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这不仅要增加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供给,而且要推动非正规金融制度的创新发展。本文认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创新发展的路径在于:通过放松金融管制实现农村金融制度的供求均衡;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基本路径;根据农村非正规金融特点实行差异化制度安排,有条件地进行正规化改造;加强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理和有效引导;提倡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有效合作和适度竞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战略收缩,非正规金融在解决农户融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非正规金融自身存在的缺陷,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认为非正规金融的未来发展应克服内在缺陷和与现行金融体制之间的摩擦等影响因素,通过将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纳入正规金融体系、建立农村社区合作金融机构、吸引农村非正规金融资金流向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等多种途径,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的金融制度在金融组织、宏观调控、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等方面还存在制度缺陷,因此需要有创新的金融制度安排来推动我国金融制度的进一步变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型金融制度变迁方式在我国不大可能实现,而地方政府最有可能成为制度创新的主体,成为连接中央政府制度供给和微观主体制度需求的重要中介.因此,我国金融制度创新与变迁可行的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  相似文献   

4.
农业政策金融是韩国农业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由韩国政府主导的为农业部门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制度。政策性金融和农民自治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本文考察了韩国农业政策金融的运行范式,介绍了农村信用担保制度与模式,并进一步阐述了这些制度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全面开放,农村金融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态能力,才能有效应对多变和复杂的金融环境。在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生态主体与其环境发展的关系是相互的、辩证的。金融生态主体总是依赖一定环境而生存和演变,不同的环境会创造出不同的金融生态主体组织结构和行为机能。农村金融企业需培育理性协调机制、理性创新机制,需从内部寻求竞争优势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崔婷婷  王倩 《时代经贸》2010,(18):182-183
近年来,随着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战略收缩,非正规金融在解决农户融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非正规金融自身存在的缺陷,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认为非正规金融的未来发展应克服内在缺陷和与现行金融体制之间的摩擦等影响因素,通过将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纳入正规金融体系、建立农村社区合作金融机构、吸引农村非正规金融资金流向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等多种途径,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伟  于漾 《经济纵横》2012,(12):104-106
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功能结构,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国际比较的视角,对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所具有的农村金融市场补缺性功能、首倡诱导与虹吸扩张性功能、农村专业性服务与协调功能、农业政策性保险(担保)功能和有限金融性功能等特殊功能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进而提出优化和健全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破之题。在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并对中国金融制度提出了创新思路,以期推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农村金融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孙洪钧 《经济师》2008,(2):199-199,201
文章分析了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提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从金融抑制理论的视角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结合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理论 ,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对金融抑制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进行了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成因及其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抑制,农村金融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致使金融支农绩效水平低下,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加速进程。与已有较多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将分别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困境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支持的规模、结构及效率与同期全国和城镇水平相比都较为滞后。同时,本文认为导致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成因主要有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一刀切”式的金融政策、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偏高以及现有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不断萎缩,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寻求了四点破解途径,即逐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政策、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不断提高自身经营绩效并加强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   总被引:192,自引:0,他引:192  
本文在对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进行制度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运用1952—2003年的实际数据,对中国整体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关系直接替代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事实并不相符;同时,也验证了制度和结构分析所揭示的“中国金融发展中防止结构和功能失衡至关重要”的命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就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游江  范梁 《财经科学》2010,(4):17-24
关于农村金融市场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迄今已有许多讨论。但是,目前的讨论多数是在一般意义上进行的,其分析过程缺少对农村金融竞争程度及金融机构功能发挥关联度的实证分析。我们认为,在反映农村金融市场基本特征的各种因素中,从客观上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就是农村金融竞争程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否存在农村金融抑制问题?金融竞争的程度如何?是否需要重新改革农村金融服务政策体系?本文拟从典型实证及相关金融指标分析两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减轻金融排除进而构建包容性农村金融体系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最新的IFE(金融排除指数),本文使用来自我国1765个县级层面的数据,测算了各个县(市)的金融排除,并经验性地分析了影响农村金融排除的因素。研究表明:(1)东、中、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排除依次递增;(2)表征社会经济特征的人均收入、就业率、教育水平、商业化程度、城镇化比例、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等越高,农村金融排除越低;用城乡收入差距表示的不平等程度越高,农村金融排除度越高;(3)信息技术使用比例越高,农村金融排除越低;(4)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更有可能遭受较高的农村金融排除。  相似文献   

15.
谢平  徐忠 《经济研究》2006,41(4):106-114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及其样本县农户和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一些实证性的结论。一方面,贫困地区公共财政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无法建立;另一方面,将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支农的工具,进一步扭曲了农村的金融体制。分析表明,只有让公共财政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16.
南亚三国农村金融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以促进农村脱贫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之共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研究大量国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三个南亚国家农村金融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总结分析了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经验和要求,提出了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结构及其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樊明太 《经济研究》2004,39(7):27-37
本文在简要考察中国金融结构转型中货币政策机制 ,包括货币政策的工具、效率前沿和规则及相应的货币传导机制变迁轨迹的基础上 ,根据结构分割点原则 ,实证检验、估计和分析了金融结构变迁对货币政策的适用工具和反应函数的影响 ,以及对货币传导的利率机制 ,即由政策利率到市场利率、并进而到通胀率 -产出波动前沿的影响。基本的结论是 ,金融结构变迁深刻地影响着货币传导机制的性质和作用程度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金融生态圈优化与金融创新的功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融生态圈与金融生态环境不应被混淆,前者能更深刻地揭示和刻画金融体系中各构成部分之间彼此依存、互为前提的关系.发达国家的金融生态圈因其良好的系统循环关系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如果人为地限制某些金融品种的发展,就会使金融"食物链"发生脱节.我国目前的金融生态圈存在系统性缺陷,金融种类不符合现代金融良性循环的要求.应通过金融创新补足缺失的金融种类,并通过制度创新构建良好的创新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金融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和历史考察,揭示了综合化经营制度是金融制度的基本制度安排,对商业银行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已经具备了实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制度基础和条件.本文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综合化经营的目标模式.基于目前我国的制度、体制和法律现实,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实现必须分步实施,走渐进之路.同时,必须加强制度基础的塑造和建设.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届政府把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提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而目前我国实际城镇化水平并不高,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章拟通过对我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文献进行梳理,分析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作用机制,找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现有的金融体系、结构、产品及服务水平与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存在明显的错位。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工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及相关业态链条的协作配合和大力支持。金融支持首当其冲,金融的作用就是高效有序地实现资金融通,没有金融支持的城镇化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研究此进程中金融的支持问题,对稳步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最后文章提出从政策扶持、金融体系、服务范围、金融产品、机构协同发展等角度构建健康有序的金融服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支持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