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西藏     
我喜欢享受拉萨的阳光,从早到晚,必情总是被照得很亮。我喜欢坐在三轮车上,在布达拉宫下来来去去,看着最现代与最传统的交织。 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大昭寺广场,我喜欢坐在那里看形形色色的人或被人看。 我喜欢坐在出口,静静地看那些活色生香的人们。看那些女人们头上挂着珊瑚石、绿松石;看那些男人头上扎着的五彩的丝线和精致的辨子,看那些老奶奶手摇着经筒蹒跚而过,看那些年青的女子如何将时髦和传统巧妙地结合,看那些悠闲的喇嘛在拨弄手上的时款手表,看阳光如何把大昭寺染成金色…… 在享受完这些“我喜欢”之后,我和同伴猴子在拉萨的巴廊学旅馆张贴了字条,来自佛山的阿洋和JOICE,来自香港的阿芬和老鼠,加入了我们的旅程。在一个早上,迎着天边的晨曦,开始了这段前途未卜的旅程。  相似文献   

2.
选择稻城.是因为这里曾是我向往的地方.我梦寐以求的城。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旅途中享受着孤独。一路走着.一路写着,写下了我的迷惘.写下了我的省察。写下了我的爱.写下了我的被爱。我竭力用手中的笔挽留那些纯朴.我执著用最美的言语歌颂那些纯真。  相似文献   

3.
去过很多地方,走过很多的路,接触过很多人,看过很多的风景,也有过很多很多的感动,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地方、那些人,那些感动都已逐渐模糊了。其实我已很少回忆边坝了,我知道边坝也正日渐淡出我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翔子 《西藏旅游》2014,(6):46-53
夜深时看着网上的贴子,那些曾经到过的地方,熟悉的虔诚和苍凉,换了一个季节在别人的故事里重现时,啼笑着感动之余,不禁泪下。此去经年,问自己何时又开始因为浮沉之事而忐忑,问那些我朝拜过的神山是否安好?6月,以此之际怀念我几度朝拜的梅里,怀念那些凝固在时光里的朝朝暮暮。  相似文献   

5.
当仿古建筑与民俗纷纷涌现在那些兼为历史遗产和风景名胜的场所时,我独爱潜入陋巷僻壤,去寻访那些不知名的人物和景观。还清晰地记得10年前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安静古朴的古镇、细长的扁舟、干净的石板街、晃晃悠悠的吊脚楼从我懵懂的记忆中走来,让我此生对她如此贪恋。  相似文献   

6.
唐晶晶 《西藏旅游》2010,(10):16-19
“是因为西藏的那一片天,一望无际的蓝,浩瀚壮观。到了珠峰脚下,到了羊卓雍湖,那里的山水让我看到人的渺小。得失挫败,在那些山峰面前,在那些湖泊面前都无从说起,也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7.
池州就要通火车了!仿佛在梦中得到这个消息,激动得不得了。时有这样的场景出现在我的梦境之中:一列火车一声轰鸣便开进入了我的家乡小站。在火车停靠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些背着农具的乡亲,那些背着行囊的旅人或外出谋生者,不疾不缓地攀上了火车,向送行的亲人或朋友摇摆着手臂,像春天的桉树在风中摇曳。  相似文献   

8.
陈陈 《西藏旅游》2013,(8):118-123
神秘房屋指引脚步 已经在拉萨飘荡了好些日子,我始终不愿意去那些喧闹的地方,总是按着自己的感觉寻找那些特别的角落。在一个停电的日子,晚饭时分,酥油灯下,叶西措用她那淡然而不失娇柔的声音给我们讲起了她在帕邦喀发生的故事,那神秘而严肃的庙宇,竟也是爱情的圣地。也许是她含羞却不失惊奇的描述,让我对帕邦喀充满了好奇,更对她赞不绝口而我从未耳闻的地方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决定第二天便前往。  相似文献   

9.
当我从雪堆白一幅幅唐卡艳丽的色彩里收目而回,我又两眼放光地看到那些散发出铜质光芒的铜像,我仿佛在一尊尊铜像的目光里觉出了它们在这里的安然与自得,在与他们的目光对接里,我仿佛感受到与春天相遇般的欣喜。  相似文献   

