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我国建筑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相关要求,为此,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不断提升建筑品质”作为2023年12项重点工作之一。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正>结合制造业管理思维、方法与工具,特别是供应链思维与管理工具,从施工逻辑转换为产品逻辑,是项目管理体系破与立的关键。项目管理面临着底层逻辑的重新梳理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发展到当下历史阶段的发展必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提出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战略至今,建筑业的发展已经出现明显的特征—装配式建筑实施面积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正>模块化集成建筑将建造过程从工地搬进工厂,成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关键,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通过工业化、智能化技术,构建全生命周期智慧建造体系,加速现代建筑业发展。4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发表了题为“如何学习借鉴汽车产业,为人民群众建好房子”的演讲,其中提到“好汽车和好房子都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建筑业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广受关注。当前传统建筑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仍然面临着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4.
一、其他行业中的建筑活动 建筑业的产品即通过土木建筑工程活动形成的建筑物与构筑物,提供给其他各行业,供各行业用于生产或消费,人们对建筑业的理解有“大建筑业”和“小建筑业”之分把仅包含房屋建筑业称为“小建筑业”,而包含一切土木建筑产品的建筑业称为“大建筑业”,即建设业。建筑业被理解为“小建筑业”有其历史原因,建国以来我国基本上按苏联模式设置建筑管理机构,设计施工机构、高校的专业设置也是苏联模式,原建工部、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部、各省市的建设厅局,只管建工系统的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只涉及“小建筑业”范围,甚至连市政工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在建筑业  相似文献   

5.
<正>坚守总部集中管控的直营模式,主要表现为战略统一、标准统一、调度统一。湖北广盛建设集团(以下简称“广盛”)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市,是具备新型建筑工业化和工程总承包能力、实施建筑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民营建筑企业集团。公司秉承“讲诚信、重品质”的核心价值观,“稳健、可控、持续”的经营理念,实现了连续18年主要经营指标稳定增长。在湖北建筑业,  相似文献   

6.
行业要闻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决定组建中国机电工业杂志理事会: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发展思路,落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宏伟目标,更好地发挥行业核心刊物的作用,按照报道行  相似文献   

7.
<正>智能建造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需要政府、协会、企业多主体有机协同、共同推进,需要推进相关技术的广泛性、体系化应用,将推动施工管理机制创新、资源协同优化、过程闭环控制。近年来,建筑业工程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建造工业化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国家大力推行智能建造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智能建造的实施将以协同创新为主导模式,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与现场装配化为重要载体,根本性推动建筑业变革升级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数字时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以数字化手段作为有效支撑,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以全产业链绿色化为目标的发展新方式,其发展方向是要达到工业级的精细化水平,通过全产业的转型升级,将原有靠大量投资进行的规模化增长模式转变为靠价值创造来驱动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施工企业管理》2024,(4):110-112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是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推动产业生产方式变革,要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海龙科技”)作为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筑国际”)旗下从事“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坚持科技兴企,以装配式建筑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为发展方向,不断探索建筑前沿科技,是装配式建筑4.0时代的行业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10.
《施工企业管理》2008,(5):23-27
江苏是全国有名的建筑大省,但江苏并不是建筑强省。目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越来越难以。“维系江苏省建筑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越来越难以适应建筑经济成为循环经济的要求,越来越难以应对我国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挑战。因此,江苏逐步将建筑业的发展建立在内涵型、集约型增长的基础之上,尽快使建筑业这一传统产业走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图片报道     
苏州要建成先进制造业高地两年前率先在全省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苏州,近日又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市长阎立在全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上要求,结合正在实施的“四大  相似文献   

12.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12年,浙江省政府以办公厅152号文件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意见》,确定了浙江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要求到2015年,建筑工业化建造体系初步形成,建筑工业化技术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建筑工业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浙江省  相似文献   

13.
实现建筑工业化、现代化,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要想实现建筑工业化、现代化必须实现建筑结构预制装配化。装配式大板建筑是工业化建筑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除了一部分使用功能和建筑艺术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以外,一般单层、多层工业厂房、民用住宅和学校、建筑等量大面广约占全部建筑的70~80是较易于用工业化方法成批建筑的,可以成为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4.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但在我国,一方面是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对生产性服务业“拉力”不足;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小而分散”,对装备制造业“推力”不够.存在着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层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全国最具代表性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东北这四大板块,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推动智能建造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力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2021年3月,"发展智能建造"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2022年1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将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对“新型工业化”有正确理解.与传统工业化相比较,“新型工业化”具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入、融合或改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转变,大体相同工业化阶段完成时间的缩短,等等.围绕对重工业增长加快、比重提高现象的若干争论,对“新型工业化”“不是什么”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以澄清在“新型工业化”问题上的某些含混和误解.  相似文献   

17.
文宗瑜 《董事会》2010,(4):51-55
自“十二五”开始,中国后工业化时代已经来临,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握后工业化时代的许多新特征,着眼于新需求、新供给、新增长、新配置、新思维、新改革,围绕“低碳经济”、“零能源建筑”、“消费主导”,探索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的路径。在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路径上,要考虑打通工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装备支持通道,推动资本及部分工业企业向现代服务业领域转移,依托资本与劳动资源的双优势实施资本与劳动力向国外的同步输出  相似文献   

18.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与温家宝总理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讲话相结合,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建立东北经济区,进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整体利益,重新规划发展道路;信息化重点应放在装备制造业而非IT业:同时强调指出资本密集型工业并不一定比劳动密集型工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少,要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促进资本密集型工业与劳动密集型工业共同发展,要以项目吸引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现代化,重振昔日雄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哪里 ?有哪些具体内容 ?据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新型工业化的“新”是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化来讲的 ,主要表现在 :第一 ,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 ,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 ,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 ,从而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低速经济发展速度也许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新常态。制造业在新常态下的表现就是需求不足,盈利下降,企业苦不堪言。近日,国内长期从事制造业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呼吁,要破解传统行业的发展困局,不仅要在“制造”上花力气,还要在“服务”上动脑筋,服务将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着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