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首都经济》2008,(5):1-1
有这样一组数据: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总收入3614.8亿元,创造增加值812亿元,首批认定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13%左右,实现利润超过48亿元约占全部的33%.上缴税金超过19亿元,约占全部的11%。这些看似枯燥却极具说服力的数据,客观理性地告诉我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正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产经     
《首都经济》2010,(2):14-14
2009年北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达2300亿元 2009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2009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777.8亿元,占全市GDP的21.8%,同比增长11.9%,预计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300亿元,高技术产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3.
汤平 《首都经济》2009,(5):28-29
世界经济危机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表现不俗。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1月至11月,北京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实现收入477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目标,到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超过12%。今年,文化创意产业提出更高的增长目标。记者从北京市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轨迹中找到了信心。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率先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北京,经过近十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点、服务业第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674.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406.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从9.7%提高到12.3%。 但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并非一路上行,尤其是进入“十二五”以后,增幅曲线掉头向下后便再无回弹,2013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GDP增速跌至前所未有的两位数以下,201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幅仅有7.5%,创历史新低。  相似文献   

5.
汤平 《首都经济》2009,(1):34-36
2007年,北京旅游业增加值已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0.1%,占北京市GDP的6.9%。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103亿元人民币.居全国第三位:在全球经济面临增长困境,一些行业步入“寒冬”之时,北京旅游业能否保持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港口经济》2011,(4):62-62
国家海洋局2011年3月3日发布《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我国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15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6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我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5:47:48。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350万人,其中新增就业80万人。  相似文献   

7.
李焱 《首都经济》2007,(9):14-16
2006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北京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543.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0%。北京经济全面持续发展,活力旺盛!  相似文献   

8.
胡兰 《中国高新区》2012,(7):105-109
[数字解读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 2011年,中关村示范区文化创意企业共6201家,实现总收入4339.1亿元,较上年增长30.5%. 2011年,中关村示范区占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比重为48%,较上年提高3%以上. 截至目前,中关村示范区收入亿元以上的文化创意企业有534家.这些企业2011年共实现收入3708亿元,贡献了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85%的收入,且同比增长35.8%. 截至今年5月,中关村示范区累计有97家文化创意企业成功上市.  相似文献   

9.
2002年,漯河市“非公”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190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5.5%;实现工业增加值58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6.3%,上缴利税占全市财政收的36%,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自“非公”经济。“非公”经济撑起了漯河经济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0.
任洪源 《天津经济》2008,(11):23-24
一、天津经济运行走势明年将出现拐点 (一)今年前三季度天津经济整体稳步发展 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4623.93亿元,增长16.4%,比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83.16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2793.95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1746.82亿元,增长14.5%。全市新增就业30.89万人,增长27.5%。  相似文献   

11.
《天津经济》2008,(11):1-1
前三季度,天津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运行态势。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623.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4%,增幅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加快0.4和0.1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3.16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2793.95亿元,增长18.2%,其中工业增加值2598.08亿元,增长18.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0.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62.1%。第三产业增加值1746.82亿元.增长14.5%。在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全国经济回落的大背景下,本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即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全市的经济强力拉动.以及本市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2.
《天津经济》2006,(5):1-1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国民经济起步较高,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季度全市GDP完成860.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2%。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本市经济已连续11个季度保持14%以上的增长速度。按三次产业来看,一季度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67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5.41亿元,  相似文献   

13.
《天津经济》2009,(8):1-1
上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稳固的大背景下.天津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良好运行态势,为全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154.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继续处于全国前列。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08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838.37亿元,增长17.5%,其中工业增加值1684.76亿元.增长18.0%,拉动全市经济增长9.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60.2%,建筑业增加值153.61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1260.40亿元,增长14.9%,同比加快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首都经济》2014,(2):13-13
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7% 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52.3亿元,增长8.1%。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重庆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发展较快。2006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60万个。增长速度超过15%;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增长1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高出全市生产总值增加率6个百分点,其中增加值占全市GDP53.1%,比上年提高近1.3个百分点。到2006年11月,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1152.84亿元,增长22%,占投资总量的59.3%;出口达到19.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57.9%。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纳税超过230亿元,增长40%以上,成为全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新增40万人。达到605万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仅2006年大旱累计捐赠就达3600多万元。实践证明,重庆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以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的水平发展,已成为重庆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全市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都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地·产业     
《首都经济》2010,(11):9-9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本市第二大支柱产业 记者日前从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边中心获悉,今年上半年,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804.3亿元,占全币GDP比重为12.6%,从业人员114.9万。该产业已成本市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呼和浩特经济》2005,(4):22-26
一、农牧业发展现状 (一)农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1、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05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可达50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32%;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例预计可达50%,比2000年增长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4600元,比2000年增加2062元,年均增长19.6%。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预计达到2194元;农民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宽,来自奶业、粮食生产和政策性的收入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情况 GDP: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2321亿元(按经济普查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9.9%,增速同比减慢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18亿元,增长5.2%,减慢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6208亿元,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3395亿元,增长9.6%,回落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浙江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呈现规模不断扩大、效益稳步提升、结构逐渐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仅杭州而言,2010年文创产业增加值为702亿元,2012年就已经超过千亿元,达1060.70亿元,占全市增加值比重的13.59%. 迈克尔·波特曾这样形象地描述产业集群的人才引力:"对于产业集群而言,地理集中性就好像一个磁场,会把高级人才和其他关键要素吸引进来."浙江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创意资本的投资和创意人才资源的集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浙江文化创意产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无数文化创意人才的集聚.浙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意人才的集聚,创意人才是文创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其集聚现象在文化创意人才流动和区域经济要素配置过程中能够产生一定的人才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20.
知识型服务产业2000年增加值超过605.9亿元,预计2005年可望达到北京GDP的35%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知识型服务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2000年,北京七大主要知识型服务产业增加值达605.9亿元,占北京市整个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2.2%,占北京市GDP的24.6%。这份报告是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与北京市科委软科学处联合完成的。这份名为《首都知识型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报告称,新兴的知识型服务业正在成为首都第三产业的支柱,知识型服务业已成为首都与高新技术产业并重的又一发展重点,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