10.
《西藏旅游》2013,(5):36-41
没有那么多时间,让我可以停留在西藏的某个小村庄,归隐数年。我是城市中的人,终究无法抛舍城市中的负累。有时那些负累变成一种责任,穿行在城市森林,却因为体味足足的世俗味道,而让我变着法子,找到另一种归隐的方式,那就是思索中的隐没。  相似文献   

11.
阿七  李悦 《西藏旅游》2007,(3):124-127
有时候,我感到很惶恐.为那些所谓"大人"唾骂下的我们这群可怜的80后,在不成熟的幸福里逐渐长大.  相似文献   

12.
偶读《交通企业管理》杂志,那是15年前的事了。记忆中,那时的杂志并没有现代高科技设计、制作和漂亮的包装,但内容却十分充实、精彩,很具有可读性,尤其是那些经验介绍和学术研究方面的文章,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十分适合在专业运输企业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我进行学习、借鉴和应用。而最能吸引我的是杂志上刊登的那些通俗易懂而又引人人胜的管理研究和成功经验之类的文章,于是乎它便成了我工作中吸取营养的最好伴侣和“良师益友”,我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搏弈     
从翻开第一页起就被这本书给深深的吸引了,那些文字把我带进了广袤的额仑草原。让我和那里的人,那里的狼,那里的一切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4.
我的独居 白色的独居 如同冰凉的果实 切中内心的隐痛 都市的丽人 她们所象征的白色光芒 降临到我的木质地板上 那些尘中的花朵 都带有清秋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重归白马寨     
从舍朗把我从雪窖里救出的那一刻起,我的生命就重新开始了。巫师苍老的面孔,原野上庄重的祭祀,那些怪异的假面、古老的仪式,一切都在召唤我……  相似文献   

16.
正敝人落笔之日,时令尚属盛夏;读者朋友见刊的日子,掐指算来快到中秋了。主持人之所以谈节气,并非因感慨人生而雕琢。那些对人生的"感悟",在大伙儿眼下微信中早就论述得"甚嚣尘上"啦!之所以感慨,是现实中人们未必遵循微信上那些书上的摘编、哲人的警句,尤其是根本"不用"而难有"建树"。今天我们想说的,就是一位中年朋友的焦虑!我原本告诉他,甭我说,微信里答案忒多啦。他听了呵呵直笑,最后还是发来了电邮。主持人老师好!我姓沙,今年四十岁。本来已不惑之年,实在羞于跟您启齿。可我眼下面临的状况真的很郁闷。好在您是长  相似文献   

17.
我是河北省宣化县交警大队一名民警的家属,叫王秀琴。在此我衷心祝愿战斗在交通管理战线上的所有交警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通过咱们自己的刊物《道路交通管理》杂志,对你们说几句心里话。现在生活中需要做的家务越来越少。尤其是那些比自己大,提前离退的嫂子们,孩子考上大学或工作了,家里的事更少了。四十岁左右就好像变成了没有用的入。在这种情况下,我组织一个表演队,把那些嫂子们都叫上,一起唱歌、跳舞,为辛苦的民警们演唱,让他们高兴,对我们自己身心健康也有好处。在排练的过程中,我把心里思索了很久的话写了一首歌,每次…  相似文献   

18.
妻子温和的安慰我说:“你曾经拥有过,没有什么后悔的。你的伤寒腿和柜子里那些荣誉证书证明你对得起过去。我爱警服——更爱丈夫。”  相似文献   

19.
父亲     
看着那些钱我有些动心,母亲看病需要钱,女儿上学需要钱……可当我脑海里浮现出父亲的身影时,立即打消了邪恶的念头。因为我知道,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决不能拿人格和尊严做交易,否则我对不住父亲。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正是这段时期,我于而立之年跨入新闻行列。如今,我已步入不惑之年,尽管岁月匆匆,逝水流年,但用镜头凝固的那些瞬间却永远铭刻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