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于国际创新中心成长机制这一话题,本文以粤港澳大湾为例,从资源“集聚”与“辐射”视角进行探索。基于2008—2020年全球专利数据库中的引文数据,提出“多代际技术溢出”测算方法,用以区分国际湾区知识溢出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能够将纽约、旧金山、东京湾区的技术资源引入湾内并带动“周边”地区的技术进步,发挥了资源“集聚”与“辐射”功能。在资源“集聚”过程中,从后向引文第1—3代,粤港澳大湾区从纽约、旧金山湾区“集聚”的资源呈线性减少,从东京湾区“集聚”的资源呈现倒“U”型。在资源“辐射”过程中,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显示,吸收能力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资源“辐射”功能的中介变量,且技术相似性对中介作用有正向调节作用。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功能的产生得益于国际湾区的间接而非直接知识溢出,其“周边”地区对前沿技术的追赶存在最优距离。本文将国际湾区的知识溢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创新中心、实现技术追赶的重要内容,拓展了新兴经济体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理论的分析视角,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施工企业管理》2021,(2):55-55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张舟宁 《中华商标》2023,(S1):47-50
<正>一、问题的提出2003年,内地与香港和澳门特区政府分别签署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2016年,国务院提出“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明确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造世界级城市群”的要求。在近年来我国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动之下,内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实施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的需求趋显.与英、美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发展历程、管理思路、目标成本、清单计量规范、预结算程序等多方面比较,国内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造价管理思路、目标成本确定、清单计量规范、指标指数采集等方面还有...  相似文献   

5.
岸碳入海是区别于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一种碳封存途径。岸碳入海国际可借鉴经验较少、中国国内尚无先例。背负中国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绿色发展先行地的使命,经济发达且临海的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率先发展岸碳入海的优越条件,但存在项目周期长、技术尚未成熟的挑战,有较大的商业风险和安全风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岸碳入海建议按照“统一规划、技术先行、示范摸索、集群发展”的策略进行;科学统筹项目执行;政府层面给予项目配套支持政策;相关企业与区域内具备CCUS领先技术的国有企业合作,共同搭建商业模式,并根据发展状况进行商业模式的迭代更新,以期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正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7.
正广州供电局面向未来,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服务大湾区建设。在持续升级供电服务质量的同时,为推动能源业务综合化摸索出新的路径。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改革转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  相似文献   

8.
"十四五"时期,中国中铁将继续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市场经营和产业投资的优先方向. 认真研判湾区市场特征,实施优势产业布局.中国中铁将着眼大湾区市场发育趋势,突出创新引领、先进制造、高端经营、价值创造、开放合作,研究优势产业布局和创新产品投放.支持内部高端规划、设计、咨询、金融、运营等智力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落户湾区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时期,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城市群逐步呈现规模发展.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长江中游及成渝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为代表的大型城市群受政策利好推动,吸引了大量资金及人口流入,成为未来拉动国家发展的核心极.其中,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引发的...  相似文献   

10.
正深圳供电局把握发展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建成沿广深创新走廊的深圳能源创新中心为发展定位,积极参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供电局")作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城市民生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以建成沿广深创新走廊深圳能源创新中心为发展定位,锐意进取,激发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与世界几大著名湾区相比较,有着更长远的历史和独特的政治特色,一方面,它基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独立关税区”的制度安排,发展要素自由流动阻碍尚未消除,并且该湾区在地理名词上并不存在,未如旧金山、东京等湾区以核心城市命名;另一方面,湾区内部尚未实现均质化发展,存有较大的梯度发展差异,香港、澳门这两个国际化城市是由于历史因素而形成的,深圳、珠海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相较于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更为丰富多元。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6月,珠海市钰海电力有限公司一期工程获评“2022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该工程建设质量的综合指标代表了国内同期、同类领先水平。珠海市钰海电力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明珠工程,坚持高质量建设、运营,坚持低碳、创新发展,提供绿色优质综合能源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截至7月13日,广州石化高纯氢出厂累计103.5吨,安全运行208天,满足当地市场对高纯氢不断增长的需求,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广州石化公司代表、党委书记丘仲宜表示,广州石化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积极落实集团公司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发展愿景和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目标,将发展氢能作为建设洁净能源和转型升级双示范企业及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将广州石化打造成中国石化在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氢能基地。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评价科技创新系统配置效率,构建良好的科技金融环境,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基于2014~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测算科技创新效率并揭示其内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生产率稳步提升;(2)技术进步是促进科技创新生产率上升的关键因素;(3)不同城市的科技创新效率变化存在差异,规模效率对技术效率的提升起到明显的阻碍作用,因而抑制了科技创新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15年4月,由珠海横琴、广东南沙、深圳前海组成的广东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珠海"极点"城市的定位,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推动公共服务合作共享,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珠海横琴作为唯一陆路同时连接港澳的特区中的特区,承载了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以制度创新打造"粤港澳更紧密合作示范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建筑服务商影响力与竞争力。一是提升对接服务国家战略的水平。融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项目取得新的业绩。二是提升服务城市建设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中海壳牌化工二期项目的正式投产,大亚湾石化区已形成2200万吨/年炼油、220万吨/年乙烯的产业规模,惠州距离建设生态型世界级石化基地目标更近了一步。背靠罗浮山,南临大亚湾,地处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惠州这座历史名城自古就是粤东重镇。如今,沿着大亚湾区石化大道一路前行,你可以触摸到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广西全方位开放发展标注新高度。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国家重点开放战略务实推进,沿边开放经济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升级发展……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赋予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南方  相似文献   

19.
强化经营开拓,提升创效空间 做好核心市场深耕.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长江经济带、北京副中心及成渝都市群等重点市场,也是华建的深耕区域、核心市场.相关区域公司要夯实大本营,深耕根据地,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司在区域中的资源优势,突出"精准"和"深化"导向,聚焦优质项目靶向发力,努力实现市场总量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石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特大型炼化企业,广州石化高度重视"公众开放日"活动,累计邀请社区居民、学生、媒体代表、政府官员等1541人次入厂参观,活动传播覆盖影响905万人. 2019年4月22日,第50个"世界地球日"当天,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第四季在广州石化主会场正式启动.来自中国石化、地方政府部门、媒体、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