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鼓励在使用集装箱运输的领域率先开展甩挂运输,但当时我国的集装箱运输整体规模不大,甩挂运输的市场基础较为薄弱.2006年交通部发布的《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大力度扶持促进甩挂运输的快速发展;2007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国家交通运输部倡导和鼓励开展厢式运输和甩挂运输等先进的运输方式,提高运输组织效率,积极有效地引导企业学习、探索和开展甩挂运输.2010年10月27日,《关于印发(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由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公布.11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交通运输部在福州市召开全国性甩挂运输的试点会议,意味着充分规划筹备和部署之后,甩挂运输将在我国被大范围的采用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集约化的运输组织模式,甩挂运输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组织效率的提升,同时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组织化程度过低的道路货运业来说,发展甩挂运输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切人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积极发展公路甩挂运输”。当前,各地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围绕不同甩挂组织模式,积极依托试点工程,全面推进甩挂运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为发展汽车甩挂运输扫清了交通规费征收制度上的障碍。2009年底,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海关总署、保监会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一些长期阻碍甩挂运输发展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有了较大突破。2010年起,交通运输部在全国开展了三批国家级公路甩挂运输试点项目,先后在136家运输物流企业展开试点,并将开展公路甩挂运输工作常态化,甩挂运输在山东、广东等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4.
新杰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杰公司”)原是一家以空运和铁路代理为主的运输企业,2005年以后逐步转型为道路运输承运人。2010年底,新杰公司被交通运输部列为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公司成立了甩挂运输领导小组,在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甄选,确定了“长短途结合”的网络型甩挂运输模式。  相似文献   

5.
2009年底,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海关总署、保监会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一些长期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有了较大突破。前几年业内有关这方面热议很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和《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发展甩挂运输均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再一次做出积极发展甩挂运输、开展甩挂运输试点的工作部署。总的来看,甩挂运输正迎来加快发展的良机,并将成为促进道路货运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6.
甩挂运输作为一种集约化运输组织方式,要保证在实际运营中能切实“甩”得起来、“甩”得稳定、“甩”得长久,必须具备相应基础性条件,着力强化甩挂运输试点企业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甩挂运输可以节约装卸、等待时间,提高车辆的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甩挂运输系统能对物流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能提高物流效益.发展甩挂运输是一项系统工程,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的11个具体行动计划中有两个涉及交通运输行业,一个是“互联网+便捷交通”,一个是“互联网+高效物流”,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中也有涉及货运物流的内容,在“互联网+”技术下,货物运输过程可视和可控化已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路运输》2012,(6):19-21
交通运输部在山东烟台召开公路甩挂运输试点推进工作会议,总结福州会议以来甩挂运输发展情况,对甩挂运输试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甩挂运输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10年,交通运输部在福州召开了甩挂运输试点工作会议,甩挂运输成为道路货运转型发展的主要突破口和“牛鼻子”,以此破解道路货运业长期“三低一高”的难题。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家实施的首批26个试点项目,40个甩挂运输站场已经全部动工,完成建设投资18.5亿元;新购置牵引车和半挂车4225辆,总投资8.2亿元,甩挂运输推荐车型占新购置车辆的83%;试点项目共投入甩挂运输车9453辆,开通一定规模的甩挂运输作业线路130多条,已辐射全国20多个省份。  相似文献   

9.
《中国储运》2011,(3):123-123
甩挂运输是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但在我国推进的过程并不顺利。甩挂运输涉及标准、税费、牌照、年检等一系列问题,由于政策支持不够,运输企业顾虑多,一般货运企业不愿参与。有些不适宜的管理制度制约甩挂运输发展,如挂车交强险、车辆报废和集装箱海关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企业反映较多的挂车交强险不合理负担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拖多挂”。  相似文献   

