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月儿  清敏 《新前程》2007,(11):26-29
“80后”是一个“自私,脆弱没有责任感”的群体吗?他们是“垮掉的一代”吗?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2.
王桂清 《民营科技》2007,(10):19-19
曾听到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人问三个泥水匠:“你们在干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杨兆宇 《人力资源》2007,(4S):76-77
一天下午,到一位任董事长的同学家里聊天,我问他:我现在负责带6个大四学生搞实习,你们公司能接收不?为了事先打消他的顾虑,我接着说,他们的实习时间长达8周,实习期间不要工资,而且工作岗位不挑拣,干什么都行。他说:“我们公司的工作没有三个月时间熟悉情况,什么也干不了。”我说:“给你们打打杂,推销点什么也不行么?”没想到他一点面子也不留:“那也用不着。”  相似文献   

4.
“霸王”——“中药防脱发”!“王老吉”——“防上火”!“农夫山泉”——“天然水”.所以他们能在跨国公司云集之处突出重围。”悦活”——??“悦活”是什么?消费者回答不上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充满牛市情结的中国股民恐怕谁也没有想到,上证指数会跌破3000点,他们满腹疑惑:“牛市”怎么可能被“腰斩”呢?尽管管理层出台了降低印花税等政策,但这种疑惑至今仍未消散。  相似文献   

6.
张雯 《监督与选择》2009,(10):88-91
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开始摒弃浮躁的情绪,因为消费者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写企业的发展史,他们只是优质品的信徒。洞开的财富之门没有退路,谁还敢把品质视如草芥?越来越多的“中国创造”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品牌不是只属于“500强”的烟火表演,当可靠性追求成为大小企业的“实用主义”,从容地生存变得有迹可循。  相似文献   

7.
在这里被称为“地产超男”的男士们是活跃在2006年中国房地产大舞台上的一群人——他们一部分是房地产业内的风云人物,一部分则不是。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凭借被网络或媒体放大的与房子有关的惊人话语或一次壮举而成为地产界明星,并时不时地在网络、电视或地产论坛上粉墨登场。他们相互争论,用娱乐的精神、娱乐的方式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有着娱乐圈“超女”的PK精神,他们甚至已经积累起不少人气,背后有大批“粉丝”。  相似文献   

8.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类询问:“他们什么时候才会解决问题?”“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反馈信息?”“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提供开展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当然,也会有另一种思考:“我能提供什么解决方法?”“我如何以更加合理高效的沟通方式获取信息?”“我该如何取得开展工作所需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在这里被称为地产“超男”的男士们,说的是活跃在2006年中国房地产大舞台上的一群人,他们一部分是房地产业内的风云人物,一部分则不是。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凭借被网络或媒体放大的与房子有关的惊人话语或一次壮举而成为地产界明星,并时不时在网络、电视或地产论坛上粉墨登场。他们相互争论,用娱乐的精神、娱乐的方式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他们有“超女”的PK精神,甚至已经积累起不少人气,背后有大批“粉丝”。  相似文献   

10.
朱芸锋 《乡镇论坛》2009,(22):21-21
最近,笔者看到很多关于“大学生村官的烦恼”的议论。烦恼的内容暂且不论,笔者想问问大学生村官们一句话:你们现在看重的是“村”还是“官”?  相似文献   

11.
死亡的名字     
有三个年轻人打听到,他们的两位朋友,一位叫“友谊”,一位叫“快乐”,都是被一个外号叫“死亡”的人谋杀了。这三个年轻人说:“这个外号叫‘死亡’的家伙到底是谁?咱们一起去找他,为咱们的朋友报仇!”半路上,他们遇上了几位神色慌张的人,其中一位老太太告诉他们,“死亡”正在追赶他们,必须赶快逃走,否则便会被杀害,  相似文献   

12.
《乡镇论坛》2009,(9):6-6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干部处于“三农”工作的第一线,乡镇“一把手”们在忙什么?他们工作中有哪挫忧虑和困惑?对未来工作有什么想法?最近,针对这些问题,四川省委党校教授师丽面向四川省十个市(州)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一次大型问卷调查,发出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10份。“乡镇干部不仅是改革的对象,也是改革的主体。”师丽说,“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对新农村建没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近年来有关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或“世界工厂”的讨论越来越多,全球范围内,“中国制造”到处安家落户。而与此同时,由于核心技术、设计的薄弱和自主品牌的缺位等原因造成的“代工”模式,使“中国制造”的获益微乎其微,这是目前“中国制造”面临的艰难困境。现实中.“中国制造”究竟面临着怎样的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是什么制约了“中国制造”?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访了有“中国工艺毯之乡”和“中国桌椅之乡”之称的山东宁津县,在那里我们对“中国制造”所面临的问题有了诸多新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靠什么去赢? 2005年,中国企业走过了颇不平静的一年。 如果说,头几年中国企业还更多的是在“学”和“习”,那么近年随着自身成长的不断加速,“赢”,而且是在全世界去“赢”,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更是需要。  相似文献   

15.
“你的20%创新做得不够。”一个美籍工程师推开李开复的办公室并质疑说。他要改变这种状况,第二天,在Google中国大楼,这个工程师召集了一个全体员工大会,会议之前,他进行了一个戏剧化的表演:把所有总监级别的工程师赶出了会场。然后,这个在Google内部以擅长20%创新著称的人说,“跟我一样,你们有同样的权利,20%的创新就是把他们赶走,然后你们多做点20%的创新吧。”  相似文献   

16.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了一个缺口。他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听完大家的回答后说:“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17.
中央明确提出中国企业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是基于对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入分析而做出的战略性决断。那么,对于中国承包商而言,应该“创造”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60岁以前人养房,60岁以后房养人”。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所描绘的“以房养老”的模式。“以房养老”,到底适合不适合中国国情?“以房养老”,到底离中国人还有多远?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国的“以房养老”?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不同群体的老人,他们以各自的立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这些多元的观点也引发了我们对这个课题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屈指算来,从国内的第一家猎头机构成立起,至今已有十六个年头。步入“花季”年龄的年轻猎头,是不是也正处在“寻个梦感受心情,其实一切都是朦胧”的阶段?猎头的“猎物”从哪里来?那些正在为寻找合适人才而殚精竭虑的企业,又是怎么看待猎头的?面对各路“诸侯”,他们该如何选择?时至今天,人们还对猎头存在哪些认识上的误区?如何让被猎人才在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职场精英们应该如何与猎头打交道?作为企业又如何应对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冶金企业文化》2009,(3):56-57
有天晚上,一群游牧民正想扎营休息时,忽然被一束强光所笼罩,他们知道神要出现了。带着热切的期待,他们等待着来自上天的重要讯息。神说话了:“尽力收集鹅卵石,把它们放在你们的鞍袋里。再旅行一天,明晚你们会感到快乐,同时也会感到懊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