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总会计师》2012,(7):12-12
7月5日,李宁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张志勇退任行政总裁一职,在聘用新的行政总裁之前,公司业务将由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李宁和副主席金珍君带领,李宁将专注于对外事务关系,金珍君则主要负责集团的内部事务与运营。张志勇是执掌李宁11年的元老级CEO,1997年,李宁把公司交给他人打理,开始“隐退”,而今面对李宁公司发展的困境,几乎淡出一切商业活动的创始人李宁再次“出山”。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2008,(4):25-25
概述:2008年3月的一次奥运体育营销论坛上,李宁CEO张智勇说自从竞逐北京奥运会服装赞助资格失利后,他早就有第二手准备:从2007年1月起,李宁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签订协议——2007—2008年播出的栏目及赛事节目的主持人和记者出镜时均需身着李宁牌服饰。此举意味着.在北京奥运期间,只要打开央视体育频道.李宁的Logo就会映入观众眼帘。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企业》2008,(4):41-42
2004年,36岁的张志勇出任李宁有限公司CEO。12年时间,他完成了从一名出纳到CEO的蜕变。北京奥运会召开在即,他将如何带领李宁,实现从民族品牌到世界品牌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李宁公司在"去李宁化",而李宁本人,从来也是在扔掉外界想象中的那个"李宁"。他有一个不张扬但强大的自我  相似文献   

5.
2008年奥运会,曾经的体操冠军李宁,以商人身份参与北京奥运会体育用品赞助商竞争,最终却输给了世界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然而,李宁绝不会错过来到家门口的这次机会。他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着手与奥运有关的“非典型营销”——  相似文献   

6.
木易 《英才》2000,(12)
1988年12月16日,广东深圳体育馆,“体操王子”李宁以一曲《难说再见》正式宣布退出体坛。退役后的李宁,没有像当时许多退役的运动员一样出国当教练或留学,而是走上了另一条艰难的争金夺银之路——经商。“中国龙”扬威悉尼从拍健力宝广告开始,李宁逐渐步入商界。1989年,他出任“健力宝”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三年后,虽然在商海春风得意,健力宝的产品畅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李宁却始终惦记着体育产业,他说:“外国运动员大多穿着自己国家  相似文献   

7.
谁都没有想到,上了年纪的"李宁"会以先驱者的姿态站在时代的潮流中,甚至打破了年轻人对一众国产体育品牌的刻板印象李宁的身上打着世界冠军的标签,也有着世界冠军的命运——辉煌—低谷—波折—崛起。这样的命运竟然也延续到了他的商业生涯,李宁公司近年波折不断。我们见到李宁时,尚能感受到他运动员生涯沉淀的力量感。  相似文献   

8.
孙丰国 《经营者》2004,(9):148-150
在中国,李宁代表着两个概念。一个是“体操王子”,另一个是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的“李宁”。在这两者之间,“体操王子”李宁亲手造就了体育品牌“李宁”,而体育品牌“李宁”也为“体操王子”李宁提供了全新的竞争舞台,使他穿着西装也能找到在赛场上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去年,第11届世界畜产大会在中国召开,李宁担任大会组委会名誉主席.在主会场,他作为第一位报告人,发表了题为《从远古到现代的中国畜牧业发展历程及其启迪》的主题演讲,受到各国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 勤勉与奋斗 1962年7月,李宁诞生于江西南昌,父母都是医师.4岁那年赶上了“文革”,李宁不得不随父母下放,从城市搬迁至偏远的农村.10岁那年,他又随父母来到鄱阳湖畔的血吸虫病重灾区——鲤鱼洲.  相似文献   