10.
区域物流     
《中国储运》2014,(3):96-96
上海首个道路集装箱运输企业(甩挂)联盟成立 由上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上海汉唐物流服务有限公司等9家上海道路集装箱运输骨干企业自愿组成“上海道路集装箱运输企业(甩挂)联盟”于目前成立。这是上海货运行业首个甩挂运输联盟,它的成立将在平台共享、挂车互换、信息互联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合作,推进甩挂运输标准化,实现物流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在经过近一年紧锣密鼓的申报工作之后,大连已被列为交通运输部以及辽宁省第二批甩挂运输试点城市。大连辽鲁甩挂物流有限公司和大连国通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批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去年年底,经过审核认定。大连辽鲁甩挂物流有限公司和大连国通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成为大连市首批甩挂运输试点企业。经认定的甩挂运输挂车将不再耍求进行二级维护强制保养、综合性能检测。市道路运输管理处表示,将持续跟进后续扶持政策及资金的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12.
甩挂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已经成为欧美干线运输的主流。近几年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国内的甩挂运输从企业试点到区域联盟,已经形成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作为一直关注研究甩挂运输的行业专家,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顾敬岩对比了国内外甩挂运输发展的差异,认为国内公路运输"三低一高"的现状与欧美还有全方位的差距,而甩挂运输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的工作部署,近期,交通运输部决定,利用两年多时间,在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广东、福建、天津、内蒙、河北、河南10省(区、市)以及中外运长航集团、中国邮政集团等省份(单位),大力试点发展甩挂运输,这标志甩挂运输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以贯彻落实国家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为契机,大力推进甩挂运输发展。目前,全省范围内部级甩挂运输试点项目达7个,省级试点项目23个。据统计,2012年试点项目甩挂运输完成的周转量占企业总货物周转量的比重达20%,  相似文献   

15.
在发达国家,甩挂运输已经成为普遍、通行的道路运输生产方式,而在我国,由于受制度、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制约,甩挂运输至今没有真正发展起来。近年来,企业、行业协会反映最强烈的是制度性障碍,而焦点又直指不合理的挂车“交强险”等制度。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为进一步推动公路甩挂运输发展,满足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对标准化甩挂运输车型的需求,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组织部汽车运输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在总结第一批甩挂运输推荐车型工作基础上,对《甩挂运输推荐车型技术要求》(《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附件四)进行了修订并形成征求意见稿。目前,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先进的道路货运组织方式,甩挂运输代表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等专项规划中,均提出要积极发展公路甩挂运输。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牵引车31.1万辆、挂车36.8万辆,分别仅占全国营运载货汽车总数的2.6%和3%。甩挂运输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在公路货运中占比不足1%,并呈现出甩挂作业程度低、运行模式比较简单、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特点,我国绝大多数运输企业仍以传统的"一线两点、两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委发布《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交运发[2009]808号),拉开了全国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序幕.随后,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先后出台甩挂运输试点项目扶持政策,每个试点项目最高可获得1 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随着第一批、第二批甩挂运输试点工作的开展,全国出现了一大批实力较强的甩挂运输企业,但这些企业大多依靠自身运营资源独立开展甩挂运输业务,运营线路和辐射范围有限,这与我国提高甩挂运输运行质量和整体效益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因此,加快建立旨在提高甩挂运输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组织化程度的区域性甩挂运输联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正道路甩挂运输在我国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国家和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为推广汽车甩挂运输进行了积极宣传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其中,国务院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进行修改,自2013年3月1日起挂车不再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推动道路甩挂运输的发展。黑龙江省也在"十二五"规划中做出了大力发展甩挂运输、推动道路运输由传统产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们正存进入交通结构调整和联合运输迅速推进的新阶段。构建综合运输体系不是铁、水、公、空、管等几种运输方式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效衔接,保证运输过程的连续贯通。“十二无”以来,湖北省大力建设综合客运枢纽和货运柩纽(物流园区),积极发展甩挂运输,建设联网售票系统、物流信息平台,并在“交邮共建”、“运游一体”、“双业联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合湖北省的实际,重点是加强“点”的衔接、“线”的衔接和“体”的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