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汽车业的研发支出超过以往任何时候,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以及来自科技行业的激烈竞争,汽车制造商们正力争保持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十年前我们来谈这个问题,难免有嫌涉生造,如今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信息化已成主流趋向的时候,让我们大家都来谈走信息化的路子,还正当其时。最显著的特色—新型分工进入新世纪,国际上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正在加剧实行新型的全球化分工,汽车制造商集中精力,重点转向越来越频繁的整车新产品开发,以适应日益白热化,稍纵即逝的市场个性化竞争需求,  相似文献   

3.
北京国际车展是目前全球汽车制造商公认和推崇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汽车行业盛会,是我国境内举办的级别最高、最具权威的汽车展会。在距离开幕为数不多的几天,各参展企业的准备工作都在紧张进行中。  相似文献   

4.
买车费用中很大一部分流入TMr.Bosch及同行的腰包,即便汽车市场没有增长,Mr.Bosch的售额仍能得到保证,这种吸金能力是任何汽车制造商都无法匹敌的。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世界汽车制造商及汽车周边产品制造商的关注重点。作为全球知名润滑油生产商和供应商的壳牌电在不断加快其在中国的推广进程,壳牌上海研发中心的落户,再次显示了壳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2014年6月25日~27日,来自全球9个国家的34名媒体记者齐聚上海,参加由壳牌主办的全球媒体活动。活动期间,媒体记者参观了壳牌最新的上海润滑油研发中心,这是该研发中心自2014年3月底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第一次向海外媒体展示其领先的技术和创新科技。此举进一步强化了壳牌在重载荷润滑油领域内的技术专家形象。  相似文献   

6.
麦格纳国际(Magna International Inc.),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也堪称全球最多元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世界500强企业。2011年全球销售额287亿美元。作为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麦格纳公司在27个国家设有305家制造工厂,  相似文献   

7.
作为第一家在中国投资的欧洲企业部件供应商.GKN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汽车传动系统部件生产商。这个世界领先的汽车传动系统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于全球领先汽车制造商的跨国企业。致力于研制.生产和供应各种类型的汽车传动系统.在从最小型的超低成本汽车到最精密的需要复杂动态驾驶性能的豪华汽车中都有应用。而自1988年它就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合资厂——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至此.GKN一直对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并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远景。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GKN在中国的业务也持续增长,产能不断提升.GKNDriveline亚太区董事总经理MarcVuarchex对《汽车观察》表示,将向中国引入最新的汽车传动系统技术。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摩配》2006,(5):47-47,50
设想一下这样一幅图景: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数十亿人正迫不及待地想要拥有他们的第一辆汽车,好驾驶着它自由行驶在宽广的马路。没错,这并不是跨国汽车厂商们的白日梦,而是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现实。随着西方成熟市场的汽车需求逐渐停滞,显而易见,全球汽车制造商们越发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纺织服装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思维,如果能够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换一种方式重新思考,就能找准企业自身的优势,审时度势制定发展方略,不断适应变幻莫测的未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宋涛 《汽车观察》2009,(7):62-63
借助3月份新嘉年华的上市,长安福特在二季度伊始销量陡增。花了6年时间,这家全球最成功的汽车制造商之一终于开始了解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1.
由国际主要汽车制造商包括克莱斯勒、福特、通用、菲亚特、捷豹、路虎、现代、PSA、雷诺及丰田等共同赞助的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合作研究计划经过1年多的实施,近日对外发布了一份工业评估报告,称由杜邦参与研发的制冷剂HFO一1234yf具有极低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HFO-1234yf用于汽车空调制冷剂是安全的。面且在所有被提议的替代制冷剂中,该产品具有极佳的环境性能,因此,它能“达到最好的环境效果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社会》2013,(23):9-9
2013年6月18日,推动高能效创新的安森美半导体(ONSemiconductor,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号:ONNN)荣获中国领先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延锋伟世通颁发2012年度“最佳项目合作奖”。这奖项是在延锋伟世通于2013年举行的供应商大会上颁发的。安森美半导体是延锋伟世通数千家供应商中获得此奖项的2。家制造商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需求和供给与城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中国在全球汽车业中的长期和可持续性的角色是什么?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如何重新定位、重塑其业务?未来的合资企业以及中外车企合作的新模式是什么?2030年的汽车技术和汽车产业将会是什么样子?……2013年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武汉车展组委会协办的  相似文献   

14.
时世造奇瑞     
奇瑞的崛起代表了一种全球新的汽车业制造模式的形成,这种模式颠覆了以往各大国际汽车制造商以厂牌为中心、大包大揽一个品牌从汽车零部件到生产、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的发展模式,代之以全球化分工的背景下全新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5.
海外传真     
"汽车制造商需要国际管理人才。"——近日,《美国汽车新闻·中国》社长魏爱莉就上汽在2月底宣布汪大总将前往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就任总经理一事拟文指出,在通往国际一流企业的道路上,中国汽车制造商面临着各种阻碍。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缺乏有跨国经验的高层管理者。魏爱莉指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近况也表明,即使这家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也未能幸免。缺乏全球管理团队,将阻碍上汽实现其成为"中国的通用汽车公司"这一梦想。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景,毕马威最新发布的《2012年全球汽车业高管人员调查报告》访问了200位全球知名汽车行业公司的高管,多数受访者预计到2025年,电池动力汽车将成为市场主流,短期内混合动力汽车将比纯电动汽车更为普及,长远来看,燃料电池汽车更有潜力。  相似文献   

17.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与提升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世界经济正转向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模式,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大大超过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贡献总和,成为最主要的经济因素,经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它正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和最直接的推动力.本文从区域科技创新的涵义入手,深入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及其提升机制.  相似文献   

18.
汪涛 《汽车观察》2010,(12):30-30
中国的强劲需求一直是全球汽车制造商们的少数亮点之一,如果在中国的销量持续走弱可能进一步影响丰田的盈利恢复。  相似文献   

19.
自从萨博由起家的飞机制造涉足汽车制造业64年以来,总其只推出了12款全新车型——其中还有4款都或多或少都有改款自其他车型的嫌疑。尽管萨博以产品服役时间长著称(当然很多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这样的产出在现代消费时代不足以维持一家汽车制造商生存。  相似文献   

20.
从“6+3”汽车巨头中隶属通用汽车公司的配角,到2010年位居世界第六大汽车制造商(包含克莱斯勒),菲亚特的野心不止于此。马尔乔内的目标则是到2014年,实现全球销量550万辆以上——这是他认为汽车厂商未来能保证生存的安全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