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借势“泛珠”,湖南承接产业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珠区域合作迈向纵深,产业转移大潮奔涌。近日在“泛珠商会合作暨产业承接”大会上,众多政界、商界名流就产业转移“指点江山”,对“湖南承接”的关注更是十分热切。泛珠区域经济合作启动以来,湖南主动融入,配套投资政策,提升基础设施,优化软硬环境,有效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崛起新兴产业集群,湖南与粤港等泛珠各方正在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2.
张鑫 《特区经济》2009,(6):263-265
我国正发生产业区域梯度转移,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产业集聚对产业转移的作用,并指出当前中西部地区违背产业集聚规律导致产业承接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利用产业集聚,制定合理有效的产业集聚政策加快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对接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暕  郑露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52-54
为实现中西部地区顺利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文章利用Hoover系数的指标体系分析了东部地区产业聚集现状,确定出需要转移的产业。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确定出中西部地区可以承接的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适合的对接点。结论表明,通过分析Hoover系数来指导产业转移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背景下,作为西部地区的新疆如何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发展自身优势的产业集群,实现优势责源转换战略,是新疆产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新疆棉纺织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风险的角度出发,探讨新疆棉纺织业通过产业集群化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新疆棉纺织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浪潮下,文章分析了云南承接产业区际梯度转移的优势:资源优势、要素优势、国际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在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云南可能会成为东部产业转移选择的重点承接地。但是实现重点承接地的目标面临着诸多的障碍:主要有东部产业移出粘性、中西部其他省份的强力竞争、产业承接的“软实力”吸引力不足和...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转移是产业空间组织的异地重组,成功的产业集群转移使集群优势得以保持与扩大,带动承接地经济发展,作为承接地政府最为关心的如何才能使集群转移成功。学者们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体现在其网络的优势,通过剖析产业集群网络构成与功能及在转移中的变化,发现产业集群转移后由企业组成的产业网络得以基本保持,社会网络和创新网络基本丧失,产业集群转移的本质就是在异地进行新一轮网络化的动态过程,因此承接地政府有意识的完善产业网络;重建社会网络和创新网络是产业集群转移成功的关键。安徽省郎溪县是成功承接产业集群转移的典型,通过总结郎溪县政府在转移集群网络化过程中的行为,印证产业集群转移理论并指出郎溪县在承接产业集群转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韦苏倢 《广西经济》2005,(10):46-47
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部城镇逐渐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向产业链条上低、中端的产业集群发展。广西北流市的西琅镇,作为广西区内学习东部、大胆创新的典范,已经逐步成为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工业基地。目前,西琅镇已建立起田心和独木岗两个工业园区,以电子加工业为主导产业,拥有企业98家。西琅镇的产业集群正处于初始阶段,要成为高质量的产业集群,必须有合理的产业要素支撑。  相似文献   

8.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中西部环境优化及政策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我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在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自发的跨区转移已经开始的情况下,目前我国促进产业转移的机制尚不健全,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有待优化。因此,东部发达地区应以产业政策为核心,在产业、土地、劳动力、能源资源、税收等五个方面实行区域差别政策,创造有利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政策环境。而中西部地区也要提前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辽宁经济》2011,(12):11-12
巧打地缘牌,抢占制高点,换热设备产业从承接转移到集群发展,昌图县走出一着“妙棋”、“好棋”。不断强化服务能力和政策支持,激情打造产业高地,昌图得以摆脱“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的窘境,开辟出工业强县的通道。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在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以及外部资金引进方面与长三角等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多数的产业集群规模小,吸引和集中功能不足.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落后,产业配套功能不完善安徽省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不仅使制造业产业集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也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进而优化了产业结构.在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完善集群内产业配套、加快集群产业升级等措施来促进产业集群与承接产业转移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贺州市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的对策:更新发展观念,夯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想基础;实施发展规划,找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切入点;加快园区建设,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创新招商方式,形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集群;创优发展环境,营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良好氛围;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东部产业转移与中西部“三农”问题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西部地区受"三农"问题拖累,东部地区则受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困扰,且两者互为影响、相互加强.统筹解决两大区域发展难题的现实且有效途径,是积极推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及其承接.东部以产业转移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中西部则以承接产业转移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及其承接,要求构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倒逼机制;将中西部地区打造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理想承接地;中央政府在宏观层面上应加强引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产业集群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年日本中小企业政策、产业区位政策和区域产业政策演变与发展为新的产业集群政策。该政策主要体现为两个政府行动计划:经济产业省的“产业集群计划”;文部科学省的“知识集群计划”。“产业集群计划”启动了19项集群计划项目;“知识集群计划”启动了10个项目。为了推动这些项目的执行,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改变了内部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并对集群形成活动给予了极大的财政资助。5年过去了,日本的产业集群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该集群政策及其贯彻方式,给我们以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改革与战略》2011,27(7):160-162
随着政策导向的改变、产业结构升级、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及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已势在必行。文章在分析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并提出了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部城镇逐渐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向产业链条上低、中端的产业集群发展。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 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政府等六大要素构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西部城镇要成为高质量的产业集群, 必须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这既是对企业驾奴市场经济能力的考验, 也是对政府转变职能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地区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该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是多种作用力综合作用结果。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我国三大经济圈承接国际转移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程度、教育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工资水平、政策因素、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对外开放度等是影响该地区承接国际转移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本文对中西部地区如何更好吸收国外投资与承接国际转移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叶琪 《新疆财经》2013,(6):38-45
在转交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下,我国新一轮区域产业转移渐成规模,并呈现出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较为明显的梯度性态势,由此也引发了中西部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年-2011年我国中西部18个省(市、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结果把这些地区划分为强竞争力、较强竞争力、中竞争力、较弱竞争力和极弱竞争力五种类型,且这些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性、区域圈层性等特征.为促进我国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格局的优化,本文提出:强化中西部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合性;培育各省区特色核心竞争优势,引导产业竞争力合理布局;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整合凝聚区域竞争力;促进中西部地区主动参与更大空间的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毛才盛 《宁波经济》2011,(7):45-46,51
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加速,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加快,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颇具竞争力的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地。但目前,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园仍停留在产业集群层面,如何加快推进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发展、利用创新集群优势来推进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将成为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政策集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的阶段上,产业集群主体——企业通常会提出不同的政策需求,它的政策密度和广博性也有很大的差别。由于体制、制度和文化的原因,我国的政策供给存在明显的不足,表现为政策供给主体缺位、政策协调性差、集群文化薄弱等。因此为了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必须搭建一整套有利于企业集群发展的环境优化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20.
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协同效应离不开金融支持。作为国家着力打造的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皖江示范区内金融支持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在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信贷集中度过高以及金融创新缓慢等,为此,皖江地区应在重视产业升级与进步的同时,加快改善现有金融生态环境、整合多部门信息资源、拓宽投融资渠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