新组织机构;各层级之间创新组织互为支撑,形成良好创新环境。建筑业是我国的一个支柱产业,近年来,其规模上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面对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国有建筑业“跳槽”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给留守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往往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人才“大收购”正在进行时曾经国有建筑企业以人才济济在国内建筑市场占据了绝对的资源优势,然而随着“国退民进”股份改制的逐步深化和国内建筑市场的进一步放开,有人才“饥渴症”的民营建筑业和在华跨国建筑集团,他们利用猎头公司和与国有建筑业合作项目的机会千方百计地“挖”走国有建筑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机制灵活和已经打破家族管理格局的民营建筑企业,人才“大收购”正在进行中。这些实力日益雄厚的民营建筑业他们迫切需…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建筑市场的主要问题 我国建筑业“三治一求”工作(建筑市场治乱,工程质量治差,企业管理治散。工程价格求合理)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建筑市场治乱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我国建筑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相关要求,为此,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不断提升建筑品质”作为2023年12项重点工作之一。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8年初对全国主要建筑业企业和地方协会的调研工作,对我国建筑业向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依靠法制发展建筑业、调整建筑产业结构、改变建筑业整体利润水平低的局面、严格规范建筑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建筑质量与安全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建筑业的整体素质和工资待遇、加大投入促进建筑业的科技进步、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现代建筑业等。  相似文献   

19.
一、其他行业中的建筑活动 建筑业的产品即通过土木建筑工程活动形成的建筑物与构筑物,提供给其他各行业,供各行业用于生产或消费,人们对建筑业的理解有“大建筑业”和“小建筑业”之分把仅包含房屋建筑业称为“小建筑业”,而包含一切土木建筑产品的建筑业称为“大建筑业”,即建设业。建筑业被理解为“小建筑业”有其历史原因,建国以来我国基本上按苏联模式设置建筑管理机构,设计施工机构、高校的专业设置也是苏联模式,原建工部、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部、各省市的建设厅局,只管建工系统的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只涉及“小建筑业”范围,甚至连市政工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在建筑业  相似文献   

20.
<正>智能建造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需要政府、协会、企业多主体有机协同、共同推进,需要推进相关技术的广泛性、体系化应用,将推动施工管理机制创新、资源协同优化、过程闭环控制。近年来,建筑业工程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建造工业化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国家大力推行智能建造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智能建造的实施将以协同创新为主导模式,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与现场装配化为重要载体,根本性推动建筑业变革升级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