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重要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资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的大问题。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我国加入WTO,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需求,农业标准化的发展等等,都要求解决减少化肥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传统上农作物秸秆是农村生活燃料与大牲畜粗饲料的主要来源,是一项宝贵的资源。据有关资料估计,我国年生产农作物秸秆量约6亿吨左右,其中,30%左右作农户薪柴或田间直接烧掉,约35%用作大牲畜饲料,25%左右用于直接还田、沤肥还田,其他…  相似文献   

2.
杨伯箫 《河南经济》2003,(10):63-6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饲料业取得了辉煌成就,2001年饲料产品总产量达7806万吨,饲料加工业产值接近2000亿元,成为世界第二饲料生产大国,实现了饲料产量、产值、利税和就业人数的同步增长。与此同时,饲料行业也面临着行业集中度不高,竞争日益加剧的局面。目前,我国年产1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有1.3万余家,而同期美国300家饲料生产企业的年产量就达1亿吨。  相似文献   

3.
嘉兴科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嘉兴科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新型绿色添加剂及绿色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业务方向为饲料、养殖、种植等农业领域,保健品、化妆品、纺织品等消费品领域及水处理等环保领域。目前的主要产品为低聚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公司主要技术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由中科院上海应用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中国医药行业的“冷冬之年”,国内经营环境中不利因素明显增多,利润空间大幅缩小。在此背景下,出口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推力,全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06.7亿美元,同比增加20.4%,其中,出口196.1亿美元,同比增加26.3%,进口1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全年医药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大顺差,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15.1个百分点,顺差达85.5亿美元。2007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出口对于企业生产与销售的拉动作用将愈加显著。随着中国医药保健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加深,医药对外贸易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亦将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陆训  武忠群 《乡镇经济》2002,(11):17-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突显出来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也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人口约3.2亿,其中剩余劳动力约1.5亿。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又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全省农村劳动力2700万人口中,剩余劳动力约10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0%。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目前亟待破解的难题。安徽省近年的一些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委的肯定。这里就“创业之星”回乡创业如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相关政策做一研究。一、创业之星的五大功绩…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镇失业现状的对策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失业状况的特征 1、总量矛盾、结构矛盾与素质矛盾并存。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总量矛盾相当突出。就农业而言,我国目前约有从业人员3.2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约19.5亿亩,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耕种6亩地。目前,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农业人口不到该国人口总量的5%,而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耕地面积则高达160亩-1700亩之间。  相似文献   

7.
吴婷婷  陶梦媛  周莎 《特区经济》2004,(11):142-143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品种之一,占我国粮食产量的1/3,生产、消费区域分布广泛,年产量和年消费量均在1.2亿吨左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此外由于玉米产业的链条很长,目前国内约80%以上的玉米是用于饲料、味精、酒精、淀粉等的加工及制药中。由此可见,玉米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玉米期货的推出,也必将给我国玉米现货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绝大部分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的,而且众多农村人口拥挤在有限的耕地上,形成了过剩劳动力压迫生产力的状况。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可耕地面积为13004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54%,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公顷。按照目前5亿农业人口计算,每公顷可耕地有将近4个人在耕作。相对发达国家,例如美国与我国国土面积相差不多,  相似文献   

9.
<正> 天津腾本旺阐述了目前之所以要重提“以粮为纲”的理论根据:一是我国农业现状的要求。我国农业现状是:主要农副产品严重短缺,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农业生产条件全面恶化,耕地面积减少,地力减退,“土壤退化、水利恶化、农机老化、良种退化”现象严重,要改变现状,为求经济建设之稳必须先抓农业。二是我国农业任务的要求。据测算,2000年我国人口将突破13亿大关,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并达到人均800斤粮食的水平,不抓农业,不抓粮食生产不行。三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工业的要求。我国工业原料40%、轻工业70%的原料来自农业,根食和经济作物不仅是人  相似文献   

10.
《老区建设》2008,(17):5-5
9月21日,农业部再次做出部署,启动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各级农业和畜牧兽医部门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确保整治行动实现“四个100%”:蛋白原料生产企业现场检查率达到100%,奶牛饲料生产企业产品抽检率达到100%,生产使用自配料的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户)检查率达到100%,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要。100%持证生产。切实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保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坚决杜绝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要有更积极的城市化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耕地的保有量的目标是18亿亩,而我国农户总数约2亿4千多万户,平均每户耕作面积大约7亩地。在这些农户中,约20%的农户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畜产品、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产品,他们大体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可以获得较高的年工资收入和投资收益,其家庭总收入可以接近城市平均水平。其余80%的农户主要从事粮食生产,来自农业的收入平均每户大约在3-5千元。  相似文献   

12.
持续农业一词的出现体现了人类对资源永续利用和自身生存环境的关注在认识上的飞跃,是当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持续农业是以科技和知识化劳动投入为主,物质资源投入为辅,使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得以协调发展的农业模式。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1.人口迅速膨胀、土地资源锐减,对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供给能力形成压力。目前我国人口近12亿,到下个世纪30年代将突破16亿高峰。我国自然资源所能允许的最适宜人口承载量8亿,最大承载量是15亿~17亿。但要实现人口承载的理论峰值,将有30%的科技因素还难以实现。耕地…  相似文献   

13.
当传统农业遭遇极端气候变化时,农业生产就显得非常脆弱。世界银行预计,到21世纪80年代,气候变化将会造成全球农业减产15%以上。与此同时,人口的增长又使得土地极度缺乏。根据联合国人口报告估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30亿新增人口,总人口达93亿。如果依然按照目前的传统农作物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将需要109公顷的新土地来生产食物,  相似文献   

14.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随着我们国民经济及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农药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的农药原药产量仅次于美国而稳居世界第二位,每年农药需求总量也保持在25万吨左右的水平,已经成为世界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加入WTO使我国的农药行业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根据我国农药行业的“十五”发展规划,到2005年,我们农药年生产能力将达到60万吨,能生产原药270多种,年销售额将达到250亿元左右,我国的农药行业将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产品,从建国初期的年出口额100多万美元发展到现今出口额1亿多美元,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近几年来,我国中成药出口增幅上升不快,占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比例很小。1990、1991年每年中成药出口额徘徊在1亿美元左右。1992年也仅达到1.2亿美元,与1992年医药保健品出口额17亿美元相比只占7%。1993年由于低价竞  相似文献   

16.
以科技为支撑加快甘肃节水灌溉的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元忠 《发展》2008,(5):47-48
我国西北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无灌溉即无农业,半干旱地区降雨量虽可以从事旱作农业,但由于降水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农业仍高度依赖于灌溉。目前,西北地区耕地总面积2.71亿亩,人均2.95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07亿亩,人均1.16亩,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40%。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保护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粮食生产态势良好,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支柱产业支撑力继续增强。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600.8亿元,完成增加值150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和6.2%,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周刊》2004,(15):15-16
4月7日,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表示,目前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1.6亿人在当地从事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产业,3.2亿为农业劳动力。据测算,目前种植业实际需要1.5亿劳动力,加上2000万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有1.5亿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人。如此多的富余劳动力如何转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受自然地理和气候影响,农业高度依赖灌溉,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作,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农田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亿多亩发展到8.67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7%,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电气化事业自60年代起步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到1993年,县及县以下用电量已达2940亿千瓦时,占全国用电量的35%;已有97%的乡,93%的村,89%的农户,还有8.8亿农村人口用上了电;农村电网初具规模,电力已成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但是,目前我国还有28个县基本无电,1.2亿农村人口没有用上电。28个无电县中,21个在西藏,6个在新疆,1个在青海。1.2亿无电人口主要集中在东蒙、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