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改革》2001,(3):9-10
2000年,按照市委提出的“抓住新机遇、争创优势、增强新实力、展示新风貌”的要求,郊区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综合经济实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据测算,上海农村地区增加值达1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工业总产值315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郊县(区)完成财政收入可达2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5元(人均纯收入5596元),比上年增长2.1%。基本实现了“九五”初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00年,郊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的1/3,郊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2的目标。“九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为实施“十五”计划,实现效区跨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改革国有资产产权结构和组织形式,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权运行机制,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笔者现就县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4.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村级干部队伍中还存在同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有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如何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的村级干部队伍,是新形势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的重要保证,也是摆在乡镇党委面前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5.
姜耀中 《上海改革》1997,(12):21-22
建立、健全和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刨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经济从“二战”后的全面崩溃到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全面复苏与腾飞,一跃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7.
伍灏 《上海改革》1994,(10):26-26,22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上海郊区的农村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农村改革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按照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总体规划,上海郊区正面向二十一世纪,以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努力建设“五个一流”的都市型新农村。但是,随着新的体制的转按,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加大改革力度的大趋势下,效区经济和改革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体制转轨过程中非国有经济的社会效应陈志安,冯继康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与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非国有经济异军突起,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目前非国有经济正呈现出旺...  相似文献   

9.
10.
论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农村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思考中国社会和谐蓝图时,农村社会的和谐问题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之所以要予以特别的关注,有农村地域广阔、农民数量众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的原因,更为其在我国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融入全球经济的历史大背景下,所发生的巨大震荡和深刻变迁现实所决定,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我国诸多社会矛盾的源头和焦点之一。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中,  相似文献   

11.
詹兆雄  陈国权 《上海改革》1994,(11):40-41,43
长期来,农业在人们的意识上,经济功能是其唯一的功能。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和解决温饱的社会基本任务决定的,与人们对农业功能认识程度也有很大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粮棉油的简单划一的农业发展模式,抹煞了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尤其限制了经济发达地区农业适合当地需要的发展和功能开发,使农业既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又使工农、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严重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上海郊区特色农业已经初具规模,其发展也是农村改革的成果,本文试图从农村改革前上海郊区特色农业现状,到改革以后特色农业逐步发展的过程作一个回顾性的论述。论点:上海郊区特色农业是农村改革的产物一、改革前上海郊区特色农业现状二、要不要恢复特色农业的理论之战三、上海郊区农业改革的群众基础四、渐进式的上海郊区农业改革五、上海郊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历程六、上海郊区特色农业的前景结论:上海郊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是与改革的大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大环境就是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政治环境上的宽松,深厚的群众基础,没有这样的环境,改革就不可能成功,上海郊区的特色农业就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农业产业化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现就此做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产品短缺的问题,广大农牧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又面临着农业丰收带来的大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过剩,粮食、棉花库存增加,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收缓慢等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靠通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是主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是主力军,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结构调整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深化改革,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5.
王艳荣 《发展》2002,(9):56-56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最薄弱的环节是缺乏有效的农业经营主体和强大的农业组织体系。据海关统计,今年3月份我国的小麦、玉米、豆油、食糖和花卉等主要的农产品进口大都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左右,食糖更是高达5倍多。与此相反,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却遭到很大困难,仅从天津海关统计,今年1至2月份,我国农产品出口遭到退货的同比上升了56%。不仅如此,在国内市场方面,由于农民经营的分散性和生产经营模式的欠发达性,以及主产区在主销区的无序竞争,加之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农产品的准入标准不断提高等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我们川沙县城镇乡经济联合社建于1987年4月,现有企事业单位39个,职工5294人,固定资产5975万元,自有流动资金3080万元。  相似文献   

17.
上海郊区农业资源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强.流通功能薄弱,亟需由自然型、封闭型、粗放型向科技型、开放型、集约型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核心在于发挥市场导向生产流通的作用,继续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资源,推广应用科学技术,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及加强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8.
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我国农业走上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和形式.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然走向。供销合作社要成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就必须参与并努力促进这种经营的发展。参与的主要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和农民相结合,帮助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专业合作或联合经营,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三、合作制是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最佳形式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小生产依然如汪洋大海,分散的农村星罗棋布于四面八方。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首先是突破人民公社的旧体制,把家庭经营引入农村合作经济体系中;其次是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开拓和发展农村合作制的新模式。当初的设想是很理想的:以家庭为主要基层经营单位;以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形成双层合作制的经济组织形式。这种新形式,解决了旧模式的致命缺陷:一是纠正了原来生产经营过分集中的缺点;二是克服了过度集中劳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