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企业病”并非只是规模非常庞大的企业所特有的问题.许多中型企业也存在严重的“大企业病”。当然.并非所有的大企业都患有“大企业病”.像通用电器这样的世界级大企业一样保持激情和活力.能够以灵活的机制对外界做出迅速的反应。面对现实,我市的一部分中型企业已经被“大企业病”击倒,不无遗憾;也正有一部分企业处于“大企业病”的早期,偶感风寒,重疾用猛药.相信会有益处。改革和发展不是一时一世的。也决无一劳永逸的偏方。我们办有不断地认识自己.“吾日三省吾身”方可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2005,(8):89-89
有关专家日前指出.从全球的范围来看.长寿的企业最主要的特点并不是“大”,而是其能够在长期的企业发展中保持较为稳健与高效的成长性。而从国内企业的发展来看.单纯地追求“做大”和“做强”也已经不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不断“成长”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3.
《上海改革》1994,(5):5-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全面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结构。现代企业制度是同我国特定的经济制度亦即企业的经济环境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并不是孤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必定要同现代经济制定相互匹配。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孕育出现代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扬弃(是辩证法意义的“扬弃”);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也是对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扬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企业制度应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匹配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它也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亦即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体制和机制与之适应和匹配。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是同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制度在改革深化过程中同步、推挽地形成的.而不是孤立于经济制度之独自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固有活力就会释放出来,生产力的素质和数量都会有持续,稳定、合理速度的增长。同时,多种所有制企业也会在平等竞争中发挥应有的活力。我们认为.在讨论现代企业制度中,一是不能脱离经济环境.孤立讨论现代企业制度。似乎只要国有企业改造为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而忽视通过改革创建一个适宜全民所有制企业释放潜力、健康运行和顺利发展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二是不能一概否定国有制(包括国家控股公司).而要求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都按某种特定划一的模式进行改造。本刊这期发表的有关现代企业制度的几篇文章,从不同观点讨论这个问题。读者们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去年中国经济最令人注目的发展是金融化.2006年是中国在WTO协议下金融开放的最后阶段,虽然没有涉及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问题,但外资金融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对整个金融体制的冲击颇大.不过,2006年中国经济的金融化却不是由于外资的进入,而是由于中国本身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物质资本的怍用相对下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处于短缺经济阶段,企业只要拥有了一定物质资本.生产出大量、便宜的产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利。现在的市场状况与以前不同.供给大于需求已经进入买方市场阶段.企业只有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生产出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因此.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性要素不是物质资本.而是能将物质资本的效用发挥到极致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6.
大企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是一个国家财富的象征。相关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否强大与该国大企业的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即一国拥有大企业的数量越多,则该国经济实力也就越强。从世界500强的数据显示来看,我国入围500强的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营业额来看与经济发达国家的相比还是有着很大差距。中国自入世以来,面临着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化.一个不容争论的事实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大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经济实力的较量。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全球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加剧.中国的企业不得不在国内市场直接与世界大企业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在这种外在环境的竞争压力下,中国不得不审视自己大企业的发展。发展大企业实际已经成为事关中国未来命运的大课题。综观研究企业成长的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的对大企业成长的研究大多是以西方为背景,  相似文献   

7.
平台企业的市场扩张主要是基于数据潜在生产力的利用,技术特性是其天然垄断倾向的内在驱动,但双边或多边市场结构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利用市场势力实施垄断行为的动机。技术创新和大数据驱动跨界发展驱使平台企业并购活跃,其对被并购平台的竞争对手的发展可能带来抑制效应。当前,我国平台经济发展较快,但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大,而且不同平台面临的问题并不同,需要采取差异化的监管,反垄断不是最主要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在不同的阶段,企业的所有权结构、组织和分工不同、企业的经营策略不同,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处于同样环境中的企业.因为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也应该选择适合这一阶段的管理模式。在前几年的体制改革中.理论界和企业界普遍走入这样的误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两权分离.于是国有企业采用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设.私营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参与经营。进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大量的私营企业中出现职业经理人与所有者之间利益争夺问题。因此,不应当采用单一的模式来解决所有企业的管理问题,而应当引入权变的观点.即企业处于持续成长的不同阶段中.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广西经济》2007,(9):F0003-F0004
一、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设市以来.贺州市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坚持“大改革、大企业、大群体、火产业”的工业发展思路,以项目为中心,培育壮大强优企业和优势产业,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工业整体素质与效益,工业经济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2006年。贺州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05.39亿元,增长24.93%;工业增加值73.29亿元,增长24.8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6.97%。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企业要想在核心产品上出类拔萃已经越来越难了.核心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这样一种挑战.企业只能在外围产品和外延产品上下功夫.从而使企业的完整产品增值,实现完整产品差异化的目标。要想把服务做好,可不是简单地训练销售人员如何靠微笑,靠态度去取悦客户.而是靠系统,靠制度来保障用户的利益.使用户没有后顾之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核心产品的功效。当然.企业要上升到卖服务的层次,就要树立“消费者至上”的经营理念,真的把用户当回事,而不是空喊“用户是上帝”的口号,其实用户绝对不是上帝.企业只要能把用户当成恋人(爱人)来对待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1.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在浙江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经济普查,到2004年底,浙江各行业拥有中小型企业30.41万家。资产总量35683.81亿元。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27703.85亿元。已有从业人员1130.71万人;企业单位数占全省企业单位数的99.6%,资产总量占82.6%。营业收入占71.7%。从业人员占82.7%。  相似文献   

12.
发展总部经济是一个战略重点,是首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也将成为首都城市建设的一大品牌,成为首都吸引和集聚国内外著名大企业、大集团,吸引和集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最有价值的投资概念和投资品牌。  相似文献   

13.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具有国内外大企业总部发展所需要的行政、人才:信息、金融.市场.交通等方面的优质资源,是国内各种总部首选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党鹏 《中国西部》2009,(4):73-75
大公司处理一件事,往往不会少于10个环节,假如每个环节都做到了0.9分,表面看不错,但企业运作不是环节的简单相加,而是复杂的乘积关系,0.9经过10次方后的结果是及不了格的0.35分!如此一来,企业运作必然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5.
小的是好的,小的是优的。当然并不是所有行业都能发展“小狗经济”。但凡是能够让小狗进入的行业,如果我们今天仍然在那里大规模投资,把建设大集团作为奋斗目标,那么这样的企业将难以逃脱被小狗吞食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试用规模经济理论浅析我国的大企业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泽 《北方经济》2007,(6):34-35
本文从我国企业的现状入手,通过与发达国家企业的比较得出发展规模经济的迫切性,并通过对规模经济理论的系统性阐述.分析了我国大企业战略中的规模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7.
《首都经济》2005,(1):24-26
一个企业能不能生存.能不能发展,跟决策是否科学有极大的关系.中小企业如此,大企业如此.国家的经济也是如此。现在我们整个国家主张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意味着我们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要科学。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惠普的经营思路与众不同。惠普公司认为.不论明天世界变好还是变坏.它肯定会与今天不同。也就是说,在这个增长无止境的时代,企业应注意,成功的过去并不是未来也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北京2008年奥运会组委会在民政部注珊.它也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把握这个商机.如何在这个商机中真正取得我们合理的.合法的利润,而不是我们坐而论道.来讲这个商机有多大这个商机有多好……  相似文献   

20.
人们普遍注意的是“大企业病”.大企业负担重、惰性强、官商作风蔓延、责任不明、人浮于事、办事扯皮、决策实施缓慢。但小企业同样也有自己的问题,容易患三种“小企业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