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这一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农村劳动者,还迫切需要千千万万顾大局、识大体、讲文明、守法制、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新型农民。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尤其是职业技能不高,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障碍。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只占12%,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而且还有一部分人尚同于“三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小农思想的影响,止步不前。这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差甚远。鉴于此,要建设新农村,就要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好农村这个最大的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需金融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最近,人民银行常德市中心支行对辖内9个区县(市)“十五”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情况,特别是金融支持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常德市作为一个乡村人口达46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77%的内陆欠发达地区,“十五”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投入总额为54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0%,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低10个百分点。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全市还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亿元,仅靠财政投入和农民自身已无法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需金融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更是农民增收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但据中国人民银行双鸭山市中心支行对双鸭山一市四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反馈,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多层次的信贷资金需求持续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彰显.特别是支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中小企业和新型合作组织的生产资金需求、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的资金供给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如何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命题,并将其提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战略高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只有农村金融的强有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才会更快更好,农村经济才会发展壮大。当前农村金融在支持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加以研究和解决。如何通过有效的金融支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金融部门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相比,还有较大距离,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多元化投入体系,有效满足其资金需求,十分关键。为此,除了增加财政投入外,还必须积极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没有与农村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就不能有效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一范畴,难以推动甚至阻碍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五十年代中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很多重要件也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以往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的角度讲,几次提出新农村建设,都是引导中国农民追求美好生活,在这一点上,是一脉相承的。从区别的角度讲,五十年代中期的新农村建设强调的主要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些变化,比如把私有土地变成集体所有,把个体经营变成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统一经营。另外,由于当时国力不强,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自己。这次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不涉及生产关系的变化。目前,我国农村的生产关系是明确的、稳定的,就是宪法规定的,农村将长期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此外,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逐渐具备了对农村建设和发展给予更多财力支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施龙芳 《中国外资》2008,(11):229-230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本文在充分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试阐述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并进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国农业、农村工作和财政支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手段。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既能够有力地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又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乡风明、村容村貌和管理方式的争面进步,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金融》2008,(12):46-4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目标,必须全面加强和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是基础建设,农村的经济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发展还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存在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农村经济建设绝不仅仅是农民的事,必须举全社会之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然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那么,金融业如何顺应时势,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己任,来助推新农村建设速度呢?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5年12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作了具体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上,才能持续地改变农村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壮大的广阔舞台,农村信用社应主动承担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笔认为,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构建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稳定、健康进行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近日,我们对双城市周家镇东跃村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并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更需要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强有力的支撑。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农村金融体系尚不健全,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落后,金融创新步伐缓慢,金融服务产品单一,服务效率不高,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跟财政有关。对财政来说,关键是要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农村公共投入,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公共财政职能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今天这个会很有实际意义,是具体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一次会议。交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对今后全国的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揭晓了2005年中国十佳小康村.将起到很好示范的作用。下面.我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讲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支付服务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颖 《金融会计》2009,(4):24-2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需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对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充分发一挥支付结算服务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支付体系制度安排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如何发挥农村金融的核心作用,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基层金融机构支持与服务新农村建设重点创新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