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品牌的现代服务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是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赞助商和2009—2012年中国奥委会首家合作伙伴。目前,恒源祥拥有15家子公司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多家加盟工厂以及遍布全国的9000多家经销网点,并牵头组建了由全体加盟厂和加盟商参加的恒源祥联合体。恒源祥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恒源祥牌羊毛衫、羊绒衫先后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恒源祥牌绒线、羊毛衫的产销规模持续保持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2.
上海轻工系统与外省市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已有十多个春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教训。在新一轮的横向经济联合中,上海轻工名牌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实行收购兼并、集团控股、参股投资、联手经营等多种形式,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联合体。这使沪产轻工名牌不再圊于一地的“产地销”,而成为“销地产”的上海名牌产品。通过横向联合,既使上海企业拓展了国内市场,叉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海,曾经是名牌产品的代名词,不少中国家庭都曾以拥有上海品牌的产品为荣,我们耳熟能详的“霞飞”化妆品、“海鸥”照相机、“凤凰”自行车、“英雄”自来水笔能够见证这一历史,但近年来叫得响的上海名牌越来越少。在2003年333家“中国名牌”中,上海只有21家企业的24项产品榜上有名,落后于广东、浙江、山东而位居第四;是不是上海名牌正走向“式微”呢?  相似文献   

4.
王晓慧 《新财经》2008,(3):60-61
十几年前,恒源祥的“羊羊羊”广告语一度风靡全国,甚至连3岁娃娃都会将其挂在嘴边。在“大俗即是大雅”的说辞声中,恒源祥一度将广告词改成“恒源祥,牛牛牛”的新版本,大有欲以此达到一语双关之效。但是,恒源祥所用的原材料毕竟是羊毛而非牛毛,除了告知消费者这个企业牛气十足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因此,这样的广告语一度失宠,最终被打入冷宫。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80年代,能够拥有一台“水仙牌”洗衣机,那可是风光异常的事情,这不仅是因为当时现代电器的缺乏,更是因为“水仙”作为上海本土名牌产品的高知名度多少会给上海人以一种优越感。  相似文献   

6.
郑培敏 《沪港经济》2003,(12):46-48
2001年5月的一天早上,刘瑞旗驾驶着他新买的最新款的奔驰车驶入上海新锦江宾馆,他今天要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周其仁教授会面。曾主持四通MBO(即管理层收购)操作的周教授,是国内研究人力资本理论问题的著名经济学家,他从荣正咨询总经理郑培敏那儿听说了刘瑞旗对恒源祥实施MBO的案例后十分感兴趣,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次会面。 恒源祥的MBO是2001年3月完成的。从可以获得的公开信息看,刘瑞旗和他的伙伴们直接出资9200万现金,从当时的上市公司“万象股份”中购买了冠以“恒源祥”商号的7家公司的股权,而这7家公司权益的帐面值只有4000多万元。 是什么使得刘瑞旗他们有这样的魄力一掷千金,高价收购“恒源祥”系列产业?而MBO之后的恒源祥又有些什么变化呢?  相似文献   

7.
“徐烟”的销售网络建设刍议□冯伟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体系日臻完善,市场经济规律日益显现,烟草行业这一垄断性经营的特殊行业,其内部竞争也与日俱增。在坚持专卖的基础上,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家以市场为导向,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展开了一轮又一轮...  相似文献   

8.
你也许没用过恒源祥的绒线,但不会没看过恒源祥的广告。鼠年除夕,一则以“鼠鼠鼠“为起端一直叫到“猪猪猪“的毛纺品牌“恒源祥“的广告,在上海东方卫视等电视  相似文献   

9.
创造名牌     
落户在金山的上海华南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的“老蔡”食品,不仅上海滩老幼皆知,而且风靡全国,成了佐料食品中颇有知名度的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0.
企业案例     
关键词:落户三晋,主体:首钢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关键词:“牛羊”之争,主体:恒源祥公司;关键词:首张直销经营许可证风波,主体:雅芳(中国)有限公司;关键词:“中央集权”,主体:三大航空集团;关键词:渠道震动,主体:宝洁(中国)公司。  相似文献   

11.
去年春节,恒源祥长达1分钟的12生肖广告引来无数争议,今年春节期间,随着“我属牛,牛牛牛;我属虎,虎虎虎……”广告语响起,恒源祥再度将12生肖一个不落地搬上银屏。 尽管所有人都在指责其恶俗,由此引发对恶俗广告的探讨甚至登上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报纸,但对此,恒源祥表示:还要恶俗20年。  相似文献   

12.
去年春节,恒源祥长达1分钟的12生肖广告引来无数争议,今年春节期间,随着“我属牛,牛牛牛;我属虎,虎虎虎……”广告语响起,恒源祥再度将12生肖一个不落地搬上银屏。 尽管所有人都在指责其恶俗,由此引发对恶俗广告的探讨甚至登上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报纸,但对此,恒源祥表示:还要恶俗20年。  相似文献   

1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吗?除非品牌也是科技。中国经济要强盛,必须从“制造大国”转为“经营大国”。这就是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主席、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刘瑞旗先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品牌评估及中国"名牌产品"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品牌价值评估方法评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名牌产品”产生过程及特征,评析了国内“名牌产品”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不久前由浙江名牌产品认定委员会发布的浙江名牌产品名单中,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超微粉碎设备榜上有名,再次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为期5年。  相似文献   

16.
陈传席 《中国报道》2014,(1):104-107
人物简介: 毛国伦,1944年11月生于上海,浙江奉化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上海恒源祥香山画院院长,上海市松江区程十发艺术馆馆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等。  相似文献   

17.
周寻 《辽宁经济》1997,(2):42-43
发展中国名牌迎接世界挑战●周寻一、发展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问题在当今世界“商战”中,名牌已成为一国的标志,一国的水平,一国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通行证”。名牌的发展,可以使企业获得巨额利润,可以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造就地区优...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化经营中,名牌企业与名牌产品价值连城。创出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是加入WTO全球化竞争的需要,更是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法码。近年来,我国知名企业纷纷“出口创汇”转向“出口创牌”,通过打造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推进企业经营国际化,竞争全球化,实现更大规模的“走出去”战略。这些企业的成功做法,对于迎接WTO挑战的我国企业界是颇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19.
自2002年开始,广西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广西共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10项(涉及9家企业),国家免检产品21项,原产地域保护产品13项,涌现288项广西名牌产品,285项广西优质产品,拥有“南方”、“三金”、“两面针”、“田七”、“索芙特”、“肤阴洁”等6个驰名商标,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拥有“中国名牌产品”最多的自治区。调查显示,广西名牌产品已经成为本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社会各业成就斐然,而青岛市则以其独特的现象引世人惊叹,其独特性在于其集数十个主要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于一市,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该市已有130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73个“山东名牌产品”,31个“中国名牌产品”,10个“中国驰名商标”,是国内拥有“中国名牌企业”、“中国名牌产品”最多的城市。海尔集团、青岛港务局、海信集团、青啤集团4家企业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获奖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正是这批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形成了国内著名的“青岛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