10.
个人档案:李宁先生出生于广西。7岁开始练习体操,17岁进入中国国家体操队。在他整个运动员生涯中,总计获得106枚金牌,其中包括14个重大国际比赛冠军(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被誉为"体操王子"。李宁曾四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五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9年被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为25位20世纪世界最杰出运动员之一,是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运动员。2000年被列入国际体操联合会设立的国际体操名人堂。1988年退役后的李宁怀着发展中国专业体育品牌的抱负,于1990年创办了李宁公司。自此,中国运动员结束了在国际体育赛场上身穿外国运动服领奖的尴尬。李宁公司经过十八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推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国际领先运动品牌公司。李宁先生先后获得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学士学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英国Loughborough University技术荣誉博士学位。李宁先生现任李宁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11.
读者之声     
读者评刊《里斯:M型市场中的李宁困境》——2011年3月刊中外管理杂志:【市场营销】里斯:M型市场中的李宁困境(文/李靖译/张云)全世界营销领域都存在这样一条规律:一个成熟的市场或者品类,最终都将逐渐趋向于两极。往更高端发展,与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品牌正面竞争;或者向低端发展,与其他本土品牌竞争,进一步扩大市场。我们认为:李宁应当选择后者。3月7日10∶55来自新浪微博  相似文献   

12.
虞立琪 《中国企业家》2009,342(13):32-32
这一次,李宁选择了羽毛球。在2009年苏迪曼杯开赛之前,李宁签约赞助中国羽毛球队。此次李宁公司非常明确:李宁选择与羽毛球项目捆绑在一起。这一转变亦可解读为,李宁公司正面临着创业以来又一次巨大转变。但是,问题依然严峻。李宁是否有能力去完成这项选择?这个过于“中国化”的运动项目是否能支撑李宁未来的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2004,(9):28-29
<正> 又到奥运得胜之时了,这一期最佳经营者不妨说说李宁。不能武断地说李宁是中国体坛最值得讲述的人,但至少他是绝对有资格排在前面的人。李宁是个很难描述的人,因为迄今为止他已经得到了太多别人奋斗终身却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李宁说:“以前得到了太多的鲜花、掌声和荣誉,面对指责,的确有一段时间很难受。但是可以理解,那个时候体育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他的名字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因为他麾下的企业在港交所上市成功,他本人也因此超过李宁,跃居“2007胡润服装富豪榜”的首位。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09,(2)
人物简介:李宁:李宁有限公司董事长。1982年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上,李宁一人独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退役后,创立了"李宁"体育用品品牌,并以赞助90年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为契机,开始了李宁公司的经营业务,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很有可能,最终进入历史的仍然是那个伟大的体操运动员,而不是他所创立的公司。在外界看来,李宁把自己在竞技体育上的悟性植入到了他的企业实践中。在过去18年中,与其说李宁在经营企业,不如说他一直在寻找更强大的人以至团队来替代自己  相似文献   

17.
李宁公司,在困窘中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体操王子”李宁一手创建的李宁公司在过去一年中不仅市场表现差强人意,而且财务状况令人大跌眼镜。市场人士认为。导致这种囧局的诱因主要是李宁公司战略转型的偏差与失误。不过,在并不接受外界对其败因解读的同时,李宁公司十分矜持地迈开了改写自己窘况的沉重步伐。  相似文献   

18.
为了3分半钟的奔跑,阔别赛场整整20年的李宁,足足练了一个多月。在商业这个竞争更为残酷的竞技场上。李宁何曾不是以惊人的毅力和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不同的是,他在商场上的长跑还远远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19.
思虑 《企业文化》2007,(12):78-79
一个明星创始人和公司、品牌及两任CEO的故事:在外界看来,李宁把自己在竞技体育上的悟性植入到了他的企业实践中。在过去18年中,与其说李宁在经营企业,不如说他一直在寻找更强大的人以至团队来替代自己。  相似文献   

20.
晓行 《企业文化》2007,(5):44-48
“我是一个有着14年企业经营史的企业家,请不要再把我看作一个明星偶像。”已经从人们视线中淡出多年,昔日夺得106块金牌的“体操王子”李宁又重新站到了台前。“我现在是一个商人”,他一再解释说。李宁股票(2331.HK)于2004年6月28日正式在香港主板市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